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知吟
犁牛生骍角,老蚌產明珠。
人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事固不可知,物亦難其拘。
一歸于臆度,義失乎精粗。
犁牛生骍角,老蚌產明珠。
人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事固不可知,物亦難其拘。
一歸于臆度,義失乎精粗。
耕牛生出紅色的角,老蚌產出明亮的珍珠。人們即使想不用它們,山川難道會舍棄它們嗎?事情本來就難以預知,事物也難以被拘束。一旦都依靠主觀猜測,對義的理解就會失去精準。
犁牛:耕牛。骍角:紅色的角,在古代被視為祥瑞。
老蚌產明珠:比喻老年得賢子或好的事物出自平凡之處。
其: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舍:舍棄。
拘:拘束、限制。
臆度:主觀猜測。
義:道理、意義。精粗:精準和粗略
這首詩可能是邵雍在對生活和自然現象進行觀察思考后創作的。邵雍一生研究易理,善于從日常事物中感悟哲理,此詩體現了他對事物發展變化的認識。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事物的不可知性,提醒人們不要主觀臆斷。其特點是借自然現象闡述哲理,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邵雍哲理詩的風格,對后世哲理詩創作有一定影響。
江水東流湖水西,
水邊花落夢回時。
南屏山下風吹土,
猶作蕭蕭暮雨垂。
楊柳灣頭噪晚鴉,
金陀故里夕陽斜。
莊嚴獨有精嚴寺,
卻少墻陰梓樹花。
彈冠重下終南徑。真面須重省。紅妝小妹定嘲它。如戟須眉還有、照菱花。
盈樽蒲釀從新倒。一醉掀髯笑。莫欺進士老龍鐘。不見當年人鏡、兆芙蓉。
日出風亦靜,臥聞雙櫓鳴。
起看林巒過,始知我舟行。
輕鷗逆素浪,幽草迎人生。
清暉散宿靄,遠日增春明。
風帆疾于鳥,頗快青云程。
豈不惜行路,懷歸意先征。
浮云西北馳,默然傷我情。
故園歷歷眼中分,
非禹誰教不入門。
何處功名有成遂,
玉初不獻足猶存。
銀花浮動錦函開,郢曲新傳白雪裁。自是登高能作賦,不因乘興共銜杯。湘漓地盡雙流合,楚越疆分一水來。欲向江門問真派,愿攜煙艇泛波回。
水白山青四望開,地留名勝昔人裁。當歌共入春陽里,把酒還傳碧玉杯。云去隔溪霜葉墜,臺空明月夜烏來。千秋祀典公籌度,更從籃輿陟巘回。
野館三更雨,山溪一尺泥。王尊馳折坂,馬援下蠻溪。高舉羞鴻翮,長途厄馬啼。圣朝方用壯,冉冉獨龐眉。
山潑風前雨,人浮道上波。農家戒耕作,行者答勞歌。云暗遙峰少,春深緣樹多。行藏兩孤負,身世轉蹉跎。
秋盡衡門黃葉新,頻來二子轉相親。
名從海內推詞伯,游豈燕中傍酒人。
苜蓿堪娛吾且老,茅柴能飲未辭貧。
獨憐此會今稀少,南北風煙易愴神。
昨日特承傳誨。欲相見、奈何無計。
這場煩惱捻著嚎,曉夜價、求天祝地。
教俺兩下不存濟。你莫卻、信人調戲。
若還真個肯收心,廝守著、快活一世。
中宵撫枕幾咨嗟,半壁東南望轉賒。
父病已危猶用藥,國仇未減敢營家。
只圖漢閣留遺像,那識秦椎誤副車。
浩氣不隨江水逝,月明長恨聽悲笳。
已成束帛又縫紉,始得衣裳可庇身。
自昔宮庭多浣濯,總憐蠶織重勞人。
不學騷人意思深,
閒情祇許寄知音。
枕邊忽得新奇句,
又被秋蟲奪去吟。
歌舞相從六換年,
秦箏已斷不能弦。
荷花滿眼垂楊綠,
腸斷清宵月正圓。
世亂離鄉里,愚生后老成。
契篤馮翊幕,親敘潁川盟。
薄厚寧同俗,死生無異情。
一枝殊未穩,何日息飛鳴。
柴門平掌練波流,斫膾淋池尺幅收。
瘴海才名珊網老,華年肝膽劍花秋。
濤頭哀角寒詩夢,劫外殘烽照杞憂。
凄斷濂江新樂府,西風吹淚滿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