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西里詩卷二首 其二
不向鶑邊系寶鞍,海門東畔把魚竿。
無蒲萄酒博太守,有竹枝歌傳小蠻。
到處名山留屐齒,看來元氣在毫端。
繡娃辛苦描新樣,肯信春風放牡丹。
不向鶑邊系寶鞍,海門東畔把魚竿。
無蒲萄酒博太守,有竹枝歌傳小蠻。
到處名山留屐齒,看來元氣在毫端。
繡娃辛苦描新樣,肯信春風放牡丹。
不往鶯啼之處系上寶馬的馬鞍,卻在海門東邊手持魚竿。沒有葡萄酒去博取太守的歡心,卻有竹枝歌讓歌女小蠻傳唱。所到的名山都留下了足跡,看來天地元氣都匯聚在筆端。繡女辛苦地描繪新花樣,怎會相信春風能讓牡丹自在開放。
鶑:同“鶯”。
寶鞍:裝飾華麗的馬鞍,代指寶馬。
海門:地名。
蒲萄酒:即葡萄酒。
博:博取。
竹枝歌:一種民歌。
小蠻:唐代著名歌女。
屐齒:木屐的齒,這里指足跡。
元氣:天地自然之氣。
繡娃:刺繡的女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刻意迎合的風氣,詩人通過此詩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創作理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不隨波逐流,追求自由自然的生活和創作。其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詩人獨特的價值觀。
薄宦遷移日,江城歲暮天。
可憐新白發,還對舊青氈。
故國馀千里,浮生又一年。
東風翻巧勝,吾意總蕭然。
世道多巇?,
進趨思退卻。
一步一回頭,
庶無輕失腳。
悄立妝臺下,孤燈照影雙。
惜花常卷幕,延月不關窗。
遣悶揮銀撥,尋詩倒玉缸。
清音天外度,知是曉鐘撞。
雙井江南妙品,不減建溪月團。但使睡魔不作,可須歸去蓬山。
江靜微波皺縠,庭空落絮鋪茵。正是鄰床作夢,直須款款反身。
縱使前詞洗盡,不妨后信重通。會取曹溪一滴,語言文字皆空。
槿花能愛老,開向白頭人。那得還童術,為君留暮春。
芙蓉三日醉,菡萏一秋香。白首難忘汝,相依此瘴鄉。
佛桑花上花,紅者如朝霞。自可成春酒,無煩采日華。
愛作山翁懶作官,遠書珍重示心肝。
舞雩童冠春風暖,剡曲舟航夜雪寒。
投老喜逢堯日月,教兒應習魯衣冠。
何時一赴珠江約,粗糲相忘日笑餐。
萬古江山恨,蒼茫落酒杯。殘年為客盡,華發向人催。邊事開戎索,炎荒論楚才。獨憐曹子建,放廢不勝哀。
獨立江船晚,翛然自詠詩。如何今夕話,頓減故園思。時局方龍戰,豪情慕虎癡。衡湘回首處,慷慨有馀悲。
小寺尋春草路微,春花春日靜相暉。
好花到眼愁應破,真賞于人天不違。
風日深林啼鳥過,晴光滿院游絲飛。
當時風浴緣何事,只領春香兩袖歸。
造化功成難可測,
不論劫數莫窮年。
如今橫在孤峰上,
解聽希聲遍大千。
駕言歸外庭,放志永棲遲。
相伴步園疇,春草郁郁滋。
榮觀雖盈目,親友莫與偕。
悟物增隆思,結戀慕同儕。
援翰屬新詩,永歡有馀懷。
小卜山居背郭開,江流面面繞亭臺。
樹猶若此誰堪待,少不如人老漸來。
一曲緩歌聞白苧,滿天涼雨過黃梅。
野情轉覺閒方稱,愿與君王乞草萊。
莫數寒霄銀漏刻,秋是愁天,夜是愁人色。
聚散無端誰禁得,相關豈若休相識。
滿耳西風鳴促織,莫氣深沈,星月皆昏黑。
眼底征鞍何日息,不如烏鵲身生翼。
處處春郊春事忙,若為九十限春光。
已過二月仍逢閏,管領韶華只自芳。
委地全鋪新草綠,隔林似閃流鶯黃。
花濃柳亸隨人意,直伴征軺到帝鄉。
此地逢重九,蕭條倍往年。
愁深竹葉里,秋老菊花邊。
避俗從元亮,登高憶惠連。
西風欺短鬢,一任葛巾偏。
款款于飛,學振羽儀。
聿突玄鴟,既爪我皮,復裂我衣。
顛之倒之,使不得吐簧而為詞。
已而已而,待逢堯與舜時吐氣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