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吳鶴林尚書 其三
寶屏傾蓋早,公壯我丁年。
入幕笑談舊,升朝禮樂先。
寄書榆柳外,覓句竹梅邊。
俯仰成疇昔,空余涕泗漣。
寶屏傾蓋早,公壯我丁年。
入幕笑談舊,升朝禮樂先。
寄書榆柳外,覓句竹梅邊。
俯仰成疇昔,空余涕泗漣。
我與您在寶屏初次相逢很早,那時您正當壯年而我也青春年少。曾在幕府中一同談笑,回憶起來都是舊時的美好。入朝為官,您在禮樂方面總是先行表率。您曾在榆柳外寄來書信,還在竹梅邊尋覓詩句。轉眼間一切都成了過去,只留下我獨自淚水漣漣。
傾蓋:途中相遇,停車交談,車蓋往一起傾斜,指初次相逢。
丁年:壯年。
入幕:指進入幕府任職。
升朝:入朝為官。
疇昔:從前,過去。
此詩應是在吳鶴林尚書去世后創作。詩人與吳鶴林尚書相識已久,有著深厚的情誼。在尚書離世后,詩人回憶起過往與他的種種經歷,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表哀悼。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吳鶴林尚書,通過回憶與尚書的交往經歷,展現了兩人的情誼。其特點在于情感真摯,以質樸的語言打動人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情誼和悼念友人的常見表達方式。
風木志馀思,猶龍節行奇。仰橋空致敬,樹背每懷慈。戲舞留殘彩,嬉啼憶小兒。天高何以報,長誦蓼莪詩。
業已箕裘擴,恩今雨露蕃。哺烏曾寄嘅,容駟有高門。歲月亭雖古,杯棬澤尚存。庭階芳氣滿,料得慰蘭孫。
銷金羅帕粉花香,
蟒幅齊肩錦繡裝。
百病年年行走慣,
阿誰打滾到沙場。
朝飲馬,暮飲馬,朝朝暮暮長城下。
長城秋高月色昏,哀笳吹月愁云屯。
陰風黯慘低不散,中有萬古征人魂。
秦皇漢武勤遠略,百萬健兒委沙漠。
白骨縱橫化鬼燐,尸尸閃閃驚羈魄。
封侯之愿久已灰,父母妻兒生死疑猜。
登高望,隔黃埃。
但聞窟中水嗚咽,水流盡是當年血。
欲哭不成聲,肝腸已寸裂。
瀉水天低,量愁海闊,山根齧斷還連。空濛撥濯,遨游何處飛仙。比似練湖西子,鳴潮未許簇花鈿。朝暾起,露風點蕩,玉宇青煙。
誰種幾行稚柳,悵舞裙零落,做弄春妍。亭臺小筑,何時容我閑眠。浴水鴛鴦乍并,笑桃人覓酒家船。銷凝久,眼昏雁外,與到鷗邊。
雨合茅檐書罷看,惠然君乃過蘇端。
澆胸細酌杯中物,洗耳飽聽溪上湍。
近喜同參詩有味,晚期偕隱谷名盤。
因聲寄謝周夫子,文行如斯古亦難。
馀生有幾,最難得、挨到收梢時節。妨命祗緣才太艷,倒受千般磨劫。
錦字緘情,綠華寫恨,淚點成紅雪。至今溪畔,但聞流水嗚咽。
遙見狂虜氛中,桃花一騎,絕代傾城色。直算望夫山下殞,梔子同心先結。
兵氣飛揚,愁云慘淡,魂冷天邊月。我來題曲,凍痕冰指如鐵。
松形鶴骨底村僧,鬼妒人嫌我亦憎。
懸羊賣狗隨時遣,栗棘金圈任跳吞。
忽然拶著東弗于逮,騎驢吃撲。
驀地拓開北郁單越,海涌波騰。
淮山兩踞,撥火求冰。
問渠西祖之道,何曾□□□□。
數聲風篴楚江頭,把酒相看別淚流。
萬水千山明月夜,知君何處泊扁舟。
郁郁蔥蔥佳氣中,曉天春霧濕濛濛。
山川更洗崇朝雨,草木還催二月風。
樂國地開金色界,容臺人在水晶宮。
長年飽食知無補,尚有私誠祝屢豐。
湖平宛似秦宮鏡,漁父恒漁不言姓。
童笑山中宰相詩,婢羞洛下書生詠。
岸巾自棹細腰船,塵扇長懸黃竹柄。
曲直隨鉤手信投,密疏任網心無競。
鶴發殊非呂氏翁,羊裘卻似梅家倩。
間尋蘭若劣通禪,酷嗜煙霞深入病。
笠側蓑披倦即眠,云鄉遙指翠微邊。
一辭帝闕三千里,兩見天弓六百弦。
春雨春煙晨蕩槳,秋樹秋花夕扣舷。
采若青穿點額鯉,屑桂紅湔縮項鳊。
會稽尚輕公子餌,邯鄲豈顧女兒錢。
頗聞日唱漁家樂,君是漁家第幾仙。
書堂三十楹,列坐盡橫經。
樸學傳家久,鄉山照眼青。
劈池栽石筍,裂幔出風霆。
絕憶陰厓北,春濃霰亦零。
閭里久湛浮,真成馬少游。有才堪辦劇,無命盍歸休。雞唱言何達,鴻冥逝不留。佳城送君處,風撼白楊秋。
豁野真連璧,一齋寧遺金。齊家平日學,憂世百年心。折券無難色,傾囷想義襟。月評何處見,名士列碑陰。
吾家近事不堪聞,雁序傷心兩失群。
白發孤鐙悲寸草,青楓落日哭雙墳。
萱花冷淡憐親老,菽水艱辛賴子勤。
識破彭殤同一例,拭乾淚眼看龍文。
聲名真似漢扶風,妙理玄規更不同。
一室茶香開澹黯,千行墨妙破冥濛。
竺西瓶拂因緣在,江左風流物論雄。
今日沾沾誠御李,東山蔥嶺莫辭從。
一代洪流衍玉河,如君標格更嵯峨。山中芳草幽情遠,閣上炊藜古帙多。
章浦月明懸客夢,弋陽秋色照松蘿。投來佳句偏相憶,喜向天風幾詠歌。
蹇步寧誇百里才,一官疲劇笑昌臺。深慚政拙叨纓弁,敢謂恩覃遍草萊。
漢代名賢思卓魯,梁園勝友具鄒枚。迢遙景物愁相隔,何日分題問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