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磨字韻
休憶朝攜香滿袖,從教人畫雪披蓑。
詩狂黃鶴樓堪碎,頌美浯溪石欲磨。
安得谷論肥定武,卻嗤甫貴瘦光和。
老癡只弄窮生活,散帙多聞暮鳥過。
休憶朝攜香滿袖,從教人畫雪披蓑。
詩狂黃鶴樓堪碎,頌美浯溪石欲磨。
安得谷論肥定武,卻嗤甫貴瘦光和。
老癡只弄窮生活,散帙多聞暮鳥過。
別再回憶早晨時衣袖滿是花香的情景,就隨別人去畫那雪中披蓑的景象。詩興狂放時覺得黃鶴樓都能被擊碎,贊頌美好時感覺浯溪的石頭都要被磨平。怎能像古人那樣去評判定武石的肥瘦,還嘲笑杜甫看重瘦勁的光和碑。我這老糊涂只過著窮困的生活,隨意翻開書卷,只聽得暮鳥飛過。
朝攜香滿袖:早晨衣袖帶著花香,可能指過去美好的經歷。
雪披蓑:雪中披著蓑衣的形象,常象征一種閑適或孤寂。
詩狂:詩興狂放。
黃鶴樓堪碎:極言詩興之狂,仿佛能將黃鶴樓擊碎。
頌美浯溪石欲磨:浯溪有很多摩崖石刻,這里說贊頌美好使得石頭都要被磨,強調贊美之情。
谷論肥定武:“谷”可能指黃庭堅,“定武”指定武蘭亭石刻,古人對定武石刻肥瘦有不同評價。
甫貴瘦光和:“甫”指杜甫,“光和”可能指光和碑,杜甫可能看重其瘦勁風格。
散帙:打開書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暮年,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對過去的繁華不再留戀,安于當下的窮困生活。當時的社會環境或許有一些關于書法石刻等藝術的評判風氣,詩人對此有自己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過去的放下和對當下生活的坦然,不隨波逐流去參與世俗的評判。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人生態度。
達人齊恩仇,沉憂吐珠玉。
并世毀譽情,待向滄桑哭。
誰知一卷詩,早定浮生局。
君詩大國土,未屑計邊幅。
精神在蒼莽,萬象生斷續。
放筆奪天機,窅然龍象伏。
甲午造君廬,饑驅一月宿。
家貧國多難,畏行轉踖踧。
幽吟互贈答,一放常千曲。
相知在肺肝,影不隔明燭。
收淚入歡娛,持瑕又抵觸。
當年篤愛情,歷歷詩在目。
此境不可追,此詩安忍讀。
墓門宿草深,昨夜夢海角。
清和時候。底事休交瘦。滿酌流霞看舞袖。步步錦裀紅皺。
六么舞到虛催。幾多深意徘徊。拼了明朝中酒,為伊更飲瓊杯。
鹿皮茵上曉光催,
槲葉爐邊夢屢回。
飯已將身扶杖出,
窗虛擬客抱琴來。
蒼崖映雪寒皸手,
翠筍張魚晚貫鰓。
為報城中芳訊蚤,
傍檐頃放數枝梅。
五十年華百不如,豪情未減鬢毛疏。車塵馬足成何事,萬里山川萬卷書。
臘殘柳意欲回新,連日天寒又折春。好是征裘尚未卸,雪花馬上逢生辰。
醇醪一斗薦髯蘇,磨蠍宮中命不殊。落拓如公成慣例,一生生日半江湖。
綠樹新陰暗井桐,
雜英當砌墜疏紅。
重門寂寂經初夏,
盡日垂簾細雨中。
秋霖日日坐愁城,
出郭今朝乍放晴。
禾黍郊原留半壁,
衣冠父老拜雙旌。
苔荒野圃花無色,
沙齧長堤浪有聲。
水患頻聞勞使節,
好籌良策慰蒼生。
今日撈土,明日撈土。水深滅頂,嗟嗟辛苦。
去年河決壞運堤,東岸西岸齊傾欹。筑堤用土向水取,名之曰土實則泥。踏泥作塊堆堤上,量土以方真奇想。短長廣狹較分明,高低準尺四圍丈。
春夏之交水溫和,秋深水寒奈若何。底事撈土忘辛苦,冒險沖波為阿堵。
百方土買四萬錢,得錢飽食且安眠。嗟嗟泅夫真可憐,何不去耕南山田。不然臨流結網罟,亦勝水中去撈土。
撫琴馀興事吟箋,
歲序消磨鄴架邊。
海外求書如訪友,
夢中得句若逢仙。
舉杯肯讓青蓮醉,
拜石還如大米顛。
閒里更尋消遣法,
笑拈偈語學參禪。
兒家門對白蘋洲。
夫婿經年事遠游。
楊柳青青古渡頭。
恨輕舟。
不載郎歸載妾愁。
二月花間黃鳥啼,看花人去草萋萋。白云猶似能留客,一片飛來雨石西。
東山春色掛城頭,依舊云霞檻外浮。別墅彈棋聲寂寂,羊曇雙淚為誰流。
烏石山前草閣孤,風流曾集竹林徒。重來多少傷心事,眼底山河邈酒壚。
流水身飄忽,青云意闊疏。儒林看作傳,使者合求書。野月隨丹旐,山煙濕素車。寢門今日淚,一灑為無馀。
王氏仍淮水,賢人減潁川。風流今盡矣,天理舊茫然。親涕沾封篋,交情動絕弦。公卿誰不到,偏夭賈生年。
雪曲從來難賞音,
無機古路綠苔深。
驥寒遠放雁為伴,
鶴晚未歸鴉滿林。
紫領寬袍籠袖醉,
烏紗側帽掉頭吟。
公侯多少身名滅,
李杜光芒尚至今。
綠鬢搔仍短,
青天望倍長。
誰言江月影,
猶自隔河梁。
輾轉不成寐,
肝腸徒自傷。
鄰家問龜卜,
芳訊見秋霜。
理非精妙事非粗,
一性空明徹萬殊。
白發圣人由稚子,
常惺惺處是工夫。
懷情既不盡,
謚隱亦何疑。
截舌帝其怒,
在天靈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