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沂叔過西湖
數畝松筠種不成
荒壇祭別酒頻傾
老天辜負歸鄉志
冷地尋思到世情
日落關河孤鶴遠
夜涼燈火小蟲鳴
應須趁取黃金在
買宅西湖住一程
數畝松筠種不成
荒壇祭別酒頻傾
老天辜負歸鄉志
冷地尋思到世情
日落關河孤鶴遠
夜涼燈火小蟲鳴
應須趁取黃金在
買宅西湖住一程
數畝松竹種植未成,在荒涼的祭壇邊為你餞別,頻頻倒酒。上天辜負了我歸鄉的志愿,冷靜思索間悟到世態炎涼。日落時分,關河之上孤鶴飛向遠方;夜涼時,燈火下小蟲發出鳴叫。應當趁現在還有錢財,在西湖買所宅院住上一段日子。
松筠:松樹與竹子,常象征堅貞品格。
荒壇:荒涼的祭壇或舊地,此處指餞別場所。
冷地:冷靜、默然地。
關河:關塞與河川,泛指遙遠或險要之地。
趁?。撼迷?、及時。
此詩應為詩人送別友人薛沂叔時所作。或因詩人自身歸鄉受阻,借送別之機,既抒發理想未成、世情難料的感慨,亦勸友人趁財力尚可,在西湖擇居以安身,反映當時文人對安穩生活的向往。
全詩圍繞“送別”展開,前半直述歸鄉不得、世情感悟的悵然,后半以景襯情,末句轉為對友人的務實勸勉,情感層次分明,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切與自身的人生思考。
草有可嘉者,
莫將蕭艾儔。
扶踈全類竹,
蒼翠特宜秋。
風雨聲初入,
江湖思莫收。
無功濟天下,
借此一淹留。
甘瓜青如藍,紅桃鮮若血。不忍以手拈,而況用齒嚙。
其色已可愛,其味又更絕。食此無珍言,哀哉口與舌。
園圃正蕭然,行吟遶澤邊。
風驚初社后,葉墜未霜前。
衰草襯斜日,暮云扶遠天。
何當見真象,止可入無言。
清景幾人愛,
愛之當遠尋。
及臨韓岳近,
始見洛川深。
縣在云山腹,
民居水竹心。
無機類閑物,
愈覺少知音。
人間相識幾無數,
相識雖多未必知。
望我實多全為道,
知予淺處卻因詩。
升沉休問百年事,
今古都歸一局棋。
乘馬須求似騏驥,
柰何騏驥未來時。
地逈川原闊,村孤煙水閑。
雷輕龍過浦,云亂雨移山。
田者荷鋤去,漁人背網還。
伊予獨霑濕,猶在道途間。
開辟而來世教敷,
其間雄者號真儒。
修身有道名先覺,
何代無人達奧區。
煥若丹青經史義,
明如日月圣人途。
鯫生涵泳雖云久,
天下英才敢厚誣。
昔禹別九州,導洛自熊耳。
熊耳自有兩,未審孰為是。
東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
書傳稱上洛,斯言得之矣。
物理人情自可明,
何嘗戚戚向平生。
卷舒在我有成筭,
用舍隨時無定名。
滿目云山俱是樂,
一毫榮辱不須驚。
侯門見說深如海,
三十年來掉臂行。
黃黍秋正熟,黃雞秋正肥。
此物劇易致,古人多重之。
可以迓賓友,可以奉親闈。
有褐能卒歲,此外何足為。
吾道本來平,人多不肯行。
得心無后味,失腳有深坑。
若未通天地,焉能了死生。
向其間一事,須是自誠明。
國命在乎民,
民命在乎食。
圣人雖復生,
斯言固不易。
虛惠豈足尚,
教人以姑息。
虛名豈足高,
教人以緣飾。
山高水復深
無計奈而今
地盡一時事
天開萬古心
輕煙籠曉閣
微雨散青林
此景雖平淡
人間何處尋
川上數峰青,林間一水明。
閑云無定體,幽鳥不知名。
游侶既非約,歸期莫計程。
錙銖人世事,休強作威獰。
予看山多矣,未嘗逢此奇。
巨崖如格虎,險石若張旗。
云意閑舒卷,巖形屢改移。
丹青難狀處,四面盡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