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哭蟾子潮士鐘大鳴有詩相寬次韻 其二
彭聃俱未離乎死,況汝孩提未有知。
自昔丈夫憐少子,即今王母惜孫兒。
探環尚記曾游處,建鼓應無再見期。
三紀七揮兒女淚,孰尸壽夭莽難推。
彭聃俱未離乎死,況汝孩提未有知。
自昔丈夫憐少子,即今王母惜孫兒。
探環尚記曾游處,建鼓應無再見期。
三紀七揮兒女淚,孰尸壽夭莽難推。
彭祖和老聃都未能逃脫死亡,何況你還是個不懂事的孩童。自古以來男子都憐愛幼子,如今王母也痛惜孫兒。還記得你曾游玩時如探環般的趣事,卻再難有相見之日。三十六年里七次為兒女流淚,誰能主宰壽命長短實在難以推究。
彭聃:彭祖和老聃,二人都是傳說中長壽的人。
孩提:幼兒。
探環:典出《晉書·羊祜傳》,這里指代孩童有趣的往事。
建鼓:原指古代的一種大鼓,這里可理解為生活中的場景等,意謂難以再見相關場景。
三紀:十二年為一紀,三紀即三十六年。
尸:主宰。
此詩應是詩人在孩子鐘大鳴早逝后所作。當時詩人經歷喪子之痛,內心悲戚,面對生命的無常,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寄托哀思。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喪子之痛與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情感表達。
菊向籬陰老,松連石影交。山梨寒脫樹,溪鳥晚投巢。欲把肩輿卸,先將手版拋。是時柴戶月,任客帶吟敲。
鎮日留香不捲簾,安排韻事斗叉尖。兒童識得閒中趣,寶鴨煙微仔細添。
春風吹雨灑旗竿,得出深宮不怕寒。誇道自家能走馬,團中橫過覓人看。
病來廿日始勝冠,花柳清明滿畫闌。二月光陰半晴雨,百年塵世幾悲歡。王孫芳草連天碧,燕子東風作陣寒。萬事山頭一抔土,麒麟留得后人看。
毗藍園里不曾生,雙林樹下何曾滅。不生不滅見瞿曇,眼中又是重添屑。
長卿復何望,祗守茂陵田。玉歷梅花外,春心藥裹邊。聲華渾似夢,水月欲窺禪。鼎鼎百年內,千金誠可憐。
桃源日朗金牛洞,竹屋風清鐵漢樓。狡兔未經鷹且臂,玉人無遇璞應收。急流若水歸何勇,燕頷班超筆未投。幽思滿懷天獨識,老容強健恣清游。
椒花幾度頌千春,惆悵瞻云祗遠臣!海國尚留桑版舊,山家又見柳條新。三年嚙雪雙蓬鬢,萬里乘風七尺身。賴有老成遲劍履,相看端笏對楓宸。
清風明月滿蓬瀛,誰識監州閒世生。道義濃香薰政譜,文章馀力到詩城。傃儒不買三姝媚,好客能容一座驚。見說鋒車春在路,北門西掖是功名。振訊?褷病鶴形,箳篂影下話平生。受原憲業惟環堵,溯德公心不入城。日把寸量著蝶夢,云拖一出被猿驚。自慚迂學經題品,輸與兩生無姓名。
昔周之隆,有任有姒。內刑圣敬,外崇多士。今我淑人,實亮君子。亹亹翼翼,亦繼斯祉。宜爾子孫,福祿盈止。
八月擷葵,十月擷梨。匪蚤伊遲,菊在中兮,有神有奇。于以卻艾,寧復云耆。八月擷棗,十月擷稻。匪遲伊蚤,菊在中兮,有化有造。于以卻老,寧復云耄。
忽傳玉詔到柴扉,簪履深恩露未晞。報主有心空蹇蹇,辭家無計尚依依。黃龍洞口催蘭棹,白鶴峰前換芰衣。惆悵溪云秋正好,一竿閒卻釣魚磯。
昔聞烏鵲好,不入宋王羅。又有香家女,同棲雙燕窠。昔聞蝴蝶好,同宿青陵臺。又有水西子,窠成雙燕來。
未似長條易折攀,舊痕搖蕩滿江關。寄愁北渚根難繫,已落南家夢不還。野氣漸昏盤馬路,游塵齊上望夫山。黃鶯何事催春去,遠送斜陽度水灣。亭亭脈脈太凄迷,碎擘春煙照曲溪。別意驚看來去跡,綺情難懺短長堤。風回歌扇初疑雪,雨濕芳心易化泥。懊惱吟成關塞遠,況堪飄泊畫樓西。
子虛烏有,真個消魂否。擪笛彈箏交玉手,唱出曉風楊柳。書生未耐寒酸,寄想驚鴻舞鸞。何日珠圓翠繞,畫中且自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