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傳法明心頌
萬法從心生,心心即是法。語嘿與動靜,皆法所使然。
無疑是真心,守一是正法。守一而無疑,法法皆心法。
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無疑則心正,心正則法靈。
守一則心專,心專則法驗。非法之靈驗,蓋汝心所以。
萬法從心生,心心即是法。語嘿與動靜,皆法所使然。
無疑是真心,守一是正法。守一而無疑,法法皆心法。
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無疑則心正,心正則法靈。
守一則心專,心專則法驗。非法之靈驗,蓋汝心所以。
世間萬法都從心生,每一個心念就是法。言語沉默與行動靜止,都是法所導致的。沒有疑惑就是真心,堅守專注是正法。堅守專注且沒有疑惑,一切法都是心法。法是心的臣子,心是法的主宰。沒有疑惑心就端正,心端正法就靈驗。堅守專注心就專一,心專一法就有效。并非是法本身靈驗,而是因為你的心啊。
萬法:佛教術語,指一切事物和現象。
語嘿:語,說話;嘿,同“默”,沉默。
守一:指專注、堅守。
此詩應是在佛教禪宗重視心性覺悟的背景下創作。當時佛教修行者注重通過內心的體悟來明心見性,這首詩體現了對心與法關系的思考,可能是為了教導修行者如何正確地修行和領悟佛法。
主旨是強調心在佛法修行中的核心地位。特點是將深奧的佛理以清晰的邏輯和直白的語言表達。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價值,為修行者提供了修行思路。
雨氣侵羅襪,泥痕黦畫裳。
春陰太蕭瑟,歸費夕爐香。
江鮑當時體,流傳遂至今。
廿年仍旅食,三嘆有遺音。
花鳥春城麗,魚鹽小市深。
閑云無處所,寂寞對雙林。
黑云四布風乍止,渴龍怒捲東瀛水。
噴灑長空逞馳逐,鬼馭神鞭忙不起。
檐溜頻傾作奔流,須臾直透衙齋里。
滿堂點滴沾衣裳,平階倏爾深一咫。
共喜嘉澤濟枯荄,那管春郊旱魃死。
金風閶闔授衣初,隴畝荒蕪足感歔。
淮右人民祈石燕,江州車馬就河魚。
大農孰問長平粟,左藏仍編會計書。
但得政苛非猛虎,甘將膏血佐儲胥。
高秋滴階雨作泥,
黃昏爭林雀欲棲。
臨窗一飯頗簡快,
半升脫粟澆黃齏。
尋得一枝春,驚動小園花月。把酒放歌添燭,看連林爭發。
從今日日有花開,野水釀春碧。舊日愛閑陶令,作江南狂客。
宦態不可少,君才獨患多。
障瀾誰是柱,回日苦無戈。
南國已如燬,北山今有羅。
暫歸臨海嶠,得句報羊何。
海燕逐春潮。寒食煙花盡放嬌。無奈長亭棲暮雨,瀟瀟。那有斜陽夢謝橋。
珠字太無聊。芳信江南次第拋。心事蒙蒙殘絮畔,吹簫。西北高樓雁已遙。
郡縣仍荒政,朝廷念遠方。
向來傳詔札,不獨戒戎羌。
帝德乾坤大,天聰日月光。
邊防須至計,社稷倚安疆。
勝里金葩喜占新,
紅酥細字點宜春。
內庭也作人間戲,
自是時康樂事頻。
客里芳春已半休,
凍桐時節似涼秋,
惱人天氣在渝州。
花片散為千點淚,
雨絲織得幾多愁,
半江煙水上層樓。
門外馬蹄響,窺簾日矚歡。不知歡見否,空遺氣若蘭。
芙蓉種橫浦,綠葉初田田。一心望成藕,一心望見蓮。
儂發初覆肩,含羞與郎好。所急豈少年,白頭誓相保。
歡負儂已多,豈不念儂故。儂心不怨歡,歡被傍人誤。
儂似江上山,日日立江中。歡心江流水,晨西夕又東。
一自別歡來,無心種花藥。但種黃蘗生,苦心得相托。
漢江漠漠向東流,
摝蜆撈蝦休未休。
蒲葉半凋秋著岸,
子歸無口笑巖頭。
二妙吾何有,空懷江上樽。
春云低渡水,草色細侵門。
坐覺溪山晚,間聞鳥雀喧。
寥寥千古意,浩蕩欲誰論。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與君打破精靈窟,簸土飛揚無處尋,千山萬山突突兀。
一身高隱惟南岳,自笑孤云未是閑。松下水邊端坐者,也應隨倒說居山。
五更殘月落,天曉白云飛。分明目前事,不是目前機。欲言言不及,林下卻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