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刑部游仙都觀
尋幽西去路非賒,回首紅塵可可嗟。
不待鸞驂并鶴駕,便分人世與仙家。
幾函道藏金壺墨,一片秋容玉井花。
還似武夷高會日,骨凡猶幸醉流霞。
尋幽西去路非賒,回首紅塵可可嗟。
不待鸞驂并鶴駕,便分人世與仙家。
幾函道藏金壺墨,一片秋容玉井花。
還似武夷高會日,骨凡猶幸醉流霞。
向西探尋幽靜之地路途并不遙遠,回首塵世真讓人感慨嘆息。不用等待仙人的鸞車鶴駕,就已分明感受到人世與仙家的不同。道觀里有幾函用金壺墨書寫的道藏,秋日景色中玉井旁花兒綻放。這還好似當年武夷盛會的日子,我雖凡骨卻有幸能醉飲仙酒。
賒:遠。
可可:表示慨嘆。
鸞驂(cān)并鶴駕:指仙人乘坐的鸞車和鶴駕。
道藏:道教經典的總集。
玉井花:傳說中玉井所產之花。
武夷高會:傳說中武夷山上仙人的盛會。
流霞:神話中的仙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道教盛行,文人雅士多有游覽道觀、探尋仙境的活動。詩人可能在游覽仙都觀時,被道觀的清幽環境和道教文化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仙境的向往和對塵世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仙境的向往和對塵世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超凡,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道教文化的喜愛和創作風格。
七載投閑學灌園,君恩未報滯丘樊。
忽逢征召來南國,擬謝親朋赴北轅。
差信有生遵正軌,只慚無術救黎元。
諸公祖餞箴予闕,黽勉匡時望進言。
島嶼浮空天地青,舟人束手坐郵亭。
風威豫識逡巡月,潮信真隨長短星。
天留我作中原客,方便毋勞乞孟婆。
不道鄉關無覓處,望云何地著旁羅!
心解天韜巨浪邊,蘇蘭樵桂對茶煙。
會尋魚鳥逍遙理,先探陰晴捭闔篇。
茁地殘山根干黑,黏天遠海色光肥。
長風十日無休息,不遣鶢鶋自在飛。
日日來尋坡上梅,
枯槎忽見一枝開。
廣寒宮里長生藥,
醫得冰魂雪魄回。
豈少柔腸念藁砧,卻無細語泥情深。
少年我愧飛揚性,良佐君多勸勉心。
肯對牛衣同掩泣,教藏龍劍待知音。
閨中琴瑟兼師友,長使黔婁淚滿襟。
班春車畔紫芝新,
夢入黃山夜有神。
愛說吾家兩賢令,
勝朝循跡話遺民。
四十年前夢里詩,此行天定豈人為。徂征敢倚風云陣,所過須同時雨師。尚喜遠人知向望,卻慚無術救瘡痍。從來勝算歸廊廟,恥說兵戈定四夷。
樓船金鼓宿烏蠻,魚麗群舟夜上灘。月繞旌旗千嶂靜,風傳鈴柝九溪寒。荒夷未必先聲服,神武由來不殺難。想見虞廷新氣象,兩階干羽五云端。
溪毛圃芽鮮芳殊。吳儂恒食饒嘉蔬。今年大饉百年無。百年無,柰空腸。龁野草,同牛羊。
大麥青青四尺長。大水過頭一尺強。安得不托與餦餭。無餦餭,且自可。秧不成,苦殺我。
四月洚水麥不秋。五月插秧水不收。良田萬頃盡洪流。盡洪流,大無禾。民皆死,如國何。
棟撓室摧墉善崩。沈灶產蛙不得烹??滇轶氏髌?。通流平,慕鴟鸮。望伯禹,懷有巢。
饑亡溺亡十亡五。載降之疫亡亡數。誰生厲階令帝怒。令帝怒,半為鬼。厲階人,安富貴。
有田莫買只賣屋。況有筐箱與巾服。妻乎子乎牽出鬻。牽出鬻,汝不肯。推溝瀆,竟死等。
舊乞無幾新乞多。吾食不續欲分何。汝不吾分越奪那。越奪那,乞化偷。孱則丐,狠則樓。
舊田不粒猶征逋。新田為淵租未除。農來為兵強執殳。強執殳,絕錢镈。國無農,其何國。
官囷曠空抽民米。富人削瘠貧人死。嗟嗟土牧亦勞只。亦勞只,荒政難。吊吾民,嗟吾官。
一徑松杉密,千峰雨雪寒。有時云氣入,逾覺草堂寬。
半菽山中味,香臺鳥下餐。高人來蠟屐,殊愧客盤單。
久住芙蓉側,前山竟少游。澗花朝亦采,松子晚方收。
草屨因人出,禽聲為客幽。堪嗟嚴子瀨,徒有黑羊裘。
直路幽陰側路明,
玉為墻壁雪為城。
殷勤報有詩翁到,
萬一仙人肯出迎。
山寺不知路,忽聞流水聲。
溪隨巖石轉,塔與白云平。
古木上無際,幽禽時一鳴。
松根堪小憩,試汲碧泉清。
細語郎前覺黯然,離筵況是菊花天。
杯盤有淚還偷眼,楊柳無枝不贈鞭。
去路風晨遲可起,回舟雪夜早宜眠。
春來喜鵲檐前噪,妾定倉忙理翠鈿。
駱胡曾左凋零盡,大政多公獨主持。
萬里封侯由骨相,中書不死到期頤。
檿弧卒挽周衰德,華袞優增漢舊儀。
官牒牙牌書不盡,蓋棺更拜帝王師。
昔有人如玉,茲山得美名。
巖扃鎖積翠,谷水斷馀聲。
喬木今無在,高臺久已傾。
如何嵩岳什,獨詠甫侯生。
出門必春初,入室必冬暮。
豈無兒女情,終歲不暇顧。
揮手從此辭,夕陽渺煙樹。
中允文章健筆扛,出關無計敢從降。新愁應繼庾開府,老淚曾悲張曲江。闕下新詞誰第一,河中名士古無雙。平生別有傷心處,幾按岐王樂府腔。
彭澤高風許獨攀,清姿落落絕人寰。月中楊柳詞人去,雪后梅花野客閒。歸夢應棲桐柏觀,羈魂終繞鹿門山。若教明主非相棄,床下何因復放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