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司直韻五首 其四
空中萬鶴舞盤旋,飛向西天祇樹園。
一幅繒綃包宇宙,連城珪璧委郊原。
冰笳莫弄兩三曲,鐵甲猶聯百萬屯。
痛癢不知惟黨二,至今浪有姓名存。
空中萬鶴舞盤旋,飛向西天祇樹園。
一幅繒綃包宇宙,連城珪璧委郊原。
冰笳莫弄兩三曲,鐵甲猶聯百萬屯。
痛癢不知惟黨二,至今浪有姓名存。
空中無數仙鶴盤旋飛舞,向著西天的祇樹園飛去。一幅繒綃仿佛就能包裹住整個宇宙,價值連城的珪璧被棄置在郊野平原。不要吹奏兩三曲冰笳,百萬屯兵的鐵甲依舊相連。那些麻木不仁只知結黨的人,至今空有姓名留存于世。
祇樹園:佛教圣地之一。
繒綃:絲綢,這里形容某種宏大的景象。
珪璧:美玉,象征珍貴之物。
冰笳:笳是一種樂器,冰笳可能指在寒冷環境中吹奏的笳。
黨二:指結黨營私的人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社會動蕩、政治腐敗時期。詩人面對社會現實,看到結黨營私現象嚴重,軍事力量雖在但局勢未得到改善,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社會上結黨營私、麻木不仁的現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了宏大的場景和悲涼的情感。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批判精神。
門楣束艾作神人
團粽盤中節物新
安用丹書禳赤口
風波雖惡不關身
昭哉皇祖,駿發其祥。
雕戈圭瓚,盛烈載揚。
天錫寶符,俾熾而昌。
神圣應期,赫然垂光。
戰火連山夜擊刁,
邊功人說霍嫖姚。
攻心畢竟推諸葛,
萬古威名倚碧霄。
碧闌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曉鶯聲。
飛絮落花,時節近清明。
睡起卷簾無一事,勻面了,沒心情。
高壑蒼厓遠道,
輕煙綠樹前村。
緩步呼僮問訊,
度林可是桃源。
楊柳毿毿弄曉晴,柳邊持酒送君行。春風吹起如簧語,可是啼鶯最有情。
貳令之官別舊游,百花撩亂擁吳州。祗應楊柳偏多思,欲把青絲控馬頭。
館娃宮里柳搖搖,恰似春風舞細腰。今日更縈前日恨,送行何惜折長條。
闔閭城外柳飛花,騎馬之官驛路斜。此去綠陰應滿縣,風流元不屬陶家。
吳堤新柳倚晴煙,淺綠輕紅最可憐。不是多情管離別,要將春色送行船。
學射春山萬歲湖,
牙門列騎卷平蕪。
如今黃土原邊夢,
猶識呼鷹嗾犬圖。
西山不到幾經春,
玉幾猶能一再臨。
太白峰前成夢境,
直從總角到于今。
茅屋三間臨木杪,門前流水潺潺。林泉得趣喜身閑。開窗延翠竹,剪樹納青山。
行樂政須筋力健,莫令白發衰顏。與君藜杖極躋攀。嶺頭舒望眼,天末數煙鬟。
六月霜飛殺氣中,
收孥令下市朝空。
生無面目湛三族,
死念君王哭兩宮。
精貫白虹隨落日,
魂歸丹陛起悲風。
宛溪舊接秦淮口,
嗚咽流澌水不東。
臺階曳履荷恩殊,八座班聯上大夫。星佩暫違楓殿直,云帆新向秣陵趨。虞廷底績推神禹,周室開基重鎬都。圣主即今虛席待,老臣何以贊皇圖。
劍履從容出九重,雙旌遙指大江東。蕃宣久著周邦譽,饋餉曾推漢殿功。六代山河登眺外,兩都籌策指揮中。風流畫省應無事,賦就吳濤屬便鴻。
春風二月杏花天
草欲成茵柳著棉
不是男兒好離別
爭名恐后祖生鞭
三千年上舊花枝,
頗怪風人不入詩。
我向秦時明月問,
古時花可似今時。
點綴寒林莫辨鴉,誰將鹽汁引羊車。紛如群玉飛來屑,巧取層冰散作花。野店應多沽酒客,江舟僅見釣魚家。也思乘興尋安道,歸路愁迷十字叉。
題詩難運筆毫纖,轉怯貧家戶未嚴。質幻謾思調作餅,味甘可許賦為鹽。飛來紛撲爭投罅,晴后郎當盡掛檐。應勝惠山泉水潔,且烹積素試毛尖。
力期科第繼前人,豈料青云志莫伸。白日悲風來萬里,故鄉兇問及三春。青山雨冷封黃壤,舊館燈殘掩素塵。可柰雙親成永訣,空馀涕淚灑衣巾。
生死茫茫未可知,九原一去負深期。偶看書札傷前事,細讀新詩感昔時。春雨蘭苕空有恨,秋風玉樹不勝悲。向來哀樂真成夢,三尺空令著刻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