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觀使鄭尚書 其三
憶昨從游日,烏奴桃李春。
通家聯雅好,入幕廁佳賓。
綠野歸心切,丹山舊跡陳。
九原多感愴,掩袂重傷神。
憶昨從游日,烏奴桃李春。
通家聯雅好,入幕廁佳賓。
綠野歸心切,丹山舊跡陳。
九原多感愴,掩袂重傷神。
回憶過去一同出游的日子,就像烏奴山桃李盛開的春天。兩家交往情誼深厚,我得以進入您的幕府成為佳賓。您歸隱之心急切,丹山舊跡仍留存。想到您長眠地下,我滿心悲愴,掩袖哀傷不已。
從游:一同出游。
烏奴:可能是山名。
通家:指彼此世代交誼深厚。
入幕:指進入幕府做幕僚。廁:置身。
綠野:唐宰相裴度在洛陽建別墅名綠野堂,后常用來指歸隱之地。
丹山:可能是鄭尚書曾去過或有特殊意義的地方。
九原:指墓地。
掩袂:掩住衣袖,形容悲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為悼念鄭尚書而作,當時鄭尚書已去世。詩人與鄭尚書通家交好且曾入其幕府,在友人離世后,懷著悲痛心情寫下此詩以表哀思。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鄭尚書,通過回憶往昔交游和感慨友人離世,展現出深厚情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語言傳達哀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猶記年時花下醉,老懷今已不成春。
深黃淺紫知何在,留得殘鶯啼向人。
賦詩誰復待沈香,澒洞乾坤走險忙。
寂寂春光傷感處,瘦來不是沈東陽。
句習章燖幾十年,
其于統會每茫然。
一朝似得優游力,
擊節深嘆圣嗣賢。
迢遞三山路,驅馳一世雄。
江洋涵夜月,花木媚春風。
周俗熙熙外,堯天蕩蕩中。
太平誰獨愛,安臥碧山翁。
行盡山程復水程,水南山徑更須行。
攀高漸識浮云薄,度險頻驚怪石輕。
到處一身真逆旅,傳來滿耳總虛名。
陰晴未定秋將半,忽聽松聲是雨聲。
嫣然看不了。伴一徑苔蔬,數叢庭草。慣自朝來,倩綠莖扶起,露啼風笑。軟刺勾連,把畫摺、纖羅輕繚。細數花期,不似紅薔,但開春曉。
雨過幾番寒悄,便雪緊霜濃,冶容難老。鳳子多情,問棲香粉翼,恁時重到。愛傍年年,十二度、蟾枝妖裊。寫入圓毫拂取,鵝溪斜掃。
雪柳梢頭鬧玉梅,萬家燈火月樓臺。
校讎幸不開天上,省得扶藜太乙來。
依然虎踞復龍盤,一片鐘山日夕看。天作雙峰為鳳闕,真人長在五云端。
日日江皋望紫煙,天風吹淚孝陵邊。六朝松柏知多少,蒼翠人思乙酉前。
云際屏風嶺最尊,松杉一路夾天門。當時更有梅花樹,十里天香接御園。
過雨山堂蒸翠云,四檐藤竹鳥聲聞。
青天不動峰文坼,錦石相鮮澗道分。
流水桃花真隔世,草衣木食自為群。
籠鵝寫帖關幽興,卻憶風流晉右軍。
當年曾忝贊文衡,長泰摳衣喜識荊。
青眼勞君頻說項,白頭愧我不成名。
天民地主思前話,杜宇椒房剩變聲。
薤露易稀傷永別,幾回灑淚感平生。
四載風云變九州,故家飄泊等浮鷗。旄邱葛誕何多日,榆塞瓜期又及秋。江介清夷原有待,海天蒼莽獨成愁。愿憑下里嬋娟意,重建高寒十二樓。
大錯何人鑄六州,愿來東海狎沙鷗。怕看桃李急芳夜,又見芙蓉泣素秋。爝火鄧林馀宿恨,夕陽衰草動邊愁。自嫌磊塊澆難盡,酒力銷沉強倚樓。
風簾水閣壓芙蓉,
四面鉤欄在水中。
避熱不歸金殿宿,
秋河織女夜妝紅。
十部梨園奏尚方,
穹廬天子亦登場;
纏頭豈惜千金賞,
學得吳歈進一觴。
莫惜春歸樂事稀,夏來端不讓芳菲。
嫩黃岸柳新添黛,淺綠庭榴已賜緋。
種得蒲葵裁作扇,采將荷芰緝為衣。
高車自昔多憂畏,為向園中早息機。
受茲明命,作守西疆。
東風吹送世閒塵,斜日消凝洛下春。
誰料馬蹄成怪事,旁觀自有豫知人。
花本傷時不肯香,酒無賒處亦空忙。
便逢花酒如何醉,回首凄煙鎖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