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長城窟
朝飲馬,暮飲馬,朝朝暮暮長城下。
長城秋高月色昏,哀笳吹月愁云屯。
陰風黯慘低不散,中有萬古征人魂。
秦皇漢武勤遠略,百萬健兒委沙漠。
白骨縱橫化鬼燐,尸尸閃閃驚羈魄。
封侯之愿久已灰,父母妻兒生死疑猜。
登高望,隔黃埃。
但聞窟中水嗚咽,水流盡是當年血。
欲哭不成聲,肝腸已寸裂。
朝飲馬,暮飲馬,朝朝暮暮長城下。
長城秋高月色昏,哀笳吹月愁云屯。
陰風黯慘低不散,中有萬古征人魂。
秦皇漢武勤遠略,百萬健兒委沙漠。
白骨縱橫化鬼燐,尸尸閃閃驚羈魄。
封侯之愿久已灰,父母妻兒生死疑猜。
登高望,隔黃埃。
但聞窟中水嗚咽,水流盡是當年血。
欲哭不成聲,肝腸已寸裂。
早上來飲馬,晚上來飲馬,日日夜夜都在長城下。秋天的長城上月色昏暗,哀傷的胡笳聲吹起,愁云聚集。陰冷的風凄慘暗淡,久久不散,里面有千萬年來征人的魂魄。秦始皇、漢武帝熱衷于征伐遠方,百萬士兵被棄于沙漠。白骨縱橫,化作鬼火,閃爍的火光驚嚇著羈旅之人的魂魄。封侯的愿望早已成灰,父母妻兒是生是死讓人猜疑。登高遠望,隔著黃色的塵埃。只聽見窟中的水在嗚咽,那水流盡是當年的鮮血。想哭卻哭不出聲,肝腸已經寸斷。
笳:胡笳,一種樂器。
屯:聚集。
勤遠略:熱衷于征伐遠方。
委:丟棄。
鬼燐:即鬼火。
羈魄:羈旅之人的魂魄。
黃埃:黃色的塵埃。
此詩可能創作于一個戰亂頻繁、統治者熱衷于開疆拓土的時期。詩中借秦始皇、漢武帝的事例,反映了當時統治者為了擴張領土,讓大量士兵奔赴戰場,客死他鄉的社會現實。詩人目睹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征人的同情和對統治者的不滿。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統治者的窮兵黷武,突出特點是通過營造凄慘的意境和直白的語言表達情感。它以長城飲馬為切入點,深刻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在反映社會現實的文學作品中有一定價值。
山轉江亦轉,江行山亦行。風鬟照玉鏡,素練縈青屏。我本山水客,澹無軒冕情。塵中悔一來,事外懷孤征。忽乘滄浪舟,仰高俯深清。餐翠腹可飽,飲淥身頓輕。鷓鴣不相識,還作故園聲。
東風吹醒夢中人,碧野平蕪物又新。摩世手伸千樹白,耶穌氣吐一山春。
城云白欲曙,沙月上猶殘。獨步憐紅葉,空庭玉露團。
明月照芳池,倒景浴層嶂。文魚不畏人,競出滄波上。
舊欽忠勇冠三軍,每一相逢更絕倫。鐵馬金戈睢水上,碧油紅旆海山濱。氣吞勍敵唐英衛,力破群兇漢禹恂。圣主中興賴良將,好陪休運上麒麟。
煩暑斂清曉,西風生遠林。客懷感素秋,歸夢越千岑。祖帳城南門,藹藹萃華簪。舉觴忽有贈,去矣無遐心。堂堂司馬公,獨樂五畝園。歲月坐成晚,花木亦已繁。世事尚可為,石交有遺言。歸來默無語,拊石弄潺湲。令行肅權豪,仁施先困窮。適此饑饉馀,喟彼杼軸空。勞來窮人謀,祈禳與天通。那得三百州,落落皆此公。世念分五兵,當使道戰勝。昔別稽山陰,風采臞而整。重逢驚少壯,神光爍衰病。一氣中夜存,還丹嗤葛令。永日來清風,黃堂少公事。憑欄一長望,千載幾興廢。論功赤壁多,語士北府銳。歸舟眇家具,吊古足新制。金山故佳麗,杰觀環孤峰。對峙焦公廬,林杪出疏鐘。南歸謝塵鞅,北眺足從容。應持濟川手,一酹擊楫翁。辯士變初說,勇士衰再鼓。向來東海濱,有士節獨苦。歲晚兒女戀,頗亦類張禹。堂堂裴晉公,綠野能容與。仕至二千石,富貴有足樂。官為諫大夫,亦足究所學。蘭階擢珠樹,金閨聯棣萼。何妨赤松游,不負黃石約。濯纓滄浪水,為愛滄浪清。明明中興主,齋居方厲精。疏傅不自惜,決去鴻毛輕。濫觴爾何知,咄哉檀長卿。北渚有狂士,病臥忘四時。綠暗知春晚,葉落識秋期。西風日已高,凝露方自滋。獨有歲寒心,不負流水知。
