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山寺
重樓復屋枕層崖,想有殘碑鎖翠苔。
但見蒼山如壁立,不知綠水自何來。
巖花滿眼紅而紫,谷鳥呼名去復回。
便欲買舟從此隠,豈惟一處子陵臺。
重樓復屋枕層崖,想有殘碑鎖翠苔。
但見蒼山如壁立,不知綠水自何來。
巖花滿眼紅而紫,谷鳥呼名去復回。
便欲買舟從此隠,豈惟一處子陵臺。
重重疊疊的樓閣建筑倚靠在層層山崖上,猜想會有殘留的石碑被翠綠的苔蘚掩蓋。只看見青山像墻壁一樣直立著,卻不知道綠水是從哪里流過來的。山間滿是紅紫相間的花朵,谷中的鳥兒呼喚著名字飛去又飛回。我便想在這里買船隱居,這里可不止一處像嚴子陵隱居的地方啊。
枕:倚靠。
殘碑:殘留的石碑。
鎖:被掩蓋。
子陵臺:嚴子陵隱居垂釣之處,這里借指隱居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表達的情感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峽山寺時,被當地的美景所打動,觸發了內心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存在一些讓詩人想要遠離紛擾的因素。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峽山寺景色的贊美和隱居的意愿。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宿雨初晴度泄云。
流鶯猶自惜馀春。
楝華落盡閉閒門。
小市酒旗風帖帖。
橫塘漁網水鱗鱗。
垂楊影里浣衣人。
何忽省母病,
每因身疾知。
可憐張里正,
尚得令君疑。
迎歲受新生,迎得一天風雪。不愛雪花飄舞,愛雪光瑩澈。
被人羞辱已多時,耿耿恨難滅。雪恥今年可待,覺此心先熱。
孤琴引興青山墅
山月蒼蒼鳥聲曙
高風一段不可攀
從憶陶潛賦歸去
平明別淚灑行舟,
山自無情水自流。
薄暮鄉關何處是?
滿天風月上江樓。
滄桑之變歷千年,不料滄桑變眼前。前日我來行大陸,今日我來行大川。
大川茫茫四無際,風濤奔怒浮青天。濤欲下,風欲上,風濤相爭不相讓。
獨將刳木兩難殉,微軀已過松頭浪。此地不習水,忽然逢水災。櫓棹尚不辨,檣帆何處來。
編門結櫪驅龍雷,托寄性命誠難哉。茅茨傾塌隨流轉,蟲鳥亂飛投人懷。
嗟余見短不見遠,五岳安平誰道險。柳梢系釜有人居,馬腹沖波渡清淺。
《鐃歌》唱徹海風秋,
收取關山五十州。
終古烽煙不近塞,
功成何必盡封侯。
與君斯邂逅,一葉報新秋。名姓誰知道,心情見爾儔。盍簪如有像,麗澤復何求。珍重朋來義,相期到白頭。
每過花前動我思,雨余復見長新枝。乾坤生意原無盡,物理乘機默與移。向日一心終自赤,盈園諸品獨無緇。耐寒松柏千年秀,與爾同當天下奇。
粉墻斜倚似含思,真蕊傾陽正滿枝。雨露時從天上降,根荄曾向圃中移。無邊心事終懷赤,滿眼風塵不受緇。雅態自堪供玩賞,何須解語始為奇。
誰云仁遠未之思,物邇還憐一兩枝。開落隨時皆自得,晦明向日更難移。雖無脂粉容常艷,便出淤泥色不緇。一種天香元自異,姚黃魏紫未為奇。
露滴中宵月,
松搖古谷風。
三身紅萏菡,
四智碧芙蓉。
秋日短,
繡簾垂。
減線光陰著意催。
春色未來秋色老,
菊花莫繡繡寒梅。
朝日薰酣晨露洗,
中林入夜幽香起。
燭與花明月影中,
月和燭照花陰里。
光華混雜不可認,
刻畫雖工難比似。
燭偏月下花亦別,
疏影橫從俱可喜。
使君白頭衰久矣,
空惜流年去如水。
作詩與花雪羞恥,
多材自屬佳公子。
青春九十今能幾,
不當祇作常時比。
莫令俗事一關心,
可厭浩歌頻到耳。
微步瑤階不動塵,妖嬈豈慕宋東鄰。手援仙桂沉吟處,誰是龍頭苐一人。
不使鉛華污玉肌,內家妝束入時宜。欲隨女伴尋芳去,只恐西園蛺蝶知。
下車父母國,
自重豈其輕。
謂我詐為善,
何憂被此名。
春風底事苦欺梅,
舊雪未乾新雪催。
元自不儕桃與李,
何須著意苦相摧。
秋色三宵迥,
端居百感侵。
疏狂倚寬政,
仕宦損初心。
節物愁中老,
人煙雨外深。
無端鄉思切,
莊舄正高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