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居值雪
已嘆長安索米難,可禁風雪滿長安。
無家又是于人借,有命從來只自寬。
春入園林根覺煖,色連天地眼生寒。
西湖寂寞梅無伴,合向孤山忍凍看。
已嘆長安索米難,可禁風雪滿長安。
無家又是于人借,有命從來只自寬。
春入園林根覺煖,色連天地眼生寒。
西湖寂寞梅無伴,合向孤山忍凍看。
已經感嘆在長安謀生艱難,又怎能承受這漫天風雪籠罩長安。沒有自己的家只能借住他人處,只能向來自我寬慰命運如此。春天已到園林,樹木的根都感覺溫暖了,可這白色連著天地讓人眼睛生寒。西湖寂寥,梅花無人相伴,應該到孤山去忍受著寒冷觀賞。
索米:指謀生。
禁:承受。
煖:同‘暖’。
合:應該。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長安謀求發展,卻遭遇生活困境,借居他人處時恰逢下雪。當時社會可能競爭激烈,文人求取功名、謀生不易,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寫下此詩,抒發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長安謀生的艱難與無奈。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景與情的結合展現復雜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存狀態。
出卻金宮入梵宮,翠微綠霧染衣濃。
三年不識西湖月,一夜初聞南澗鐘。
藏室蓬山真昨戲,園翁溪友得今從。
若非朝士相追送,何處冥鴻更有蹤。
遙望城頭多稼亭,亭邊霜檜老更青。
當年老守攜穉子,芒鞋葵扇繞城行。
臘前移梅春插柳,蹋雪沖泥不停手。
柳未成陰梅穉花,著帽又迎新太守。
后來新守復迎新,到今新舊知幾人。
向來手植今在否,寄與此詩聊問春。
米山不知重,近見三兩疊。
遠者淡不真,眇與天相接。
晨光染紅云,正向山外貼。
映出青萬層,還與云俱滅。
解纜維楊欲夕陽,過舟覆盎已晨光。
夾河漁屋都編荻,背日船篷尚滿霜。
城外城中四通水,堤南堤北萬垂楊。
一州斗大君休笑,國士秦郎此故鄉。
楊村江上繞江園,十里霜紅爛欲燃。
都種芙蓉作籬落,真將錦繡裹山川。
晚粧照水密如積,春色入秋寒更鮮。
客舍瓶中兩三朶,可憐向客強嬋娟。
前年寒早熱亦早,去年寒遲熱亦遲。
何曾寒暑有遲速,通融三年那兌支。
人生何必早得意,芍藥榮時牡丹瘁。
榮枯遲速一笑休,順風今日好行舟。
憲孫哭了哭蓬孫,老眼元枯也濕巾。
名宦何須深插腳,山林從此早抽身。
禍無避處唯辭福,命不如渠強學人。
吟了此詩還毀了,莫令一讀一傷神。
我昔綾衾下直時,公為璧水大宗師。
清風明月行樂耳,布襪青鞋隨所之。
顛倒壺觴留落日,翻騰山水入新詩。
我來公去如相避,送眼行塵不得追。
行樂潘慈母,榮封衛碩人。
金花五色誥,雨葉六番春。
白露凋萱慘,青山拱木新。
九齡真上壽,一子更名臣。
家譜忠仍孝,詞林博更宏。
牧羝無是子,雛鳳有難兄。
誰謂身非達,其如道不行。
青蠅滿天地,白日轉清明。
約齋詩客坐詩林,派入江西徹底深。
縫霧裁云梭織錦,明堂清廟玉??金。
已呼毛穎哦齏臼,更約姮娥聘槀砧。
細詠新來木犀句,一燈明滅夜沉沉。
荷山非不高,城里自不見。
一登碧落堂,山色正對面。
如人臥平地,躍起立天半。
指揮出伏兵,萬騎橫隔岸。
后乘來未已,前驅瞻已遠。
晨光到巖壑,人物俱蒨絢。
綠屏紛開闔,翠旗閃舒卷。
安得垂天虹,橋虛度云??。
老鈴偶報事,郡庭集賓贊。
匆匆換山巾,默默下林坂。
雪漫水面淡模糊,釀出羔兒酒一壺。
已被膻腴翳醽醁,更添牛乳點春酥。
銷金帳下有此否,藥玉船中不用酤。
忽見瓊缸清徹底,蒲萄一色萬家湖。
小泊樓船鐵甕城,匆匆又作絕江行。
看他蠟燭幾回剪,聽盡雞聲不肯明。
水底霜寒還十倍,夜來月上恰三更。
篙師好語君知否,江面侵晨鏡樣平。
公在鄉邦我在京,百書終不慰生平。
西歸一見還傾蓋,夜坐相看話短檠。
老去可堪頻送客,古來作惡是離情。
云泥隔斷從今始,肯倩征鴻訪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