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岐山姜明府
昨夜聞山雨,歸心便似遲。
幾回驚葉落,即到白頭時。
雁影將魂去,蟲聲與淚期。
馬卿兼病老,宋玉對秋悲。
謝客才為別,陶公已見思。
非關口腹累,自是雪霜姿。
釀酒栽黃菊,炊粳折綠葵。
山河方入望,風日正宜詩。
牧豎寒騎馬,邊烽晚立旗。
蘭凋猶有氣,柳脆不成絲。
別后如相問,高僧知所之。
昨夜聞山雨,歸心便似遲。
幾回驚葉落,即到白頭時。
雁影將魂去,蟲聲與淚期。
馬卿兼病老,宋玉對秋悲。
謝客才為別,陶公已見思。
非關口腹累,自是雪霜姿。
釀酒栽黃菊,炊粳折綠葵。
山河方入望,風日正宜詩。
牧豎寒騎馬,邊烽晚立旗。
蘭凋猶有氣,柳脆不成絲。
別后如相問,高僧知所之。
昨夜聽聞山間下雨,歸家之心仿佛變得遲緩。好幾次驚覺樹葉飄落,便想到自己已到白頭之時。大雁的影子仿佛將魂魄帶走,蟲鳴聲似乎在與淚水相約。司馬相如既患病又年老,宋玉對著秋景悲嘆。剛與謝靈運般的才俊分別,就已思念陶淵明那樣的賢士。并非是為口腹之欲所累,而是自己有傲雪凌霜的姿態。釀酒時栽種黃菊,煮飯時折取綠葵。山河剛剛映入眼簾,風和日麗正適合吟詩。牧童在寒天騎馬,邊地烽火傍晚立起旗幟。蘭花凋謝仍有香氣,柳條脆弱難成絲線。分別之后如果有人相問,高僧知道我的去處。
姜明府:指岐山的縣令姜某。明府,唐人對縣令的尊稱。
馬卿:指司馬相如,他曾患消渴病(糖尿病),且仕途不順,年老多病。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辭賦家,作有《九辯》,開篇有“悲哉!秋之為氣也”之句,以悲秋著稱。
謝客:謝靈運,小名客兒,東晉至劉宋時期詩人,以山水詩著稱。
陶公:指陶淵明,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喜愛田園生活。
口腹累:為滿足口腹之欲而受累。
雪霜姿:比喻高潔的品格。
牧豎:牧童。
邊烽:邊境的烽火,古代用于軍事報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可能正值秋季,詩人身處異地,或許仕途不順,年老多病,因而有諸多感慨。與岐山姜明府分別后,詩人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的復雜情感,包括思鄉、悲秋、懷人等。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唐代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和較高的藝術技巧。
練裳竹笥憶蕭然,又到人間六十年。我學鮑宣方自愧,君于桓少定誰賢。已看兒女諸房滿,始有金珠兩鬢全。白首青山是何日,舉杯重賦鹿車篇。
生朝甲子值元辰,臘月風光動早春。算巧適逢三會合,歲行初屆六周旬。曾聞孟母中閨禮,不恥韋郎少日貧。一酌尊前重有感,幾時同灑太姑墳。
便托微波夢已遲,
斷腸春色寄橫枝。
分明絕代蛾眉影,
認取題名護玉池。
鏡奩平處小橋西,橋外輕鷗掠鏡飛。
鑿破青云放山出,撥開碧蘚引湖歸。
帶煙插柳陰雖瘦,趁雨栽荷綠已肥。
欲借禽魚祝君壽,君恩寬大此情微。
山中習靜類陶潛,況是無官病態兼。
竹屋蕭疏多受月,藜羹清滑少加鹽。
抱琴遠客樽常倒,問字何人燭屢添。
更有馀情消不得,小橋輕策屐苔粘。
拂簟邀云,眠琴選石,清陰片時難再。輕雷池上轉,頓收盡炎曦林外。天■移海。看萍碎跳珠,荷喧欹蓋。馀聲在。夜來應怕,舞衣紅壞。
襟帶。縈繞蘋風,把水窗全拓,鈿箏同載。涼花和翠摘,覺蟬鬢殘妝都改。銀鐙無賴。又網戶潛遮,紗屏斜界。虬簽快。襪塵何處,掛檐星大。
歲儉多宵小,頹垣戶牖通。
既眠愁盜馬,不寐聽嘶風。
豈是燕臺駿,深慚塞上翁。
晨興看結蚓,驤首海云東。
連娟新月照黃昏,無事知君靜掩門。醉里無功應自適,愁來仲孺與誰論。
金魚定想嬌兒覓,鸞鏡難忘舞影存。昨夜天風欺獨客,青綾吹透不成溫。
樽前誰遣雪兒歌,司馬風情晚更多。銀蠟影偏人已醉,紫檀聲斷欲如何。
歸來尚想桓伊笛,醒后空慚學士波。戲問韋娘今健否,青樓元自不曾過。
對月能閑坐。似空山、更寒人靜,云淡煙鎖。道甚新春愁緒減,依舊寂寥無奈。誰領略、滿城燈火。看遍小屏風上畫,只梅花、清瘦還如我。邀素月,成三個。
韶光一瞬隨風墮。正消停、幽蘭香里,羅浮夢左。睡鴨頻移瓶注水,便是長宵功課。垂紙帳、擁衾高臥。鳳頭微沉門靜掩,又何心、問踏歌簫鼓。蓮花漏,從頭數。
金肌昧真見,八音愚正聞。
玄空了無托,至涉寧有勛。
森羅會都寂,長空銷積氛。
良哉此達觀,局士安與云。
作詩無遠到,佇立有深思。
集此溪山趣,充吾耳目資。
唐虞紫微論,蘇李少陵詩。
落落心雖在,茫茫力已疲。
百千妙法寄微塵,
更向人間見大身。
何怪黎陽七十尺,
當時廣倍百由旬。
望斷高峰眼不花,個中仿佛認人家。情知一樣青山色,才有斜陽景更佳。
堆螺疊翠聳奇峰,花柳村村綠間紅。不有翠微翁說破,誰知春在雨煙中。
山染煙光弄晚嵐,幾多碧色映寒潭。篆煙銷盡金爐冷,云滿巖前月滿庵。
橋枕東流路透西,橋邊梵剎亦幽奇。人來問道不須問,抵聽溪聲悟佛機。
萬頃云濤轟怒雷,更深好夢遽驚回。老松本是無聲物,恰值風從天上來。
湖面花開映綠波,當年曾聽采蓮歌。垂楊拂地云臨水,舉目令人感慨多。
長虹倒景蘸清溪,掩映銀蟾景絕奇。題柱惜無人繼志,覽今思古強吟詩。
風捲寒云收曉晴,巖巖白石自天生。遠看似雪還非雪,有物元來是混成。
持竿傲楚使,長嘯將何之。人生各有志,與世無心期。
卓哉顧夫子,隱耕東皋菑。卷書掛牛角,沖煙出茅茨。
幽禽囀高松,望空宏遐思。時呼漁人飲,問月來何遲。
回眸瞻北斗,陰云凝天池。放歌忽揮涕,今古事如斯。
且復倒金樽,生涯何足知。
宿草江邊閣,臨流發嘯歌。
所觀得病少,豈在蓄書多。
生子能無貴,居身不可過。
茍圖銷旦夕,青鬢長如何。
高僧愛惜遮江寺,
游子傷殘露野橋。
爭似著行垂上苑,
碧桃紅杏對搖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