江行
急櫓鳴鵝鸛,喧灘閙鼓鼙。
風隨山曲折,船與浪高低。
春淺霜連夜,天隨月半溪。
嵯峨如許石,直欠一鐫題。
急櫓鳴鵝鸛,喧灘閙鼓鼙。
風隨山曲折,船與浪高低。
春淺霜連夜,天隨月半溪。
嵯峨如許石,直欠一鐫題。
船槳劃動如鵝鸛鳴叫般急促,河灘喧鬧好似戰鼓敲響。風順著山勢曲折吹拂,船隨著波浪忽高忽低。初春時節寒霜連著夜晚,天空倒映在半月形的溪流中。那如此高聳的石頭,只缺一處題刻。
櫓:船槳。鳴鵝鸛:形容船槳劃動的聲音像鵝鸛鳴叫。
鼓鼙:戰鼓,這里形容河灘喧鬧聲。
春淺:初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江上出行時,被沿途的景色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初春時節,江上旅途有獨特的景象和氛圍。
這首詩描繪了江上航行的所見所感,主旨在于展現江上景色和旅途體驗。其特點是描寫生動,動靜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捕捉和獨特表達。
驛西斜日滿窗前,
獨憑秋欄思渺綿。
數尺斷蓬慚故國,
空愧荀家好兄弟,
雁來魚去是因緣。
蟾宮虎穴兩皆休,來憑危欄送遠愁。
多事林鶯還謾語,野花芳草奈相尤。
欲共高僧話心跡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儉蓮高貴九霄聞,粲粲朱衣降五云。
驄馬早年曾避路,
應笑當年老萊子,鮮華都自降明君。
烏噪殘陽草滿庭,
此中枯木似人形。
只應神物長為主,
南朝庾信無因賦,
牢落祠前水氣腥。
吳門此去逾千里,湘浦離來想數旬。
只見風師長占路,事往時移何足問,且憑村酒暖精神。
賦得長楊不直錢,卻來京口看鶯遷。
也知絳灌輕才子,多情柱史應相問,與話歸心正浩然。
往歲先皇馭九州,
侍臣才業最風流。
文窮典誥雖余力,
都緣未負江山興,
開濟生靈校一秋。
遠雪亭亭望未銷,岳陽春淺似相饒。
短蘆冒土初生筍,
中流菱唱泊何處,一只畫船蘭作橈。
強歌強舞竟難勝,
花落花開淚滿膺。
只合當年伴君死,
免交憔悴望西陵。
四海兵戈尚未寧,
始于云外學儀形。
九天玄女猶無圣,
韋郎年少知何在,
端坐思量太白經。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孺亭滕閣少踟躕,三度南游一事無。
只覺流年如鳥逝,賴得與君同此醉,醒來愁被鬼揶揄。
滿檻山川漾落暉,
檻前前事去如飛。
云中雞犬劉安過,
紅樓翠幕知多少,
長向東風有是非。
遠山高枝思悠哉,重倚危樓盡一杯。
謝守已隨征詔入,
宣室夜闌如有問,可能全忘未然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