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五十首 其一五
九旬禁足,三月護生。
護生須殺,禁足須行。
云收天迥,雨過山青。
出門句里入門句,鼻直眼橫眉亦橫。
九旬禁足,三月護生。
護生須殺,禁足須行。
云收天迥,雨過山青。
出門句里入門句,鼻直眼橫眉亦橫。
九十天禁止外出修行,三個月保護生靈。保護生靈有時也需殺戮,禁止外出有時也需行動。云朵消散天空高遠,雨過之后山巒青翠。出門時的話語和入門時的話語,鼻子是直的眼睛是橫的眉毛也是橫的。
九旬禁足:指僧人在九十天內禁止外出,專心修行。
護生:佛教倡導保護一切生靈。
云收天迥:云朵消散,天空顯得格外高遠。
鼻直眼橫眉亦橫:形容人的正常相貌,這里有順其自然之意。
此偈頌為僧人修行感悟之作。在佛教修行中,有禁足和護生等傳統。作者在修行過程中對這些戒律和理念有了獨特思考,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內心感悟。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表達不拘泥于表面的規矩,應順應自然、靈活變通。其特點是用自然景象和直白語言闡述深刻佛理,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修行者打破思維局限。
昔年床下拜龐公,數樹梅花一畝宮。
寂寞吟情頭盡鶴,摧頹病骨氣如虹。
祇今有子能傳業,誰念無錢解送終。
千古幽扃鄰牧惰,遙憐環珮月明中。
萬頃湖光一葦杭,畫橋橫接舊堤長。
松環九里煙云濕,梅壓孤山水月香。
梵宇琳宮增突兀,銅駝金谷自凄涼。
悲吟一夜頭添雪,慚愧崔鴻在洛陽。
門外紅塵競往還,小軒容膝自怡顏。
三杯對影夜邀月,一笏拄頤朝看山。
芳草落花春不老,鳴鳩乳燕樂相關。
人間尋徧無閑境,閑境由來祇此間。
白發蒼顏自在仙,流行坎止任天然。
江山得意??攜酒,家世為官不愛錢。
天與清閑娛晚景,人看富貴出長年。
傳聞尺一來閶闔,匹馬春風快著鞭。
小艇輕輿野興長,澗芹山蕨入奩香。
雨銷蝶粉何郎瘦,日醉蜂脾小杜狂。
科斗水肥春浸谷,杜鵑花發曉剶桑。
詩成自寫村家壁,底用奚奴負錦囊。
短發蕭蕭不耐霜,賦情誰似老河陽。
橘中自樂同商隠,酒后長歌笑楚狂。
鴉帶夕陽山紫翠,雁啼寒水樹青黃。
蘋邊肯寄停云句,何日扁舟訪藥房。
同谷歌殘返舊蹊,園廬寂寞半蒿藜。
憂時頓覺愁如海,對客何能醉似泥。
春去春來人漸老,城南城北望猶迷。
鼓鼙一概旌旗滿,何日車書混僰鞮。
相逢頭盡白,握手便言詩。
不患吟難好,翻愁世少知。
琴書存雅道,年運有通時。
且醉花前酒,毋勞賦五噫。
五十近衰境,所戒當在得。
永懷叔節輩,三者一不惑。
寸田日敷菑,常恐易茅塞。
猶思普天下,無有禁酒國。
一醉終余生,不語亦不默。
山林何所樂,忽忽遂忘歸。
江闊天低水,山深霧濕衣。
青蟲當戶織,白鳥背人飛。
野性因留滯,非干與世違。
知津積雨坡云爾,故并涪翁快閣晴。
投贈更欣佳士識,眵昏寧待好山明。
浩然放逐緣多病,東野窮愁坐不平。
萬歲千秋有何得,一杯斷勿換浮名。
七朝迷瘴霧,一昔倒狂瀾。
天意竟難料,皇圖不再安。
寧甘蹈東海,不忍縶南冠。
自古誰無死,從容就義難。
病骨瘦崚嶒,僵臥難帖席。
一夕三四遷,起坐長太息。
大患緣有身,無身更何疾。
從今事委蛻,夢覺非所擇。
須臾忽蘧然,又到華胥國。
何處發晨鐘,耿耿霜月白。
霧豹文章野鶴姿,黃冠晦跡淛江涯。
攜家擬就鹿門隠,奏賦何期狗監知。
觸熱問涂行有日,排云論事豈無時。
太平上策須傾倒,更憶崆峒麥熟詩。
一棹歸何處,西風夕照邊。
市豐招碓鼓,橋近落帆船。
竹密懸青雨,溪虛漲白煙。
到家知不遠,酒熟菊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