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白鷴舊事隨波去,太極陰陽自吞吐。
長虹夜貫黑頭船,四紀沙迎相公路。
馮夷作劇真等閑,五都有客雄其間。
上林三官浪憂國,千年海底生銅山。
白鷴舊事隨波去,太極陰陽自吞吐。
長虹夜貫黑頭船,四紀沙迎相公路。
馮夷作劇真等閑,五都有客雄其間。
上林三官浪憂國,千年海底生銅山。
白鷴的過往之事隨著波浪遠去,太極陰陽之象自行消長變化。如長虹般的光芒在夜里貫穿黑頭船,四十多年來沙灘迎接著相公路。水神馮夷興風作浪也不過是平常之事,五都之地有豪杰在此稱雄。上林三官空自憂慮國家,千年之后海底都生出了銅山。
白鷴:一種鳥類,這里可能象征著過去的某些事物或經歷。
太極陰陽:代表著事物的兩種相對又相互依存的屬性,這里指自然或世事的變化規律。
長虹:可能是一種自然景象,也可能象征著某種氣勢或祥瑞。黑頭船:具體所指需結合創作背景,可能是特定的船只。
四紀:一紀為十二年,四紀即四十八年。相公路:可能是一個特定的地名。
馮夷:傳說中的水神,掌管江河湖海。
五都:古代五個重要的都市,泛指繁華之地。
上林三官:漢武帝時鑄造錢幣的機構,這里代指關心國家財政的官員。
銅山:產銅的山,這里可能暗示財富或資源。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難以明確創作的精確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浙江一帶,目睹自然景象和歷史遺跡,聯想到過去的事件和國家的興衰,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也許當時社會存在一些經濟或政治方面的問題,引發詩人對國家治理和財富分配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世事變遷,思考國家治理與財富現象。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宏大,通過象征和對比等手法表達復雜情感。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歷史視野和對現實的關注。
桑條韋也,
女時韋也樂。
我欲逃鄉里,
我欲去墳墓。
左公今既來,
誰忍棄之去。
將軍三箭定天山,
戰士長歌入漢關。
鄰邑谷不登,我土豐粢盛。
禾稼美如云,實系我使君。
濁流洋洋,有辟其郛。
闐道嚾呼,公來之初。
今公之歸,公在喪車。
公既來止,東人以完。
今公歿矣,人誰與安?
高苑之樹枯已榮,
淄川之水渾已澄,
鄒邑之民仆已行。
朝判長洲暮判吳,
道不拾遺人不孤。
紅輪決定沈西去,
未委魂靈往那方。
得寶弘農野,弘農得寶那。
潭里船車鬧,揚州銅器多。
三郎當殿坐,聽唱得寶歌。
我有圣帝撫令君,
遭暴昏椽惸寡紛。
民戶流散日月曛。
令我州郡泰,令我戶口裕,令我活計大,陸員外。
令我家不分,令我馬成群,令我稻滿囷,陸使君。
愿作墳上鴛鴦,來作雙飛,去作雙歸。
春光且莫去,
留與醉人看。
廉州顏有道,
性行同莊老。
愛民如赤子,
不殺非時草。
父母育我田使君,
精神為人上天聞。
田中致雨山出云,
但愿常在不患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