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德甫姪省試
絕出雕蟲輩,相期竹馬年。
二魁家有樣,四世里興賢。
雪鬢吾還笏,霜蹄汝著鞭。
微疴真換骨,骨換不難仙。
絕出雕蟲輩,相期竹馬年。
二魁家有樣,四世里興賢。
雪鬢吾還笏,霜蹄汝著鞭。
微疴真換骨,骨換不難仙。
你早已超越了那些只懂雕蟲小技之人,我們曾在孩童時就相互期許。家族中有兩次獲得魁首的榜樣,四代人里都有賢才涌現。我已白發(fā)蒼蒼,歸還朝笏準備退休,你正值年少,要奮勇向前。我這小病就像脫胎換骨,而你換骨成仙(取得成功)也并非難事。
雕蟲輩:指只擅長做一些微不足道技藝的人。
竹馬年:指童年時期,兒童常以竹竿當馬騎。
二魁:兩次獲得魁首,可能指家族中有人兩次在科舉等考試中取得第一名。
還笏:指大臣辭官退休,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板子。
霜蹄:指駿馬,這里比喻德甫年少有沖勁。
微疴:小病。
此詩可能創(chuàng)作于詩人晚年,其侄德甫要參加省試。詩人回顧家族榮耀,希望德甫能在科舉中取得好成績,延續(xù)家族的輝煌,同時也感慨自己年老,將希望寄托在晚輩身上。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德甫在省試中取得佳績。其突出特點是結合家族榮耀激勵晚輩,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家族文化傳承和長輩對晚輩的期望。
幺麼常情忽,潛形未易知。
嗅香太尉足,起粟婕妤肌。
醯甕偏常集,紗廚巧似窺。
平生長麈尾,至此竟難麾。
耆舊凋零尚秀巖,可堪華表揭新銜。
甘泉頌就拋荷橐,寶苑方收入枕函。
宿昔山人來少室,暮年太史滯周南。
嗟余去速公歸晚,不得埋腰立雪參。
半間古屋冷颼颼,死盡同參偶獨留。
昔已尋師遠行腳,今惟見佛小低頭。
舊綾無用聊收取,破衲難縫且著休。
年少還知貧道不,曾同王謝二公游。
解瑟于今又再秋,弓旌所致總名流。
積輕曾覆祁公鼎,偏重能翻涑水舟。
袖里彈文差快意,局傍觀弈尚私憂。
信庵丞相如通訊,為說狂生霜滿頭。
三世高枝折廣寒,謂宜挽致道家山。
使君紫馬重臨郡,柱史青牛亦出關。
占籍喜居廉讓里,操觚悔記太平寰。
新篇猶覺波瀾闊,堪笑持竿向淺灣。
花深蘚合似禪關,千歲榕根入水蟠。
方土何須求海上,地仙元不離人間。
忘言已悟銅銘背,卻老非干玉煉顏。
客至未應愁酒盡,少需便了巷沽還。
回首楊州一夢余,故交已直玉堂廬。
寒暄未省通君實,窮薄空煩誦子虛。
甚愧丈人于甫厚,孰云夫子不回如。
殘年無復陪精論,開闔平生幾幅書。
四序推移景迭新,二詩體認理尤親。
愛蓮亦既見君子,看竹不須通主人。
領畧春風來廣坐,分張月色過比鄰。
端能著我西家否,客戶何妨贅一民。
出戶詢來使,能言別后臞。
病余雙鬢改,俸外一錢無。
撰杖陪諸老,篝燈課二雛。
梅天費調燮,善保不貲軀。
去郡于茲十八年,讙傳良牧出藩宣。
更煩逸驥康沂海,會見靈禽下潁川。
絕喜鈴齋新有助,莫嫌玉局冷無懽。
此行未論膠東賞,且作廉丞亦自賢。
誰道炎州無勁植,君看韓木與蘇樅。
憩棠此日成遺愛,伐樹當年不見容。
巴俗曾傳萊相柏,番人猶敬范公松。
閱三甲子方拈出,吳令之賢豈易逢。
彭聃俱未離乎死,況汝孩提未有知。
自昔丈夫憐少子,即今王母惜孫兒。
探環(huán)尚記曾游處,建鼓應無再見期。
三紀七揮兒女淚,孰尸壽夭莽難推。
半竹分來豈不榮,三荊拆散若為情。
莫云炎嶠非吾土,直為豐湖作此行。
交趾珠能令綬去,鬰林石可壓舟輕。
懸知解印無南物,留面歸看白發(fā)兄。
病逢佳節(jié)徑投床,臥聽群兒笑老蒼。
僅可六藏數龜息,安能三黜入鹓行。
脈微藥焙常儲火,足冷茅檐定有霜。
多謝天公相煖熱,起披敗絮負朝陽。
罷稅無兼局,蕭然古廨寒。
士稱為善類,民說是清官。
力薄難推轂,身輕易起單。
竹林逢大阮,試為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