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老移居圖
憶昔移居詩,在集篇篇好。就中語奇絕,最是涉與島。
誰歟作此圖,題以楊通老。行行四五人,長短各有荷。
瓢者帽且髯,席者頭不裹。或牧而尚髫,或負而似跛。
孟光衣頗寬,靈照袖亦拖。一兒解持箠,一兒才剪箠。
處士獨跨馿,牛乃背其媼。彼羊驅于前,彼貓肩于左。
琴二荻籃雙,生計亦甚伙。應嫌俗子知,必住深山可。
低眉得何句,手卷豈其稿。若逢李十二,定復歌飯顆。
薏苡或招讒,胡椒能惹禍。君子哉若人,萬物備于我。
憶昔移居詩,在集篇篇好。就中語奇絕,最是涉與島。
誰歟作此圖,題以楊通老。行行四五人,長短各有荷。
瓢者帽且髯,席者頭不裹。或牧而尚髫,或負而似跛。
孟光衣頗寬,靈照袖亦拖。一兒解持箠,一兒才剪箠。
處士獨跨馿,牛乃背其媼。彼羊驅于前,彼貓肩于左。
琴二荻籃雙,生計亦甚伙。應嫌俗子知,必住深山可。
低眉得何句,手卷豈其稿。若逢李十二,定復歌飯顆。
薏苡或招讒,胡椒能惹禍。君子哉若人,萬物備于我。
回憶過去那些寫移居的詩,在詩集里每一篇都很好。其中語句最為奇絕的,最像孟郊與賈島的風格。是誰畫了這幅圖,題上楊通老的名字。圖上走著四五個人,各自扛著長短不一的東西。拿著瓢的人戴著帽子還留著胡須,席地而坐的人沒包頭巾。有的放牧的還是小孩,有的背著東西好像瘸子。孟光穿的衣服很寬大,靈照的袖子也很長。一個孩子會拿鞭子,一個孩子剛剪短鞭子。處士獨自騎著驢,牛背著老婦人。羊在前面被趕著走,貓在左邊被扛著。有兩張琴和兩個荻草編的籃子,生計所需的東西也不少。應該是嫌棄世俗之人知曉,一定要住在深山才行。他低頭思索想出了什么詩句,手中的卷軸難道是詩稿。如果遇到李白,肯定又會像杜甫那樣唱起‘飯顆山頭逢杜甫’。薏仁可能招來讒言,胡椒能惹來災禍。這位君子啊,認為萬物都已為自己所具備。
涉與島:指孟郊和賈島,二人詩作多奇崛瘦硬。
髫:兒童下垂的頭發,這里指小孩。
孟光:東漢梁鴻之妻,此處借指圖中女性。
靈照:唐代龐居士之女,此處借指圖中女孩。
箠:鞭子。
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李十二:指李白,李白排行十二。
飯顆:出自杜甫《贈李白》‘飯顆山頭逢杜甫’。
薏苡:馬援曾因載回薏仁被人誣陷私藏珍珠。
胡椒:唐朝元載被抄家時,家中有大量胡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世俗紛爭,詩人或許對這種世俗生活感到厭倦,而楊通老的移居隱居生活引發了詩人的共鳴,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楊通老的隱居生活,突出特點是描繪生動、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隱逸文化的推崇。
蘇公堤上駐游蹤,蘇小門前幾客逢。
片水獨來看屬玉,一丘誰與葬芙蓉。
比將妾命秋云薄,鎖斷春魂野霧濃。
江北江南盡離思,越姬吳女漫脩容。
孤客坐涼月,空庭似早秋。
樹深還見影,衣薄不勝愁。
身世雙蓬鬢,乾坤幾泊鷗。
遣悲惟中酒,何處可登樓。
政譽京江口,威名峴首山。
折沖章貢外,制勝漢淮間。
零落金閨彥,凄涼玉筍班。
文章與功業,未老竟長閒。
曩聞西湖景,奇勝甲天下。今年六月始來游,所聞不及所見者。
