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送神
五聲備奏,三獻終祠。
車移鳳輦,旆轉虹旗。
禮周籩豆,誠效虔祗。
皇靈徙蹕,簪紳拜辭。
五聲備奏,三獻終祠。
車移鳳輦,旆轉虹旗。
禮周籩豆,誠效虔祗。
皇靈徙蹕,簪紳拜辭。
五種聲音都演奏起來,三次獻祭結束了祭祀儀式。鳳輦開始移動,虹旗隨風轉動。禮儀在籩豆等祭器的使用中完備,誠心表現出了極度的恭敬。帝王的神靈起駕離開,官員們跪拜辭別。
五聲:指宮、商、角、徵、羽五音。
三獻: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
鳳輦:皇帝的車駕。
旆:旗幟。
籩豆:古代祭祀時盛祭品的器具。
虔祗:恭敬。
徙蹕:帝王出行。
簪紳:指官員
郊廟歌辭是古代用于祭祀天地、宗廟的樂章。此詩是在太廟祭祀祖先結束后送神時所唱的樂章。太廟祭祀是皇家重要的祭祀活動,體現著對祖先的尊崇和對家族延續的重視。在舉行祭祀時,有嚴格的禮儀規范和流程,這首詩創作于這樣莊重的祭祀場合。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太廟祭祀送神環節,突出祭祀儀式的莊重嚴謹。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嚴格遵循祭祀禮儀描述。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和皇家禮儀的重要資料。
一望人煙少,孤征近夜昏。
鐘聲何處寺,客宿半山村。
草響蛇尋穴,風腥虎過門。
平生愛巖壑,今日始銷魂。
蟬柳池塘,嬌鶯簾幕,晚來霽景收煙。甚離顏花謝,愁緒絲纏。檢點鴛鴦繡被,香燼冷、生怕孤眠。憑闌見,別來明月,頭上三圓。
中天。夜深飛去,須直到天涯,吹墮伊前。奈天涯消息,依舊茫然。打起沙頭宿雁,分付與、一寸紅箋。紅箋疊,沉吟路遙,雁也難傳。
巾屨長閑客,簾櫳薄暑天。
巢空重乳燕,葉密未鳴蟬。
壺箭看多算,圖書理斷編。
悠然已日夕,卻上采菱船。
皇阪多麟趾,天池必龍翔。明宰乘兩鳧,列宿動精光。
閉閣鳴弦琴,沉思遠高堂。嗷嗷林鳥悲,悠悠風木蒼。
撫枕夜五起,慕愛結衷腸。詎言何從事,白首餐黃糧。
昊天列光景,清輝緬赤縣。少微垂高云,婺彩明河甸。
?眇寰宇間,習習祥風煽。茲匪巨孝蒸,孰能撥靈變。
回頭語中州,大養非珍饌。持此金石開,會膺紫泥眷。
郁郁山上云,油油澗中薇。嘅彼寸草莖,宛映三春暉。
仕漢信亮節,游楚傷方徽。物理尚可鑒,遠邇相因依。
陟岵揚哀音,白華播芳輝。藉以準時哲,千載將同歸。
昔聞荀太尉,白發能孝養。英風邈海隅,至今復清響。
鳳嘯必椅梧,麟游非草莽。托跡豈不然,寄心且遠仿。
合符一術間,總轡萬事長。所以不匱姿,垂聲得淑儻。
奸謀?訾今何在,一品頭銜萬古名。
畢竟殉身緣底事,沈家冤案不須明。
天孫別院錦成云,
占斷明都萬有春。
一樣東風花幾種,
不堪啼鳥更撩人。
頭麻項路透金絲,項毛翅縐腿班貍。
四腳兼黃肉帶赤,秋蟲見影不相持。
倦游諳盡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
碎點飄鐙,繁聲落枕,鄉夢更無尋處。
幽蛩不語,只斷葦荒蘆,亂垂煙渚。
一夜瀟瀟,惱人最是繞堤樹。
清吟此時正苦。漸寒生竹簟,秋意如許。
古驛疏更,危灘急溜,并作天涯離緒。
歸期又誤。望庾嶺模糊,濕云無數。
鏡里明朝,定添霜幾縷。
不負前生約,曇花了夙因。
鑄金多作淚,埋玉又成塵。
白發填詞客,紅牙按曲人。
空山來守酒,憑吊共沾巾。
春紅別樹動成旬,
池面圓荷貼水新。
自分藥欄兼竹穊,
一生長作浣花人。
植竿測線費神工,萬里佳音瞬息通。十丈金繩渾逐電,千尋大木竟淩空。居然行氣同天馬,從此傳書少塞鴻。誰坐虛堂精習聽,瑯瑯如過玉簫風。
云車從古羨仙人,海外新傳創火輪。迅轂西來驚掣電,回飆南指碾飛塵。經涂齊鑄六州鐵,貨幣誰輸九府銀。說士無須誇炙輠,縱橫萬里響轔轔。
翡翠列成千嶂碧,琉璃瀉出兩溪寒。
昔在建武,
大圣載營。
有臣曰湛,
示我漢行。
郵亭別酒也須傾,底作匆匆向永明。蓮里青心猶有薏,雨中紅日可無情。吾伊未了吾難出,子墨傳言子試評。回首便成千里恨,論心何惜片時程。
天教槐輔撫藩州,人道梅仙百不愁。倚閣才情翻作苦,留連詩卷不成酬。我方設棘蒐芹水,渠自張蒲去荻洲。二十四瀧高浪里,臥敲船板醉吟休。
心緒萬端書兩紙,
欲封重讀意遲遲。
五聲宮漏初鳴夜,
一點窗燈欲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