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陳倅蓋山集
讀盡三更雨,凄其萬古心。
義霑風賦見,工到柳韋深。
湖海誰同味,乾坤屬苦吟。
東家顰亦丑,吾力自難任。
讀盡三更雨,凄其萬古心。
義霑風賦見,工到柳韋深。
湖海誰同味,乾坤屬苦吟。
東家顰亦丑,吾力自難任。
我讀到三更,外面下著雨,內心涌起凄楚的萬古情思。從詩賦中能看到道義的潤澤,其工巧程度直追柳韋。湖海之中有誰與他趣味相投呢?天地間都屬于這苦心吟詩之人。那些模仿者即便皺眉也顯得丑陋,而我自己也難以有這樣的才力。
陳倅:姓陳的副職官員。倅,副職。
凄其:凄涼的樣子。
義霑:道義潤澤。霑,同“沾”。
風賦:詩賦。
柳韋:指唐代詩人柳宗元和韋應物,他們的詩以淡雅、工巧著稱。
東家顰亦丑:化用東施效顰的典故,指模仿者拙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詩人讀到陳倅的《蓋山集》,被其詩歌所打動,有感于詩歌中蘊含的道義和高超的創作技巧,同時結合自身在詩壇的感受,發出知音難覓和自嘆才力不足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陳倅詩歌,感慨知音難尋。其特點是評價詩歌角度獨特,將道義與技巧結合。在文學交流方面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和相互欣賞、感慨的氛圍。
性靈慵懶百無能,唯被朝參遣夙興。
圣主優容恩未答,丹經疏闊病相陵。
脾傷對客偏愁酒,眼暗看書每愧燈。
進與時乖不知退,可憐身計謾騰騰。
豈是疏慵僻愛山,且圖余事不相關。
休夸鳳詔千年貴,難敵禪扉半日閑。
透水戲魚隨浪沒,投巢孤鶴帶云還。
自然得到無心地,寂寂虛堂一景閑。
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紀窮通聚散三。
老去何妨從笑傲,病來看欲懶朝參。
離腸似線常憂斷,世態如湯不可探。
珍重加餐省思慮,時時斟酒壓山嵐。
處處良工事筆鋒,宣毫自昔最稱雄。
因思南國巾箱學,愿入蘭臺掌握中。
委質幸歸雕玉匣,操詞曾侍兔園公。
一篇麗藻真閑暇,共仰才多道不窮。
良哉呂尚父,深隠始歸周。
釣石千年在,春風一水流。
松根盤蘚石,花影臥沙鷗。
誰更懷韜術,追思古渡頭。
云水李道士,曾為中貴人。
綺紈終不戀,松鶴自相親。
云氣蒼梧晚,芳華紫蓋春。
匏瓜老猶系,惆悵望行塵。
紀贈歌詩數百人,序師多藝各求新。
未言篆隸飛龍鳳,且說風騷感鬼神。
琴有古聲清耳目,鶴無凡態惹埃塵。
英公所學還如此,不錯承恩近紫宸。
松陰疏冷罩寒門,靜見吾宗已絕論。
驅得萬途歸理窟,更無一事出心源。
煙云忽閉巖前洞,雞犬時聞嶺下村。
放曠本來無別意,免教停海起波痕。
盡說靈蹤妨畫圖,幽奇高尚義群居。
山林總是神仙隠,禮樂爰修周孔書。
解駕十年惟壯士,擔簦千里結名廬。
功成霄漢非常事,對此那堪不我欺。
我愛他山石,中含絕代珍。
煙披寒落落,沙淺靜磷磷。
翠色辭文陛,清聲出泗濱。
扁舟載歸去,知是泛槎人。
一簇林亭景象幽,葛巾芒屨恣優游。
未饒榮啟歌三樂,不學張衡詠四愁。
二品位高猶是忝,九天恩重若為酬。
儒生所得誰如我,豈復咨嗟雪滿頭。
王謝高門江鮑才,東游何用更裴回。
弦歌好就吳鄉拜,簪組初從魏闕來。
清酒一尊攜瀲滟,舊詩千首貯瓊瑰。
健颿輕櫂須行樂,莫效當時庾信哀。
棲真境界太玄鄉,靜見吾宗不可量。
好句祇憑詩斷送,閑緣唯遣道消亡。
雨絲云織輕條密,煙素風抽細縷長。
竟日虛懷無一事,金瓶秋水石爐香。
白首棲禪者,嘗談灞浐游。
能令過江客,偏起失鄉愁。
室倚桃花崦,門臨杜若洲。
城中無此景,將子剩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