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花作
槿花能愛老,開向白頭人。那得還童術,為君留暮春。
芙蓉三日醉,菡萏一秋香。白首難忘汝,相依此瘴鄉。
佛桑花上花,紅者如朝霞。自可成春酒,無煩采日華。
槿花能愛老,開向白頭人。那得還童術,為君留暮春。
芙蓉三日醉,菡萏一秋香。白首難忘汝,相依此瘴鄉。
佛桑花上花,紅者如朝霞。自可成春酒,無煩采日華。
槿花似乎懂得關愛老人,向著白發之人開放。哪里有讓人返老還童的法術,能為你留住這暮春時光。芙蓉花好似醉酒三日般艷麗,荷花能香滿整個秋天。我這白發之人難以忘記你,在這瘴氣之地與你相依相伴。佛桑花層層疊疊,紅色的如同朝霞。它自然可以釀成春酒,不用再麻煩去采集日華。
槿花:即木槿花。
白頭人:指老年人。
那得:哪里有。
還童術:使人返老還童的法術。
暮春:春季的末尾階段。
芙蓉:荷花的別名。這里可能指木芙蓉。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瘴鄉:指南方有瘴氣的地方。
佛桑:即扶桑花。
日華:道教所謂的太陽的精華。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瘴鄉”可推測詩人可能身處南方有瘴氣的地區。或許是詩人在暮年,看到花卉盛開,觸景生情,有感于時光流逝和自身境遇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花抒情,表達對花的喜愛和對時光的感慨。其特點是通過多種花卉意象營造意境,語言自然。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詩家本多感,況值廣陵春。
暖駐含窗日,香余醉袖塵。
浮名皆有分,一笑最關身。
自此容依托,清才兩故人。
金甲耀兜鍪,黃金拂紫騮。
叛羌旗下戮,陷壁夜中收。
霜霰戎衣月,關河磧氣秋。
箭瘡殊未合,更遣擊蘭州。
提筐紅葉下,度日采蘼蕪。
掬翠香盈袖,看花憶故夫。
葉齊誰復見,風暖恨偏孤。
一被春光累,容顏與昔殊。
火發龍山北,中宵易左賢。
勒兵臨漢水,驚鴈散胡天。
木落防河急,軍孤受敵偏。
猶聞漢皇怒,按劒待開邊。
曉乘征騎帶犀渠,醉別都門慘袂初。
蓮府望高秦御史,柳營官重漢尚書。
斬蛇澤畔人煙曉,戲馬臺前樹影疎。
尺組掛身何用處,古來名利盡丘墟。
新年垂柳色,裊裊對空閨。
不畏芳菲好,自緣離別啼。
因風飄玉戶,向日映金堤。
驛使何時度,還將贈隴西。
淥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濃。
綺羅驚翡翠,暗粉妬芙蓉。
云遍窗前見,荷翻鏡里逢。
將心托流水,終日渺無從。
一年秋半月當空,遙羨飛觴接庾公。
虹影迥分銀漢上,兔輝全寫玉筵中。
笙歌送盡迎寒漏,冰雪吟消永夜風。
雖向東堂先折桂,不如賓席此時同。
旌旗倒北風,霜霰逐南鴻。
夜救龍城急,朝焚虜帳空。
骨銷金鏃在,鬢改玉關中。
卻想羲軒氏,無人尚戰功。
遠期難可托,桃李自依依。
花徑無容跡,戎裘未下機。
隨風開又落,度日掃還飛。
欲折枝枝贈,那知歸不歸。
煙霞壁立水溶溶,路轉崖回旦暮中。
???畏人沈澗月,山羊投石掛巖松。
高齋既許陪云宿,晚稻何妨為客舂。
今日見君嘉遯處,悔將名利役疎慵。
滿耳歌謠滿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間。
人情已覺春長在,溪戶仍將水共閑。
曉色入樓紅藹藹,夜聲尋砌碧潺潺。
幽云高鳥俱無事,晚伴西風醉客還。
廣漠云凝慘,日斜飛霰生。
燒山搜猛獸,伏道擊回兵。
風折旗竿曲,沙埋樹杪平。
黃云飛旦夕,偏奏苦寒聲。
南陌采桑出,誰知妾姓秦。
獨憐傾國貌,不負早鶯春。
珠履蕩花濕,龍鉤折桂新。
使君那駐馬,自有侍中人。
仆射陂西想到時,滿川晴色見旌旗。
馬融閑臥笛聲遠,王粲醉吟樓影移。
幾日賦詩秋水寺,經年草詔白云司。
唯君此去人多羨,卻是恩深自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