西湖山,如畫圖,樓臺縹緲開蓬壺。西湖水,清見底,凈碧荷花香卅里。
若將西湖比賢士,光風霽月何清美。若將西湖比西子,澹妝濃抹洵如此。
白公蘇公兩仙才,為政風流先后來。酒魂詩魄在何處,夜深飄渺云車回。
表忠舊跡祠宇在,蘇小墳頭春似海。英雄事業兒女情,俯仰千秋發深慨。
金牛之湖尚可游,銷金之窩安得留。
吁嗟乎!人生到此亦快意,何必五岳名山一一窮搜求。
電光睒睒搖雙瞳,虬髯颯爽生秋風。綠袍襒褷革靴橐,此是終南進士公。
終南血石千秋紫,名經一捧英雄死。方干便受黃麻封,不才難雪生前恥。
三尺龍泉風夜吼,大鬼狂跳小鬼走。半生抑郁不平氣,不能殺人乃殺鬼。
榴花紅照菖蒲綠,一尊拜酹中山醁。雄心九死尚拿云,卓午天庭吐光旭。
詩人魂在梅花上,不比垂楊管別離。野鶴聲聲聲漸遠,定應飛報月明知。
已有梅花未有詩,青山相對動愁眉。山翁只在山中住,花落花開總不知。
獨游秋山靜,偃蹇群松蒼。田家谷新熟,平郊散牛羊。野草搖眾色,寒花凈孤芳。悠然忽終日,塵鞅聊相忘。
愛此群石秀,披襟就清風。羽觴泛回澗,不覺匏樽空。醉歌幽蘭曲,行穿疏竹叢。浴沂有遺叟,俯仰將無同。
漁父譏仲尼,孤鳳遂辭楚。誰留壇樹枝,搖花映江渚。明明虞夏謨,白首困行旅。臨河歌猗蘭,千載復誰語。
亭下澗水清,亭上高云浮。魚鳥各有托,遂此巖居幽。慮澹已忘遣,境空復何求。相期碧草色,共對蒼山秋。
古人不可作,高亭復誰俟。赭衣供井稅,寂寞循良事。白日照閭閻,憑高墮清淚。春風雜花低,何因見馴雉。
高臺倚青嶂,下顧城郭間。茅居散花竹,雨馀春意閒。相將理農務,朝耕暮來還。寄言長民者,勿使惠愛慳。
緣云陟盤磴,俯見飛鳥脊。側身最高峰,去天不盈尺。星陳上皇宮,風舉神仙舄。長嘯落遺音,沈沈洞庭碧。
倚杖絕壁上,烈風從空來。蒼梧亙千里,萬壑秋陰哀。思將謁虞舜,上歷金銀臺。浮云暗南極,為我須臾開。
秋風吹飛蓬,忽復天一涯。君起巴渝舞,我為巴渝歌。
閬中古渝水,賨民萬馀家。扶義從漢王,中原定山河。
蹈厲矛弩間,猛銳不可加。茄下朱鷺飛,巴渝樂如何。
雍梁延萬里,膏田沃且多。至今珥雙流,華陽郁嵯峨。
楚材挺明牧,表之岷與嶓。江漢先炳靈,謳者能中和。
前綏促往駕,祇役毋蹉跎。君其茂嘉猷,澤洽巴渝波。
銀毬拋出翠煙深,
聚散高低不自禁。
飄去長郊迎暖日,
飛來深院怯春陰。
聽說園林饒勝賞,誰知轉眼蒼茫。高臺就圯曲池荒。花還如我瘦,草竟比人長。
剩有舊時雙燕子,銜泥繞遍回廊。孤松無伴立斜陽。新詞吟宛轉,往事費商量。
金碧叢祠,閒倒浸、一湖寒玉。更多少、豐碑嵌壁,苔痕雕綠。虎虎東南靈氣在,愔愔風雨吟聲續。倩群公、香火證因緣,龕同筑。
生前誼,聯高躅。身后愿,芳鄰卜。挹湖山清秀,六橋三竺。歌舞難呼容滿起,文章能使韓歐服。待重來、洗盞薦寒泉,馨秋菊。
傍居咫尺即囂氛,心遠偏能絕弗聞。
檻外時鳴幽澗鶴,檐前長宿近山云。
長公出處原無礙,仲蔚蓬蒿久不耘。
幾次辟書徵未起,北山君豈愧移文。
孤根生長近黃堂,爛熳花從雪里芳。政喜巡檐閑索笑,風情應不讓何郎。
霜雪紛紛萬木衰,忽從竹外見南枝。憑君莫作尋常看,金鼎調羹事可期。
澄潭徹底開心鏡,
柳絮輕飛近玉樓。
處處晴花風拂起,
鶯啼四月繞芳洲。
滿城風雨近重陽,城上浮云壓四荒。
江色遠連滄海白,菊花寒傍綠樽黃。
北邊笳角將吹雪,南國山川未雨霜。
為報故人休岸幘,黑頭難學孟嘉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