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奚中丞東齋壁畫山水各賦一物得樹杪懸泉送長安趙元陽少府
素壁畫飛泉,從云落樹顛。
練垂疑葉響,云并覺枝偏。
利物得雙劍,為儒當一賢。
應思灑塵陌,調膳亦芳鮮。
素壁畫飛泉,從云落樹顛。
練垂疑葉響,云并覺枝偏。
利物得雙劍,為儒當一賢。
應思灑塵陌,調膳亦芳鮮。
白色的壁畫上繪著飛泉,從云端直落到樹梢之巔。那如白練般的泉水垂下,仿佛能聽到樹葉作響,與云相伴讓人感覺樹枝都傾斜了。這飛泉利物如同雙劍,作為儒生你應成為賢才。你應當想著去長安灑掃那布滿塵埃的街道,調膳之食也會芳香新鮮。
素壁:白色的墻壁。
樹杪:樹梢。
練:白絹,這里形容泉水。
利物:對事物有益。
調膳:制作膳食。
此詩可能創作于達奚中丞東齋聚會時,眾人圍繞壁畫山水各賦一物,詩人為送長安趙元陽少府而作,借景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期望。
這首詩以壁畫飛泉為切入點,先描繪飛泉之景,后借景抒情,表達對友人的期許。在文學上,展現了唐代文人聚會賦詩的雅趣。
斷岸如山浪打舟,片帆望斷海東頭。阻風中酒年年事,費盡黃金只買愁。
征人夜度遼,寒衣今去洛。妾恐如寒衣,春來不堪著。
東風原自妒妖嬌,醉壓瓊枝漫寂寥。乍暖乍寒魂漠漠,疑狂疑怯影搖搖。情高已逐游人去,夢短那堪過客招。回首江城欲暝色,夕陽何處聽吹簫。
浮云蔽頹陽,涼飆謝繁綠。氣化相尋繹,百歲一何速。達人意有在,豈復傷局促。且持杯中物,對此籬下菊。
菌耳遍沃野,瓊芝亦芬芳。群陰掩其茨,誰復知爾良。我愿得此草,移根植崇岡。閑攀紫金蕤,挹露晞朝陽。服食換綠髓,輕舉過紫皇。招攜三辰游,與之同輝光。
遼西番兒好鞍馬,一生射獵長城下。權奇岳聳汗血溝,不惜千金斗高價。蕃王雖老心未衰,沙場愛養蛟龍姿。日中牽出自閱視,剪騣刷尾調奚師。屏間美人誇眼力,能按馬身知馬德。就中選出千里蹄,左右相看俱動色。祇今朔漠凈風塵,良馬皆充上國珍。番兒不敢向南牧,歲歲來稱獻馬臣。
詩社當年共頡頏,我才慚不似君長。可應句好無人識,夢里相尋與較量。
疇昔見君子,往來山野間。野鳥不相忌,山花澹相看。彼蒼今何爾,獨俾落塵凡。矧復曠言笑,寤寐不自安。天地一居室,萬里猶咫尺。達人解天游,出處隨所適。所交或相違,何必懷惻惻。颯爾精靈通,終焉若金石。
繡衣御史才且賢,江南策馬將朝天。金閨蘭臺名藉甚,清泉白石心恬然。華軒嵯峨崇臺側,九曲之溪北山北。雪瀑泠泠六月寒,云根屹屹千年色。御史拜官本書生,射策天門群輩驚。致身已羨鐘鼎食,詠古猶聞金石聲。坐談時接林下士,馳想巖阿紉薜荔。方膺鈞軸未許閒,且以泉石醒煩思。泉流赴海石在山,丈夫雄豪那可攀。何妨勛業霄漢上,長寄心情林壑間。
三千門客報晨雞,八百家丁耀水犀。何處精兵逾代北,由來飛將出山西。
曾約相攜上翠微,柳蜩忽變杏蜂飛。琴囊劍匣歸須早,白雪陽春和更稀。苔襯屐痕通藥圃,云移潭影上漁磯。悠悠世路真如夢,往事何勞問是非。
鷺鷥步水啄朱霞,苔石無聲落楝花。山徑漸幽林漸密,炊煙飄處是儂家。
東山景物吾州稀,蓮宮璀璨浮春輝。過湖人騎白雪馬,待客僧立青苔磯。花邊舉杯酒一斗,石上解衣松十圍。最愛東岡老禪伯,夜窗為我談玄機。
漠漠輕云結晚陰,依依斜日掛遙岑。炊煙忽起桑榆上,散作鮫綃抹半林。
祖孫帝業底干卿,父子稱雄一轉睛。據水斷橋皆往矣,誰聽門下鋏歌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