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三三 張志寬
何忽省母病,
每因身疾知。
可憐張里正,
尚得令君疑。
何忽省母病,
每因身疾知。
可憐張里正,
尚得令君疑。
為何突然察覺母親患病?常常是因為自身病痛才感知到。可憐這張里正,尚且還要被長官懷疑。
省:察覺,感知。
里正:古代基層官職,負責管理鄉里事務。
令君:對長官、縣令的尊稱。
此詩為宋代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組詩之一,旨在宣揚傳統孝道。張志寬事跡或出自史傳,林同選取其孝行典型細節作詩,通過具體事例詮釋'孝'的內涵。
詩中通過張志寬因自身病痛感知母親疾病的細節,刻畫其細膩孝心;末句'令君疑'以他人質疑側面烘托孝行的純粹,簡短四句突出孝道的真摯與不易,是組詩中宣揚孝德的典型之作。
夢幻皆輸古竺乾,功名何用咤燕然。羨君一棹江南去,碧薺時魚暮雨邊。
風牽釣線裊長竿,短笠輕蓑細草間。春雨濛濛看不見,水煙埋卻面前山。
獨立眾山頂,乾坤一望收。九州皆在眠,四岳盡低頭。日月窗前涌,云霞檻外浮。何時重策杖,巖壑遍登游。
尺素頻傳慰草萊,榭亭非復舊池臺。彤云未許蛟龍奮,琪樹寧辭鸞鶴來。黃竹歌聲遙仿佛,玉壺風色好徘徊。落梅深處無人到,脈脈心期更幾回。
雨過高天霽晚虹,關山迢遞月明中。春風寂寂吹楊柳,搖曳寒光度遠空。
江左見風標,衣冠大省僚。睛光金虎署,秋色紫宸朝。才可雙簪筆,家仍七珥貂。問奇吾欲造,鄰近不須招。
如何天與出塵姿,不得芳名入《楚辭》?春后春前曾獨采,江南江北每相思。微云淡月迷千樹,流水空山見一枝。擬折贈君供寂寞,東風無那欲殘時。雪中無伴只孤芳,倚竹元非翠袖妝。馬上忽逢臨水驛,鶴邊忽見向山房。春愁寂寞天應老,夜色朦朧月亦香。此地一尊聊自戀,揚州回首已凄涼。
梨花著雨晚來晴。月朧明。淚縱橫。繡閣香濃,深鎖鳳簫聲。未必人知春意思,還獨自,繞花行。酒兵昨夜壓愁城。太狂生。轉關情。寫盡胸中,磈磊未全平。卻與平章珠玉價,看醉里,錦囊傾。
昔烏巢我樹,母在慈烏來。無母今何恃,惟增返哺哀。
衷甲蔥河不記春,何須更比小郎身。只消狹剪征衫去,塞雪邊風最瘦人。
早知天意有溫涼,車笠何由誓不忘。祖席紛紛餞梁柳,私書屢屢屬陳湯。纏頭紅錦徵歌費,點目黃金著筆忙。束閣柴門吾未可,但求閒靜養心光。
平山高閣憶同游,傾蓋論交恨白頭。伏處豈徒欽宿望,晤言真不愧儒修。鑾江隨養趨烏目,邗水揚帆向秀州。何日尊醪重把袂,碧云紅樹已深秋。
樹穴疑生理,花開不記年。靈根那藉土,芳氣值薰天。瘦比餐芝老,清于辟谷仙。平生誰得見,云嶠但蒼然。大托千尋樹,真堪托此生。春風卷騷怨,秋月照琴聲。南極峰連起,東溟水一橫。所棲非近地,持贈若為情。
老眼開還闔,愁懷醉不醒。乾坤多變故,人物曉天星。藥石匡時切,蓍龜見事靈。得公十數輩,亦足壯朝廷。災異天垂戒,安危事可知。試將黃雨證,請問白云司。對客論孤憤,傷時賦五噫。醉中忘萬慮,安得酒如池。
秋水澄清見發毛,錦鱗行處水紋搖。岸邊人影驚還去,時向綠荷深處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