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用陸國隱韻三首 其二
浮云蔽頹陽,涼飆謝繁綠。氣化相尋繹,百歲一何速。達人意有在,豈復傷局促。且持杯中物,對此籬下菊。
浮云蔽頹陽,涼飆謝繁綠。氣化相尋繹,百歲一何速。達人意有在,豈復傷局促。且持杯中物,對此籬下菊。
今到崖州事可嗟,夢中常若在京華。
程途何啻一萬里,戶口都無三百家。
夜聽猿啼孤樹遠,曉看潮上瘴煙斜。
吏人不見中朝禮,麋鹿時時到縣衙。
結庵嵩少深,高道恐難偏。
苦海好求寶,天花莫著身。
一心俱已了,五字更應新。
誰謂孤云跡,名曾達紫宸。
欲折瑤華向綠疇,風光滿目盡離愁。
茂林修竹多嘉客,萬壑千巖憶舊游。
漢詔已聞求泛駕,禰狂無自屈岑牟。
荊山待價何憂晚,龜手猶期裂地酬。
起蟄良時在,鳴風異稟存。
大能吞巨象,長可遶昆侖。
出笥彰嘉慶,銜珠報厚恩。
由來稟龍質,靈化出山門。
似雨非晴意思深,宿酲牽引臥春陰。
苦憐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
薄薄簾幃欺欲透,遙遙歌管壓來沉。
北園南陌狂無數,只有芳菲會此心。
林下金仙地,苔門揜夕陽。
花飛殿塔頂,地照云霞光。
松老鶴仍在,洞閑龍已翔。
中宵動清眾,清磬發虛堂。
嚴君將命之邛蜀,令子和家且侍行。
洛汭好山歸別業,江南芳草動離情。
詩題寺壁云根潤,書檢松窗野色明。
他日林間無所望,只求金榜看嘉名。
桃花枝重肉紅垂,萱草抽苗抹綠肥。
正語暖鶑風細細,著雙寒燕雨稀稀。
亭臺物景兼飄絮,宅院時情漸夾衣。
指背挾肩行樂事,不甘離索向芳菲。
石林高月生,蘚閣踈磬鳴。
宿鳥夢難就,定僧魂更清。
香風動花影,巖瀑飛玉聲。
遙夜坐來短,但余天外情。
日長春老職司閑,縱轡因尋負郭山。
花氣半飄青靄外,泉聲多在白云間。
香燈肅肅嚴僧事,鐘梵蕭蕭爽客顏。
坐有詩人樽有酒,擬拋城市宿禪關。
山木無陰驛路長,海風吹熱透蕉裳。
渴思西漢金莖露,困憶南朝石步廊。
江上竹竿輸散誕,林間冠褐負清涼。
下程欲選披襟處,滿眼赭桐兼佛桑。
結友尋真重駐留,行行渾似近蓬邱。
人擎綠玉簡齊立,水帶碧桃花亂流。
松蓋幾層須自老,芝英三秀又誰收。
坐中忽見紅云起,疑是仙姑訪舊游。
黃家莊畔一維舟,總是沿流好宿頭。
野興幾多尋竹徑,風情些小上茶樓。
遙村雨暗鳴寒犢,淺溆沙平下晚鷗。
更有錦帆荒蕩事,茫茫隨分起詩愁。
世占桐江籍,君真處士家。
風騷傳旨趣,林?木養是生涯。
垂釣嚴灘近,求名帝里賒。
扁舟我相訪,遠岸日初斜。
日上旗亭第五重,百壺春釀與誰同。
黃山遠隔奔霽騎,紫塞孤飛避弋鴻。
湘竹幾時休染淚,楚旌終日自搖風。
此情不及歌楊柳,一尺魚書萬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