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考 其二
負丞虞水恰年余
誰信官居似野居
乍起柳風清午枕
久因梅雨理殘書
眼前毀譽何須較
酒里功名定不虛
只把廉勤替疏拙
翻嫌苦苦學懸魚
負丞虞水恰年余
誰信官居似野居
乍起柳風清午枕
久因梅雨理殘書
眼前毀譽何須較
酒里功名定不虛
只把廉勤替疏拙
翻嫌苦苦學懸魚
在虞水擔任縣丞剛好一年有余,誰能相信這官府居所竟如同山野閑居。忽然吹起的柳風讓午間的小憩更覺清爽,因久處梅雨時節便整理起舊書。眼前的詆毀贊譽何須過多計較,酒中求得的功名未必虛假。只用廉潔勤勉來替代自己的粗疏笨拙,反而嫌過于刻意效仿懸魚拒賄的行為。
負丞:指擔任縣丞一職。
虞水:地名,具體所指待考。
乍起:突然吹起。
梅雨:指春末夏初的陰雨季節。
殘書:舊書、破損的書籍。
毀譽:詆毀與贊譽。
廉勤:廉潔勤勉。
疏拙:粗疏笨拙。
懸魚:典出后漢羊續拒賄故事,羊續任南陽太守時,府丞贈魚,他懸于庭中,后再贈時以懸魚示意拒絕,后以“懸魚”代指廉潔拒賄。
此詩或為作者在虞水任縣丞一年余時所作。時值梅雨季節,公務之余整理舊書,觸景生情,結合自身為官體驗,抒發對官場毀譽的淡泊與以廉勤自勉的心境。
全詩以“官居似野居”破題,通過日常瑣事與內心剖白,展現作者安于清苦、不計毀譽的豁達,以及以廉潔勤勉自守的為官準則,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是一首反映古代基層官員心態的佳作。
柳梢梅萼春全未。誰會傷春意。一年好處是新春。柳底梅邊只欠、那人人。憑春約住梅和柳。略待些時候。錦帆風送彩舟來。卻遺香包嬌葉、一齊開。
欣同眾鳥托吾廬,投杖行當欲索居。不是酸寒孟東野,吾言能聽果誰歟。
玉樹王家并寡儔,翩翩群從見風流。烏衣不愛諸郎坐,白帢偏從二美游。婁水秫香晴荷鍤,石湖花暖夜維舟。怪來雙燕頻相認,玳瑁堂深貯莫愁。
漫寫鸞箋寄所知,祗于今日更何辭。雙棲梁燕終成客,獨倚花人或是伊。珠佩早空江漢女,西煙孤裊鳳凰兒。蓬山萬里劉郎老,假得龍車去已遲。
文物燕人士,衣冠漢典儀。舉知繒絮好,深厭血毛非。形勢今猶古,規模夏變夷。誰言無上策,會是有天時。
棹警鷗飛水濺袍,影侵潭面柳垂絳。終日醉,絕塵勞,曾見錢塘八月濤。
蕭蕭庭下柳,曾學舞腰支。秋風吹暮夜,半落小蛾眉。人生自無定,空嘆葉辭枝。
甲觀翔云覆,新宮書漏長。柳條初弄色,梅蕊已飄香。
當年痛賦鼓盆歌,大數限人可奈何。果使靈臺真不昧,夢魂會處亦曾多。
春風馳道入宮墻,青瑣深沈引夕郎。草染綠波生太液,花扶紅日上披香。聲名已重千金璧,恩寵方隆七寶床。治世斯文今極盛,九天星斗自成章。
小憩皇華節,閒瞻琪樹林。不逢僧說偈,欲問佛安心。晝暝長廊靜,香消古殿深。坐深還促駕,容易日西沉。
屋后青山門外溪,疏疏蘆葦壓漁磯。地緣清絕人堪愛,長是三春雁不歸。
機事都捐憶大庭,茅檐相對眼俱青。期君別后文章健,往吊沅湘屈子醒。
雪消煙漲清江浦。碧草春無數。江南幾樹夕陽紅。點點歸帆吹盡、晚來風。樓頭自擪昭華管。我已無腸斷。斷行雙雁向人飛。織錦回文空在、寄它誰。
十載玄亭夢寐過,登龍此日并羊何。關前紫氣飄槐棘,海內蒼生問蓼莪。一代文章諸老盡,三朝禮樂二難多。亦知元禮門風在,總為名流到綠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