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涇老請贊
兩耳全聵,雙目半昏。
涇清渭濁,誰與辨論。
只么廝淈??,狼藉破沙盆。
有個不唧??底,剛要面前涂糊背后揩抹。
黑漫漫地恰似云屯掛向壽峰頂上,往往喚作南山古樹根。
兩耳全聵,雙目半昏。
涇清渭濁,誰與辨論。
只么廝淈??,狼藉破沙盆。
有個不唧??底,剛要面前涂糊背后揩抹。
黑漫漫地恰似云屯掛向壽峰頂上,往往喚作南山古樹根。
兩只耳朵完全聽不見,兩只眼睛半瞎看不清。就像涇水清澈渭水渾濁,誰來分辨討論。就這樣稀里糊涂,把破沙盆弄得一片狼藉。有個不明事理的人,硬要在人前掩飾、背后搗鬼。黑沉沉的好似烏云聚集掛在壽峰頂上,人們常常把他稱作南山的古樹根。
聵:耳聾。
淈??:混亂、糊涂。
不唧??:不明事理、糊涂。
涂糊背后揩抹:比喻人前掩飾、背后搗鬼。
云屯:云聚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當時社會存在一些是非不分、混淆黑白的現象,詩人借此詩表達對這類人和事的看法,以一種幽默又犀利的方式進行批判。
此詩主旨是批判不明事理、混淆是非之人。其突出特點是語言通俗,意象生動。在文學史上雖不具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口語化創作的一種風格。
良辰動奇情,結筏泛渟潦。
藜杖以代篙,禾鋤以代棹。
離岸就清深,浮沈引歡笑。
輕風無亂吹,明月有私照。
宛若在江湖,高城學山抱。
樹頭棲鳥驚,水面歌聲造。
秋蓬去故所,隨風自東西。人生遇時艱,移徙將安辭。
今茲別汝去,念汝不能攜。山川雖云遠,音書肯爾稀。
不見林中鳥,晨飛暮相依。勿為別離念,相共自有期。
暖日煦早春,好風拂柔枝。萬物豫天和,胡為常凄其。
努力以自愛,慰我桑榆時。
是圣是凡,
過這邊立。
擬議不來,
青天霹靂。
高隱春山意頗濃,眼明四海有無中。憑誰喚取為時用,橫帶東華醉軟紅。
自覺頹然已白頭,塵塵何地不周流。從渠膠擾蝸牛角,連雨清寒正麥秋。
紫燕翻風,青梅帶雨,共尋芳草啼痕。明知此會,不得久殷勤。約略別離時候,綠楊外、多少銷魂。重提起、淚盈紅袖,未說兩三分。
紛紛。從去后,瘦憎玉鏡,寬損羅裙。念飄零何處,煙水相聞。欲夢故人憔悴,依稀只隔楚山云。無非是、怨花傷柳,一樣怕黃昏。
去歲附書并附詩,
自吳適粵至何時。
殷勤再覓銅魚使,
儻不沉浮敢恨遲。
秋月如秋水,瑩澈萬里流。
我欲挹其清,登彼百尺樓。
隨時有佳趣,不但是中秋。
父母之愛子,
心乎惟疾憂。
可能不自愛,
而忍使親愁。
把酒臨風憶李公,
詩豪才氣貫長虹。
薦賢為國誰堪比?
萬古風流感慨中!
病起余新興,殘磚藉簡編。不知從此后,再得幾殘年。
一片韓山石,千年臥荒草。崚嶙何所前,落日牛羊道。
云白巖青好避秦,
鬢眉翻作漢功臣。
何因多事商山老,
不及桃源洞里人。
久矣不知日月,今朝重睹青天。
懸知歡躍我軍前。高舉國旗一面。
爭說睡獅醒了,金甌殘缺將全。
吼聲震動白山間。收淚出關相見。
素壁青燈暗,
紅爐夜火深。
雪花窗外白,
一片歲寒心。
據蒲團、楞嚴讀罷,旃檀縷縷煙細。阇黎公案誰能悟,略遣煩愁而已。拈短偈。蚤度取、一番小劫春聲里。烏皮棐幾。笑斑管攲斜,粉箋狼籍,詩句沒頭尾。
文窗下,一種悲涼滋味。滿襟無限清淚。落花穩傍苔衣臥,無奈軟風驚起。憔悴矣。怪如此秾春、卻有悲秋意。筠簾垂地。又清影窺人,夜闌人寂,松頂月如水。
一里垂千折,一山近萬盤。草髡和尚嶺,石腐秀才灘。入峽逢天小,投厓嘆鳥難。輕舟薄似紙,未慣也心寒。
咫尺愁溪盡,縈回覺路疑。小舟尖似履,細纜密如絲。下水貪奇峻,歸舟嘆崄巇。相逢不用羨,亦有放流時。
怪石穿江出,江寒石亦寒。或從舟底見,或作假山看。聚客多茶店,逢人上米灘。溪流雖較險,下水也平安。
浪惡石尤惡,膚青骨亦青。玄巖聽鬼語,野燒炙龍醒。樹古疑唐族,碑攲或宋銘。可知太白老,浪說有猩猩。
市郭全然少,崖鄒大底同。溪云千片黑,山火一絲紅。暴雨蒸沙氣,高巖返去風。驟來應驟解,昨夜月如弓。
山都吟復笑,猩語是耶非。易黑江湖面,純青客旅衣。草根魚子長,沙末燕兒飛。家信云梢去,郎歸計日歸。
云細蒸山出,溪登見底空。買鹽多婦女,羨水盡兒童。江有往來浪,神無南北風。暴流皆石齒,得失在頭工。
草豐不辨樹,山隱卻如煙。客舫因灘淺,牽夫傍兕眠。誰家朝奉去,幾得少年還。歷盡江兒水,嬴來合子錢。
浪子由來苦,行人大抵勞。山云低壓帽,溪雨惡侵袍。欲得恣心意,除非伐頂毛。將鷗與鶩比,畢竟是誰高。
涼風沁石骨,快雨過山頭。筏上行沙鼠,云中嘯老猴。天長鴨綠水,斛許翰青舟。萬里游垂盡,六休休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