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賦詩見意時佐劉幕
征戍在桑干,
年年薊水寒。
殷勤驛西路,
北去向長安。
征戍在桑干,
年年薊水寒。
殷勤驛西路,
北去向長安。
我在桑干河一帶征戰戍守,每年薊水都透著刺骨的寒冷。我滿懷深情地望著驛道西邊的路,它向北一直通向長安。
征戍:征戰戍守。
桑干:桑干河,在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
薊水:即薊運河,在今河北東部。
殷勤:情意深厚。
驛西路:驛站西邊的路。
此詩創作于詩人輔佐劉濟幕府時期。當時詩人身處邊疆,長期征戰戍守,遠離朝廷和故鄉,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作了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征戰之苦與對長安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意境凄涼。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邊塞詩人的情感和創作風格。
公事暫容緩,不堪寒破門。
將尋少人處,移坐矮墻根。
展卷收清氣,撫懷承薄暄。
可憐衰草色,曾有鳥聲繁。
荷生綠泉中,碧葉齊如規。
?蕩流霧珠,映水逐條垂。
照灼此金塘,藻曜君王池。
不愁世嘗絕,但畏盛明移。
滅燭閔蛾傷。
累月不出戶,階前空綠苔。
如何歸雁后,不見故人來。
野竹連書幌,寒山對酒杯。
閒居能著述,端愧子云才。
直青山缺處是孤城,倒懸浸明湖。森千帆影里,參差宮闕,風展旌旟。
向晚棹聲漸急,蕭瑟雜菰蒲。列炬嚴城去,燈火千衢。
不道繁華如許,又萬家爆竹,隔院笙竽。嘆沉沉人海,不與慰羈孤。
剩終朝襟裾相對,縱委蛇,人已厭狂疏。呼燈且覓朱家去,痛飲屠蘇。
豸繡名高侍從班,西疇仍許暫投閒。
泉分丹井通滄海,桂發賁禺亦小山。
長日漁舟尋洞口,有時牛角扣松間。
不知猿鶴緣何淺,聞道君子欲賜環。
新織鷺蓑間紅羽,水云隨處足徜徉。
傳來彭蠡魚經古,見說眉山帽桶長。
云冷聽鐘尋野寺,月明吹笛過江鄉。
如今去覓玄真子,還伴漁郎作醉狂。
今夜中秋月,獨坐對高天。休問古今圓缺,心賞自年年。
更上小樓南望,千里故園何處,風露九霄寒。把盡長安酒,不似在林間。
傍花吟,隨鶴舞,伴鷗眠。但得身閑無事,何用月長圓。
少日功名富貴,老去江湖丘壑,出處道須全。丹心將皓魄,秋水共娟娟。
莫珍龍袖貴金襕,
試撥湖湘草里看。
撥看路邊牛糞火,
烏藤變作紫栴檀。
少小不相識,緣師起相思。
毅然請獨行,隨身破衲衣。
崎嶇七千里,出塞致書詞。
見書兼見汝,見汝如見師。
我來八九年,是日一展眉。
赤子潢池敢弄兵,梗頑竟自外生成。
殺人壇作雈苻盜,命將何勞細柳營!
白水漈頭屯野壘,烏山崙上聽殘更。
荷戈禦賊皆農父,太息犁鋤盡息耕!
自勻輕黛怯春寒,巧畫雙眉稱綠鬟。
樓上遠山隨指見,檻中新月對人彎。
多年風采注重華,此日恭承寵命加。
蓮炬夜迎歸院騎,旌旗朝上使星槎。
堯封不盡要荒外,圣澤今覃渤海涯。
轉旆道經梅嶺過,高堂翹首喜還家。
憶昔官居白下窗,讀書同幾坐同床。
忍看華發交期盡,一炷清香淚幾行。
李廣平生竟不侯,功名看得鬢霜秋。學無西洛時難偶,人似南金價未酬。
投筆文場日未西,春蠶食飽速于飛。充庭不是無前列,從此元江九肋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