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詩 其二
金肌昧真見,八音愚正聞。
玄空了無托,至涉寧有勛。
森羅會都寂,長空銷積氛。
良哉此達觀,局士安與云。
金肌昧真見,八音愚正聞。
玄空了無托,至涉寧有勛。
森羅會都寂,長空銷積氛。
良哉此達觀,局士安與云。
肉體凡胎蒙蔽了對真理的洞見,聽聞世間聲響卻愚昧難悟正道。玄妙虛空本無可依托,深入修行哪能只圖功勛。萬象森羅終歸寂靜,遼闊長空消散積云。這種豁達的見解真好啊,狹隘之人哪能與之相提并論。
金肌:指人的肉體。昧:蒙蔽。
八音:泛指世間各種聲音。愚正聞:對正確的道理愚昧難悟。
玄空:玄妙虛空。了無托:毫無依托。
至涉:深入修行。勛:功勛。
森羅:指宇宙間紛然羅列的萬物。會都寂:終歸寂靜。
積氛:積聚的云霧,比喻世俗的煩惱等。
達觀:豁達的見解。
局士:狹隘之人。
此詩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當時佛教在社會上廣泛傳播,不少文人受其影響。詩人可能在深入研習佛法、修行的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佛法的感悟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對佛法的領悟和超脫世俗的思想。其突出特點是將佛理融入詩句,意境空靈。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佛教文化對文學創作的影響,為研究佛教文學提供了資料。
細雨清沙路,經行獨杖藜。
那知白社客,更向碧山棲。
花好圍墻發,鶑嬌入院啼。
風光不能醉,吟望轉凄迷。
關塞疲征馬,泥沙困老龍。
野昏邊氣合,月落戍樓空。
悵別三河道,誰論萬里功。
寒燈孤戍里,看取寶刀雄。
拙宦成何補,羈棲病轉淹。
炕衣防濕壁,曬帙向晴檐。
海鳥時窺牖,崖蜂故墜簾。
空階行藥遍,嫩草正廉纖。
昨日入院,今朝設粥。
齋罷吃茶,參前澡浴。
個是靈山親付囑。
樹色陰森江驛前
漁翁蓑笠隔朝煙
雨中薜荔深藏寺
霧里鳧鹥不避船
何處賣花聲。喚得愁生。病中心緒恰如酲。脈脈懨懨珊枕上,過了清明。
只是少人行。朱戶常扃。一春都不問陰晴。偏有多情雙燕子,說向簾旌。
邈舒嘯兮山間,宛游息兮幽閒。
齊綺褐兮無斁,忘藿肉兮加餐。
滴花露兮月午,宿暮雨兮空巖。
畫烹茶兮煙遠,夕往頰兮云還。
濯蓮池以舒思兮,步蘭坡以怡顏。
卓筆盤陀兮研清漣。
挹蒼玉之佳爽兮,眄芙蓉之巑岏。
悵昔游之既遠兮,念長別而懷慚。
晤無由而忽至兮,安畢景于忘言。
離思裊燈檠。欹枕春寒倍念卿。水遠山長何處路,伶仃。宿露零星破曉行。
檢韻步新聲。幾闋新詞慰別情。莫念深閨傷客緒,叮嚀。轉瞬團圓月又生。
浮萍蹤跡。又作南東□□客。不奈秋陽。一似朱明赫赫光。
驚雷叱雨。料是阿香憐逆旅。好個涼天。稱我前程步步便。
墻西泥三寸,墻東草三尺。可憐白鹿泉,蛙黽紛狼籍。濕螢如隕星,入戶黏幾席。病夫本嗜睡,況此風雨夕。永懷瀼西寺,更憶山南驛。陳跡不可追,昏然墮吾幘。
檐高雨聲壯,堂豁霧氣入。飛螢照畫棟,相逐光熠熠。向來經春旱,蒼耳暗原隰。微官又厚責,撫事百憂集。三日雨不休,四野苗盡立。登高思賦詩,簿書縛人急。
暮春元日,陽氣清明。
祁祁甘雨,膏澤流盈。
習習祥風,啟滯導生。
禽鳥翔逸,卉木滋榮。
纖條被綠,翠華含英。
于皇我后,欽若昊乾。
順時省物,言觀中園。
燕及群辟,乃命乃延。
合樂華池,祓濯清川。
泛彼龍舟,溯游洪源。
朱幕云覆,列坐文茵。
羽觴波騰,品物備珍。
管弦繁會,變用奏新。
穆穆我皇,臨下渥仁。
訓以慈惠,詢納廣神。
好樂無荒,化達無垠。
咨予微臣,荷寵明時。
忝恩于外,攸攸三期。
犬馬惟慕,天實為之。
靈啟其愿,遐愿在茲。
于以表情,爰著斯詩。
夾石雙堤轉
逍遙千騎留
川昏多晝霧
水落足寒洲
岸石危相倚
橋澌暮不流
風煙非渭曲
誰有釣璜鉤
予茲愛中陵,四山環四宅。曉觀東日紅,晚見西月白。
北斗近紫薇,南箕扇塵陌。吾中集太和,四時春拍拍。
不以炎燠蒸,豈為霜威剝。出門游泰華,驅車遍恒霍。
回旋河洛間,兀然憩中岳。山垤無崇卑,宇宙誰寬窄。
芝芷叢芝蘭,危巔挺松柏。坐蔭挹幽香,于以尋顏樂。
瓢飲自足甘,蔬食亦不惡。況已饒膏粱,何憂亦何愕。
勉之貴及時,堅固我可作。夷惠流高風,清和各有托。
伊尹誠天民,耕莘乃先覺。圣偏吾豈居,孔時固愿學。
舊時天祿校書郎,
習氣薰人老未忘。
可笑當窗楮生面,
卻成宮額半涂黃。
詔書三度落坤維,
為白云溪獨掩扉。
我愧俗疏來訪道,
不逢斜日又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