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陳紫
典刑無復蒲人見,風味曾經蔡譜夸。
券買貪癡寧論價,摘嘗甘美不逢渣。
豈無人笑鐵??步,疑有神司玉蘂花。
說與子孫須記取,此翁頼有此傳家。
典刑無復蒲人見,風味曾經蔡譜夸。
券買貪癡寧論價,摘嘗甘美不逢渣。
豈無人笑鐵??步,疑有神司玉蘂花。
說與子孫須記取,此翁頼有此傳家。
蒲州人已見不到荔枝的典范模樣,它的風味曾被蔡襄的《荔枝譜》夸贊。我貪念這美味買下它,哪還去計較價錢,摘下品嘗甘甜美味,沒有一點渣滓。難道沒有人嘲笑我像那在鐵爐步做買賣的人一樣嗎?我懷疑有神靈在守護這如玉蕊般的荔枝花。告訴子孫們一定要記住,我全靠這荔枝來傳家了。
典刑:典范,這里指荔枝的標準形態。蒲人:蒲州人,此處可能泛指一般人。
蔡譜:指蔡襄的《荔枝譜》,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荔枝專著。
券買:用契約購買。貪癡:這里指對荔枝美味的貪戀。
鐵??步:可能是一個典故,代指做買賣等行為。
玉蘂花:形容荔枝花如玉蕊般美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蔡襄的《荔枝譜》問世后,荔枝文化得到進一步傳播。詩人可能受其影響,對荔枝產生濃厚興趣,在看到陳紫荔枝時,被其美味吸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荔枝的喜愛和傳承之意。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荔枝的喜愛與珍視,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它反映了當時荔枝文化在文人中的影響,展現了日常生活中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傳承意識。
夢遠榆關道,魂來楓樹林。功名才子禍,生死故人心。
絕域寒威早,窮交感慨深。曼聲傳飲水,腸斷各沈吟。
古義懷中字,新腔笛里愁。艱難承一諾,辛苦報千秋。
劍外凋青鬢,樽邊嘆白頭。絕憐吳祭酒,宿草早山丘。
政樂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傳消息。待作新年歡計,斷送春色。
桃李成陰,甘棠少訟,又移旌戟。念畫樓朱閣,風流高會,頓冷談席。
西州縱有,舞裙歌板,誰共茗邀棋敵。歸來未得,先沾離袖,管弦催滴。
樂事賞心易散,良辰美景難得。會須醉倒,玉山扶起,更傾春碧。
廿載棲遲故國山,避人尚恨在人閒。
五湖煙景籠魚艇,雙木松風護死關。
藍玉那能充煖腹,金丹定肯駐衰顏。
真仙似以輕狂謫,敢躋瑤池許碏班。
不知故隱幾時離,
天寶年閒處處詩。
過客不須尋世譜,
萬山山下看沈碑。
荷饋嗾獒雙斷石,
近年方始出泥沙。
零圭斷璧應珍護,
莫任扶桑海客誇。
法會起因出,
平地起波流。
含靈同佛性,
忙忙不肯休。
大九州當大一統,
書生原有覺民權。
待將宣圣麟書筆,
遍布王春海外天。
君不見吳興公子八駿圖,飛騰矯若群龍趨。白日忽疑風雨至,滿堂賓客生歡呼。
又不見周王殿下畫五馬,蹄嘶仰秣長松下。陰云慘澹起高臺,恍若麒麟出東野。
吁嗟神物難久存,二圖剝落隨湮淪。畢宏韋偃不可作,空馀詩牘留千春。
豈意于今忽見此,珍重周生遠攜取。問誰作者自勾吳,唐寅妙手追前史。
依稀遠逼畫龍公,不說林良與欽禮。雄文一舉冠南都,惜哉不遇空老死。
怪得畫馬無定疋,不用周游遍八極。渡江化龍非所思,但畫霜蹄二十七。
輕塵軟草按轡行,人馬回翔兩相得。或經茂樹相向鳴,或逐涼飆傍人立。
暖嚼平蕪瘦骨高,浴罷清泉血汗濕。錦石金莎色似煙,修鬣方瞳干如鐵。
須臾變化態不同,生綃恐與天河通。可奈觀者不省事,徒以方員肥瘦論其工。
豈知牝牡驪黃外,自有天然意趣之無窮。安得馳之冀北之廣野,定須云錦千疋皆為空。
以此命名作冀圖,知子含情憶塞翁。吾聞騏驥之初世,未識鹽車隴阪心忡忡。
一朝邂逅遇知己,千金一顧何其雄。天下未必無伯樂,人間豈盡非宛洛。有才到底終為用,不見荊山卞和璞。
莫謂眾所欲,當感始難祛。莫謂世所就,當務始不如。
發蒙啟靈慧,正賴圣賢書。處紛或外輕,觀寂知內虛。
嚴冬萬物藏,寢跡委荒閭。日短易昏夕,淩淩星宿疏。
風林及暮靜,寒鳥時夜呼。沖懷窅方深,耿念郁未抒。
良友不在茲,蕭條歲聿除。
石構嵯峨紫翠重,水環云竇玉玲瓏。誰知天地方圓象,都在亭池俯仰中。
云去云來晝不扃,柏盤藤蔓作連屏。未須久坐能清俗,才到庭除俗慮清。
到地垂楊掃碧苔,蓬丘移在聚春臺。百花爛熳春開遍,更有長春不斷開。
池上風光色色新,魚知人意亦相親。慣聽撫掌浮金尺,競啄香餈不怕人。
北闕無媒者,南音只自操。向人肝膽露,為吏愛憎勞。
藥餌丹砂少,山林白霧高。故園茆屋在,相見接春醪。
銅符如可解,皂帽肯歸遲。迂拙人皆笑,功名我自疑。
花應團北戶,鳥亦戀南枝。何必山陰守,將歸發誓辭。
謝公閉墅懶圍棋,
董相還家且下帷。
見說金甌殊未定,
問君魁柄屬之誰。
曉風策策柳毿毿,
帆影遙天破蔚藍。
一片傷心金粉地,
落花時節到江南。
悶欲遠游身苦懶,
病思閑話客誰過。
北窗一枕差堪樂,
無奈茶杯作祟何。
煙中一線來時路。極目送、歸鴻去。第四陽關云不度。山胡新囀,子規言語。正在人愁處。
憂能損性休朝暮。憶我當年醉時句。渡水穿云心已許。暮年光景,小軒南浦。同卷西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