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鴈亭
坡仙曾此縷歸程,歸鴈因而扁此亭。
草勁風剛苕水綠,水枯雪老弁山青。
霜翎去去賓沙漠,云足翩翩影洞庭。
渠亦偶來還自去,弋人何用慕冥冥。
坡仙曾此縷歸程,歸鴈因而扁此亭。
草勁風剛苕水綠,水枯雪老弁山青。
霜翎去去賓沙漠,云足翩翩影洞庭。
渠亦偶來還自去,弋人何用慕冥冥。
蘇東坡曾在此處安排歸程,歸雁亭因此得名。秋草勁吹、寒風剛猛,苕水碧綠;水干涸、雪已老,弁山依舊青翠。大雁帶著霜華飛去,客居沙漠;它們輕快地飛翔,身影倒映在洞庭。它們偶然飛來又自行離去,獵人何必羨慕它們飛向高遠的天空。
坡仙:指蘇東坡。
縷歸程:安排歸程。
扁:命名。
苕水:水名。
弁山:山名。
霜翎:指大雁,因大雁羽毛似帶霜華。
云足:指大雁飛行在云端。
渠:它,指大雁。
弋人:獵人。
冥冥:高遠的天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歸雁亭游覽時,看到眼前景色,聯想到蘇東坡的過往,又看到大雁的來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歸雁亭為依托,描繪自然景色和大雁的活動,主旨是表達對自由的向往。詩中景色描寫生動,情感抒發自然,在展現自然美的同時,體現了詩人的心境。
暈碧裁紅斗上春,閉門牢落負良辰。
淹淹日月供愁出,歷歷江山入夢新。
終見深宮生草棘,尚馀別業鎖松筠。
煙蓑雨笠真長策,準擬還家理釣緡。
故國曾憑夢里還,
關河迢遞豈知難。
春風門巷渾依舊,
獨有薔薇覆畫闌。
云從山中來,
我向云中去。
云飛不可留,
欲訪藏丹處。
王氣東南盛,流風西北疏。
往猶稱旅寓,今乃逐鄉閭。
要熟兒童聽,惟傳父祖書。
如公不一二,安得亦相于。
山川藏不住,斸作紫瓊橫。
身帶波濤潤,音傳巖壑清。
廟堂雖不御,蒼翠覺長生。
堪惜米顛拜,何知聽此聲。
林黑疑無路,扁舟觸浪回。
淚多憐短燭,酒劣畏深杯。
新月排云出,殘鐘渡水來。
今宵詩夢健,飛過釣魚臺。
顰修蛾宮黃。乍湔裙花外,密座簾旁。撲面京華塵土,祝儂還鄉。歸裝近,搴條長。漫沾襟、酒痕波涼。有倦客侵尋,相憐身世,瀟雨唱吳娘。
雙梅影,懷三湘。共十年一覺,杜牧清狂。漾曳春情無限,海深難量。琵琶恨,彈滄桑。萬古愁、休論興亡。盼天際羅云,遙緘玉珰心字香。
孔門弟子數三千,
高弟惟稱七十賢。
用舍行藏誰與比,
當時獨許一顏淵。
路斷無依著,滿船乘雪月。
夜午不相關,全體蹈金鐵。
唱出歸家歌,恣吹還鄉曲。
從斯野子夢,徒爾難分節。
春暖冰芽茁,秋深味更清。有花開水底,是葉貼湖平。
野客分云種,山廚帶露烹。橘黃霜白后,對酒奈何情。
風靜綠生煙,煙中蕩小船。香絲縈手滑,清供得秋鮮。
荇葉分圓缺,鱸魚相后先。誰云是千里,采采自今年。
火傘當空罩。忽傳來、清涼妙劑,瑤花仙稿。讀罷盡將煩敲去,心體一齊傾倒。竟妙到、莫名其妙。見說丹青尤絕藝,更宜家宜室多才調。真不愧、宜人號。
萱花可惜凋中道。幸椿庭、蔭成雛鳳,飛鳴能早。生就一枝如椽筆,筆底千軍橫掃。總不外、文章忠孝。為痛春暉酬未得,錄遺編、敬謹傳梨棗。千載下、芳徽表。
當年早有菟裘意,歲晚塵埃尚困予。聞說龍江真可隱,欲將馀日寄仙居。
問舍知君困欲還,才高那得臥南山。由來甘井人爭汲,卻恐心閑身未閑。
入蜀牽吟景象濃,云山萬疊與千重。
癡巖頑壑無奇觀,不似飛仙數朵峰。
客路薊門分,那堪此別君。
鄉心新歲月,經術老河汾。
短劍蛟龍氣,扁舟雁鶩群。
不須論聚散,西北有浮云。
三年萬里一身游,莽莽高臺塞草秋。
旗影曉翻紅日凍,笳聲夜裂黑雕愁。
索舲虛警防邊騎,裙屐清吟對楚囚。
回首那堪明月夢,二分依舊照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