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樂平閱視渡舟取道太陽渡宿地藏院
康山問民涉,陽渡平地訟。
朅來招提宿,疏峰結飛棟。
研丹啟囊書,點勘自成諷。
佛香觸深悟,僧茗來清供。
陽頹嵐氣生,鴻沒天宇空。
向來山中樂,忽忽豈其夢。
康山問民涉,陽渡平地訟。
朅來招提宿,疏峰結飛棟。
研丹啟囊書,點勘自成諷。
佛香觸深悟,僧茗來清供。
陽頹嵐氣生,鴻沒天宇空。
向來山中樂,忽忽豈其夢。
在康山詢問百姓渡河之事,在陽渡處理平地糾紛。來到寺院投宿,稀疏的山峰上有高聳的樓閣。打開行囊拿出朱筆批注的書籍,點勘文字時不禁自我感慨。佛香引發深深的感悟,僧人用茶來供奉。夕陽西下山間嵐氣升起,大雁消失在空闊的天際。一向享受的山中樂趣,恍惚間難道是夢嗎?
康山:地名。問民涉:詢問百姓渡河情況。
陽渡:地名。平地訟:指處理當地糾紛。
朅(qiè)來:來到。招提:寺院。
疏峰:稀疏的山峰。飛棟:高聳的樓閣。
研丹:研磨朱砂,指用朱筆批注。囊書:行囊中的書籍。
點勘:校點書籍。諷:感慨。
陽頹:夕陽西下。嵐氣:山間霧氣。
鴻:大雁。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是在任職期間,到樂平視察百姓渡河等事務,處理糾紛后投宿于地藏院,在寺院的寧靜氛圍中引發了內心的感悟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處理政務后于山中寺院獲得的寧靜與感悟。特點是敘事與寫景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
長鬣生牦滿帳前,甘棠載憩示優賢。
簜函握節中軍府,奎字成鉤寶閣天。
丹匕去尋鴻苑錄,佛花來供凈名禪。
朝家入有三公拜,未信東山得久眠。
雅俗傳祠日,年華重宴辰。
初陽澹江霧,小雨破街塵。
客蓋浮輕吹,齋刀儼后陳。
林芳催兔目,原色換龍鱗。
壤路歌聲雜,褠倡舞疊新。
持杯徧酬客,惟欠眼中人。
立言高往古,抱道鬰當時。
鉛槧方終業,風燈忽遘悲。
名垂文苑傳,行紀太丘碑。
后嗣皆鸞鷟,吾知慶有詒。
不為秋歸人未歸,淮南又見葉丹時。
漢皇好少身今老,楚客愁醒啜始醨。
夕棧長風驚代馬,曉天團露怨江蘺。
夫君去我猶千里,萬慮勞勞欲語誰。
挺質依雕檻,盤根似舊峰。
美材高并接,強干直相容。
度夕寒聲細,凌秋翠影重。
當軒何鬰鬰,應只待秦封。
股錫飄然指上方,翠微巖腹掩膺房。
江山極睇才多助,竿木投機戲有場。
麝墨洗余池溜變,玉瓷清極茗華香。
秋風莫負重來約,凈社霜蓮徧碧塘。
大旆前驅拂晉云,寒天迎望靜無氛。
幄中舊借留侯筯,麾下今分鄧禹軍。
馳屬櫜鞬隨指顧,賣殘刀劍事耕耘。
據鞍抒思真余力,又占風騷第一勛。
異時涼月好,常爾惜嚴更。
此夜浮云惡,胡然溷太清。
心孤王粲牘,案對景山鎗。
海蚌猶能滿,城烏更不驚。
裴回循北牖,黯淡倚西楹。
蛩杼逢時急,釭花得暗明。
桂高應自秀,蟾遠太無情。
坐想瑤輪轉,孤懷悵未平。
回館逢清論,長亭慘別襟。
亡羊南北路,躍馬利名心。
酒市搖風幟,花村鎖霧林。
行行俱得意,結綬有知音。
鮫綃蟬翅薄,湘簟水紋流。
雨送三金伏,風生一葉秋。
檀欒疏影亂,菡萏遠香浮。
飛蓋宜清夜,天高掛玉鉤。
虛亭何所賞,為愛果中奇。
氣稟南方秀,生當火王時。
渡淮嫌橘變,經庾笑梅衰。
不共花爭艷,殘鶑莫傍枝。
清白舊家聲,論交得寧馨。
摛華吐鳳賦,聞禮墮鳣庭。
潘夏叨連璧,荀陳更聚星。
膠投思固漆,渭濁許過涇。
合坐懷妍唱,分詩寫素屏。
情深方柏悅,性懶自榆暝。
短羽偏驚月,羈游劇泛萍。
北梁催稅鞅,南郡阻繙經。
曉色三竿日,離歌十里亭。
期君促西上,相遇在神坰。
日夕朋簪遠,空成咄咄嗟。
危言猶在口,飛語已磨牙。
室救鴟鸮毀,庭喧獬豸邪。
青蒲空頓首,白簡遂為瑕。
身歷千金險,頭經一夕華。
便應過楚澤,何異向長沙。
簣土障河拙,園葵望日賒。
盡焚溫室草,尚得使君車。
勝壤堪懷古,扁舟復載家。
此時能痛飲,努力詠余霞。
白鹿原東虎候西,結廬岑寂映藍溪。
露侵僧履蘭三逕,春入農歌雨一犁。
聒枕溜聲疑水宿,拂檐山色類巖棲。
閉門養拙無人問,揭盡陳編日又低。
祖堂留勝跡,再宿此登臨。
云月自明暗,山川無古今。
谷聲猿嘯遠,泉脈虎跑深。
共到忘言處,休論佛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