旬宣新命出明光,次第勛名震五羊。自識會稽元竹箭,可誇南海盛桄榔。阿衡共協為霖望,山甫還稱降岳祥。糞奪烏衣華裔后,家連青雀墨池傍。攜來道士籠鵝帖,冠盡詞人繡虎場。當世獨應推大令,過江何用數諸王。須彌道悟歸真覺,起草名高屬建章。祇樹自堅菩薩行,爽鳩曾拜尚書郎。一麾竹馬趨迎郡,七曜蓬萊對舉觴。石室留題分作賦,瀝湖遺澤遍甘棠。指揮自凈潢池甲,分部曾飛憲府霜。滄水尚馀收海貢,玄圭應待錫遐荒。出山已想徵安石,定鼎懸知屬子房。不謂岐途分隴蜀,更看方岳鎮荊襄。銀章以佩新薇省,銅柱今高舊瘴鄉。一代風云周日月,三千甸服漢封疆。飛馀百喙留鳴鳳,剝后群陰始見陽。正及東南當毀瘠,也知朝寧費劻勷。褰帷澤及回枯槁,賜履恩同出上方。國士知深勞折節,故人書在可游楊。曾懷牛馬鯫生刺,敢望龍門大父行。扔餌豈堪同任釣,垂綸忻得有河魴。三冬業在閒關戶,七貴門喧懶曳裳。破釜自知無涸轍,鹽車終亦快騰驤。校讎頗謂同張協,推轂何人及鄭莊。倚市未應能挾瑟,趨時羞擬問雌黃。明良會在堯天遠,恩寵新承舜日長。國有太師今四岳,垂衣天子待巖廊。
繡屏曉夢鴛鴦侶。可惜夜來歡聚取。幾聲低語記曾聞,一段新愁看乍覷。繁紅洗盡胭脂雨。春被楊花勾引去。多情只有舊時香,衣上經年留得住。
江聲似欲欺文士,月色曾經照錦袍。八百仙人騎白鶴,紫簫吹徹碧云高。
棲霞古寺攝山陴,我重游之為探奇。楓林色淺秋未深,過午人稀我亦疲。松根一徑何犖確,沈生挽我入幽陂。須臾坡轉林谷敞,四圍老樹雜胭脂。彎腰拾取三五葉,色澤斑斕稍可娛。倚崖伸紙欲鉤寫,忽驚前側現仇池。巨石半壁天所開,突兀磊砢蹲熊羆。霹靂訇然猶在耳,天風簌簌吹不移。其下藤絡微曳動,趨拜捫讀情共怡。石畔兩楓尤古艷,酣黃嬌紅若錦帷。非花而有綽約態,風篩日濾影參差。偃仰高柯相揖讓,青柔傍立桐一枝。謳吟圖寫四十載,昔所神游今見之。好景當前如好書,乍讀似已飲醇醨。安能不歸長對此,深斟細酌味其髓。我雖邇來筋力減,勝處猶能勉攀追。嗟乎吾子年少當努力,游山讀書須趁少年時。
露涼水白金氣清,子夜合有聞天鳴。鳳翼鸞膺入奇相,恍恍素質含星精。千仞懸流慕高潔,細毛滌凈明于雪。乘興聯翩八極游,萬里長空共晴月。忽逢招引入瑤池,雙松結侶風披披。始信生身有前分,不與燕雀同喧卑。凌晨佇立璇池下,太白文章重光價。揚音振翮勢昂藏,羽族看來品盡下。朝朝日日圣人前,重瞳一顧一回憐。丹砂養成豐格壯,錫以大鎮超群仙。一琴相伴殿閩服,要與龜疇臻五福。八郡蒼生壽域中,玉清詔許蓬萊宿。
南紀名山壯楚關,虎蹲龍伏大江灣。登臨興在風云外,疏鑿功存宇宙間。二水合流通漢沔,一峰特立控荊蠻。澗毛清薦虛祠下,惆悵何人繼克艱。
登樓復登樓,古月缺復滿。美人天一方,眷眷衣帶緩。沉吟向空窗,僩僩席不暖。跬步隔千里,夜冷愁夢短。卷紙難與伸,回腸終欲斷。何當御飆輪,相從事蕭散?
自愛玉山書畫船,西風百丈大江牽。出門已是三十日,到家恰過重九天。青山白水與君賞,翠竹碧梧惟我憐。近聞海上鯨波靜,爛醉草堂松菊前。
偶向九山湖水濱,凈光塔院正相鄰。荷花腳白無垢膩,卻踏淤泥幻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