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故將軍莊
曾將數騎過桑干,
遙對單于飭馬鞍。
塞北征兒諳用劍,
唯有老身如刻畫,
猶期圣主解衣看。
曾將數騎過桑干,
遙對單于飭馬鞍。
塞北征兒諳用劍,
唯有老身如刻畫,
猶期圣主解衣看。
曾經帶領著幾名騎兵越過桑干河,遠遠對著單于整飭馬鞍。塞北征戰的兒郎都熟悉用劍。只有我這老身如同雕刻的一般,還期望圣主能解衣細看我的傷疤。
桑干:桑干河,在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
單于:匈奴人對他們部落聯盟首領的專稱,這里泛指北方少數民族首領。
飭:整頓,整理。
諳:熟悉。
猶期:還期望。
解衣看:指希望皇帝看到自己身上的戰傷,了解自己的功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邊疆有戰事,朝廷需要武將效力的時期。詩人或許是看到這位故將軍年老卻仍有報國之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刻畫一位年老將軍渴望被朝廷重視的形象。其特點是情感深沉,以小見大,通過將軍個人的遭遇反映出當時武將的普遍心境。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為研究當時社會和人物心態提供了生動素材。
甓社湖深水指東
玩珠樓影拂征篷
荻花香冷歌前月
蒲葉聲多酒后風
鄉夢夜兼柔櫓發
詩懷秋與遠煙空
文游臺畔登臨意
一枕寒螀恨未窮
姓白使君無麗句,
名休座主有新文。
禪心不合生分別,
莫愛馀霞嫌碧云。
胡餅朝朝供一僧,
知他結了幾生冤。
甜瓜換得胡盧種,
才出頭來便滅門。
元祐相君才六世
端平朝士不多人
冰翁仙去傳佳婿
鐵漢亡來有后身
誰向淹中起綿蕝
何曾閣下掌絲綸
未知造物何年代
昴復儲精岳降神
鶴翅摩天海外游,才名今已播瀛洲。
幾曾閫內參麾擁,獨與行間駐筆籌。
萬丈將星回舊舍,十分春色送行舟。
遙知白馬金鞍跨,父老爭看繡帽頭。
燒筍園林,漸晴乍雨初,時候將息。試小卷簾旌,綠塵無力。三尺回紋藤枕,春來幾與香云隔。淙淙急。忽到耳邊,都是蕭瑟。
千點榴紅齊坼。映湘妃竹檻,窗戶紗碧。正逐婦鳩喧,引雛鶯蕊。只恨夢輕驚易醒,背斜陽聽梅檐滴?;ɡ墙濉M盹L帶煙吹濕。
蟻浮猶臘要酥同,長恨中州信不通。忽得吳中所持寄,急令分減報鄉風。
天教桂蕊擅秋分,只道非秋無復存。底事蘭開梅落際,忽于膏飾見追魂。
涪翁昔作白下宰,遺墨到今多雁書。盡說補陀存相好,更傳雷火護持馀。
送汝去長安。九月西風乍戒寒。遼海云帆何日到,漫漫。綠水洋中翠袖單。
幾夕暫盤桓。話久渾忘玉漏殘。欲向臨歧留后約,難難。坐對黃花且盡歡。
憶昔賦于歸。送汝迢迢上帝畿。今又遠隨夫婿去,歔欷。別淚重沾舊嫁衣。
執手各依依。記否湖樓話夕暉。他日南歸重艤棹,依稀。獨憑危欄認翠微。
煙樹鳳城秋。昔日巢痕尚在不。送汝北行重北望,還休。懶惰無心理舊游。
去去勿淹留。節近開爐樂事稠。愿汝三生兼福慧,雙修。莫負紅閨舊住樓。
南海古伯郡,土沃民亦淳。
邇來阨會并,饑饉歲薦臻。
小窮詐長官,大窮寇比鄰。
所賴圣明君,再為借寇恂。
憫民太艱難,仁言何諄諄。
步武古先賢,腳底生陽春。
海甸見新草,故園入春心。
天涯共萋萋,誰能辨淺深。
寒潮落沙影,曉塔郁曾陰。
日南絕征雁,桂水孤歸禽。
遙分前渚淚,共濕故人襟。
記得當年來古驛,
馬鞭帶雪系樓前。
雙柑香濺佳人手,
半臂寒添酒客肩。
忽見荒堤摧暮草,
空傷衰榭沒寒煙。
風塵滿目深惆悵,
卻望誰家寄醉眠?
席上酒杯難減,鼎中藥味頻加。老人爭得臉如霞。鏡里衰容人怕。
檐溜盡成冰柱,前村變卻梅花。瓊瑤破碎為行車。凍雀盈枝堪畫。
少時游惠山,急切攀山巔。
今又來惠山,流連二泉邊。
泉清復如故,淙淙流不斷。
如聞阿炳琴,響澈云山間。
一山屹立萬山朝,
壯觀棱棱倚碧霄。
惆悵故交埋玉處,
高名千古共岧峣。
一別逾三紀,魚鴻各渺然。賦才推并美,蹇步愧余先。霧豹寧終隱,云鵬擬共翩。桑榆猶未晚,揮霍待龍淵。
鐘子元同調,知音近轉疏。摛文皆五鳳,念舊更雙魚。一水蒹葭外,層霄羽翼初。暮云思握手,賦奏待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