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瘦馬歌
少盡其力老棄之,可憐骨立行步遲。
何心更惜干障泥,病夫醉兀枯行枝。
主家芻豆豈不飽,吾寧忍死不愿肥。
肥時無奈人爭騎,騎時鞭打無休時。
少盡其力老棄之,可憐骨立行步遲。
何心更惜干障泥,病夫醉兀枯行枝。
主家芻豆豈不飽,吾寧忍死不愿肥。
肥時無奈人爭騎,騎時鞭打無休時。
年輕時盡力干活,老了就被拋棄,可憐它瘦骨嶙峋走路遲緩。哪還顧得上愛惜擋泥的障泥,就像病弱之人醉倒在枯樹枝上。主人家的草料難道不能讓它吃飽嗎,我寧愿餓死也不愿變肥。肥了就會被人爭搶著騎,騎的時候還會不停地被鞭打。
骨立:形容人或動物消瘦到極點。
障泥:垂于馬腹兩側,用于遮擋泥土的馬具。
芻豆:喂牲口的草料和豆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作者可能目睹了瘦馬的悲慘遭遇,聯想到社會上一些人年輕時為他人或社會付出,年老后卻被拋棄的現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瘦馬的遭遇反映社會的不公。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擬人化的描寫使瘦馬形象生動,情感表達強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以獨特視角反映社會問題。
老龍拿空欲輕舉,山靈地只挽之住。
君不聞莊椿春秋八千歲,又不聞蟠桃一實三千齡。不知此木歷年幾百萬,云氣上下摩空青。羲和馭日海底出,白銀宮闕搏桑暾。嗟哉沈君筆力能扛百斛鼎,旋轉造化何其神。蛟螭走壁白日動,列缺御氣流風霆。勇如陸地蕩舟子,凜若漢廷折檻臣。車行下走九折坂,劍化躍入延平津。大枝輪囷小枝偃,千千百百子若孫。六月赤日天無云,珊瑚水屋嘗陰陰。與君展席坐其下,聽我醉讀南華經。
頖水芹香襲佩裾,皋比中坐八秋馀。令丞釋菜詢籩豆,子弟傳經候起居。春捷尚期廷試榜,年勞先入考功書。廣文異日推瀛海,只在丁寬眾不如。
清時何事拂衣回,咫尺門墻望眼開。一自掄才稱國士,遂令增價向金臺。灌園戶外真羅雀,結社花前共舉杯。他日經過聞鯉對,春風滿座尚徘徊。
共憐揮手別鰲峰,煙水吳洲此夕逢。世事秪應論塞馬,春雷正合起潭龍。坐闌紅燭談猶健,折贈瓊枝意自重。借問昔時鴛鷺侶,幾人同聽鳳樓鐘。
莽莽平沙展壯圖。騁懷猶戀篋中書。可將西極真龍種,來對寒窗老蠹魚。揩病眼,數真儒。照淋寧怯路崎嶇。杜陵詩思斜川感,俯仰乾坤偉丈夫。
瓦盆添水火微燃,繭緒抽來細繳全。不似貴家華屋底,空教纖手弄清泉。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驟雨東南來,消長不終日。故人書問至,為言北風急。山深人不知,塞馬誰得失。挑燈看古史,感淚縱橫發。幸生圣明時,漁樵以自適。
江路當殘雪,斜陽滿客衣。林疏村店出,浪急釣船稀。遠嶼臨流斷,罡風到岸微。炊煙看漸近,何處是漁磯。
山中宰相晉遺民,下視雄特何仆臣。
無人慰幽獨,之子罷登臨。野鶴籠中態,翔鴻天外音。吾儒關世運,晚節見初心。有問山間事,白云今更深。
散材無用,空擁腫、豈是入時花樣。白發蒼顏官舍底,日把早衙來放。主治官書,隱憂民瘼,擬愜澄清望。簡華霜在,顧予關甚得喪。□□□□□□,藕絲能系,況忝為司長。后擁前呵非不欲,夢寐山林長往。不憶莼鱸,不懷松桂,祗為身多恙。諸公垂顧,免教憔翠煙瘴。
故山還與故人登,石磴岧峣梵閣層。南郭正當春晚出,北闌遙對暮云憑。含風翠壁懸千佛,落日青林見一僧。車馬載馳燈火亂,坐欣歸路夕光凝。
瞎驢無足尾過頭,蹴踏乾坤勢未休。大寂馬駒追莫及,溈山水牯豈同流。
龍節親持下九重,亞卿風采羨儒宗。虞廷訓誥班新冊,魯地山川析舊封。還闕使軺期再月,出城吟橐記初冬。孔林咫尺歸途便,一叩宮墻禮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