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
白須宗孫侍坐時,愿持壽酒前致詞。
鄙詞何所擬,屯田布錦周千里,牧馬攢花溢萬群。
白云本是喬松伴,豐州聞說似涼州,沙塞晴明部落稠。
行客已去依獨戍,洞里先生那怪遲,人天無路自無期。
砂泉丹井非同味,莫著戎衣期上清,東方曼倩逢人輕。
白須宗孫侍坐時,愿持壽酒前致詞。
鄙詞何所擬,屯田布錦周千里,牧馬攢花溢萬群。
白云本是喬松伴,豐州聞說似涼州,沙塞晴明部落稠。
行客已去依獨戍,洞里先生那怪遲,人天無路自無期。
砂泉丹井非同味,莫著戎衣期上清,東方曼倩逢人輕。
白須的族孫陪坐時,手持壽酒上前致辭。我這淺陋之詞能比什么呢?屯田如錦緞般遍布千里,牧馬像繁花般聚集上萬群。白云本是喬松的伙伴,聽說豐州就像涼州,沙塞晴朗,部落眾多。行客已離去,獨自依靠著戍樓。洞里的先生何必怪歸期晚,人與天之間無路可走,自然歸期難定。砂泉和丹井味道不同,不要穿著戎裝就期望升仙,就像東方曼倩那樣被人輕視。
宗孫:同族孫輩。
屯田:利用戍卒或農民、商人墾殖荒地。
攢花:聚集如繁花。
喬松:高大的松樹。
獨戍:孤立的戍樓。
洞里先生:指隱居之人。
砂泉丹井:砂泉和丹井可能是不同的水源,有不同寓意。
上清:道教三清境之一,這里指升仙。
東方曼倩:即東方朔,字曼倩,以詼諧善辯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題可知,詩人的從叔結束了在豐州幕府的任職,要回到嵩陽舊居。詩人在送別時寫下此詩,可能當時邊塞地區有一定的屯田、畜牧活動,而詩人對隱居生活有一定的推崇。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從叔回歸舊居,突出特點是將邊塞與隱居生活對比描寫。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思想觀念。
迢迢秦塞,南望吳門。
對酒不飲,設琴不援。
何以代面,寄之濡翰。
何以寫懷,詩以足言。
無密玉音,以慰我魂。
動復有原,進退有期。
用在得正,明以知微。
夫惟哲人,會且有歸。
靜固勝熱,安每慮危。
將憩于盤,止亦先機。
植愛在根,鐘福有兆。
珠潛巨海,玉蘊昆嶠。
披室生白,照夜成晝。
揮翰飛文,入侍左右。
出納帝命,弘茲在宥。
世上名利牽,涂中意慘然。
到家能幾日,為客便經年。
跡似萍隨水,情同鶴在田。
何當功業遂,歸路下遙天。
歷難求試,執憲成風。
四鎮咸乂,三階以融。
捧日柱天,造膝納忠。
建儲固本,樹屏息戎。
彼狐彼鼠,窒穴掃蹤。
塞山行盡到烏延,萬頃沙堆見極邊。
河上月沉鴻鴈起,磧中風度犬羊膻。
席箕草斷城池外,護柳花開帳幕前。
此處游人堪下淚,更聞終日望狼煙。
風亭弦管絕,玉漏一聲新。
綠茗香醒酒,寒燈靜照人。
清班無意戀,素業本來貧。
明發青山道,誰逢去馬塵。
可愛漢文年,鴻恩蕩海壖。
木雞方備德,金馬正求賢。
大戰希游刃,長途在著鞭。
??看晁董策,便向史中傳。
肆目如云處,三田大有秋。
蔥蘢初蔽野,散漫正盈疇。
稍混從龍勢,寧同觸石幽。
紫芒分羃羃,青颕澹油油。
始愜倉箱望,終無滅裂憂。
西成知不遠,雨露復何酬。
我力或屈,我躬莫汚。
三黜如飴,三起惟懼。
再賓為寵,一麾為飫。
昔在治繁,常思歸去。
今則合契,行斯中慮。
賀蘭山便是戎疆,此去蕭關路幾荒。
無限城池非漢界,幾多人物在胡鄉。
諸侯持節望吾土,男子生身負我唐。
廻望風光成異域,誰能獻計復河湟。
美玉常為器,茲焉變漏巵。
酒漿悲莫挹,樽俎念空施。
符彩功難補,盈虛數已虧。
豈惟孤玩好,抑亦類瑕疵。
清越音雖在,操持意漸隳。
賦形期大匠,良璞勿同斯。
椶床已自檠,野宿更何營。
大海誰同過,空山虎共行。
身心相外盡,鬢發定中生。
紫閣人來禮,無名便是名。
寒松聳拔倚蒼岑,綠葉扶疎自結陰。
丁固夢時還有意,秦王封日豈無心。
常將正節棲孤鶴,不遣高枝宿眾禽。
好是特凋群木后,護霜凌雪翠逾深。
庭竹森疎玉質寒,色包蔥碧盡瑯玕。
翠筠不樂湘娥淚,斑籜堪裁漢主冠。
成韻含風已蕭瑟,媚漣凝淥更檀欒。
此君引鳳為龍日,聳節稍云直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