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寺丞鳴玉亭書事
為憐瀟灑近城闉,來往何曾問主人。
列岫曉昏云郁郁,流泉秋凈石粼粼。
陸機詩就伏招隠,班固文成正答賓。
愁見西峰日將暮,卻驅羸馬入埃塵。
為憐瀟灑近城闉,來往何曾問主人。
列岫曉昏云郁郁,流泉秋凈石粼粼。
陸機詩就伏招隠,班固文成正答賓。
愁見西峰日將暮,卻驅羸馬入埃塵。
因為喜愛這靠近城郭的瀟灑景致,來來往往從不詢問主人。連綿的山巒早晚都有郁郁的云霧,秋天潔凈的流泉下石頭清晰可見。陸機寫成詩篇便隱居起來,班固文章寫成正好回應賓客。發愁地看著西峰太陽將要落山,只好趕著瘦馬回到塵世的喧囂中。
憐:喜愛。城闉(yīn):城郭。
列岫(xiù):連綿的山巒。郁郁:云霧濃郁的樣子。
粼粼:石頭清澈可見的樣子。
陸機:西晉文學家,曾作《招隱詩》。伏招隠:指隱居。
班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作《答賓戲》。
羸(léi)馬:瘦馬。埃塵:塵世,指城市的喧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詩人可能在游覽張寺丞的鳴玉亭時,被周圍的自然美景所吸引。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和平的狀態,但詩人可能也面臨著塵世的紛擾,在享受自然之美后,不得不回到現實生活中。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表達對自然的向往和對塵世的無奈。其特點是寫景優美,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文學素養。
徑竹敲寒,庭梧滴翠,六時幽夢難成。燭淚橫流,照來瘦影娉婷。芙蓉鏡褪紅潮暈,耐這般、凄楚寒更。最無聊,鈴語檐前,也自泠泠。
無端幾夜秋風雨,聽遙遙雁櫓,送到秋聲。倚著窗兒,怎教挑盡銀燈。新愁舊恨何時了,算多愁、總為多情。盡銷魂,一寸眉梢,悄惹輕顰。
夢里相逢淚似波,
云煙共滌對君多。
秋聲驚起愁人恨,
悵望遙天橫玉河。
群峰云上立,
亂石風前走。
蕩胸嵐氣生,
看山背兩手。
疫癘潛攘卻,埃氛一洗蘇。
相看即陽復,何必待儺驅。
未暇議薪水,且同歌褲襦。
有年如再得,卒歲可無虞。
師門結契莫君先,角藝名場昔比肩。
博浪副車雖誤中,陽湖學派夙耑研。
詩聲獨抉三唐秘,禮教終期二子傳。
馀事鬻書修里巷,中鋒筆法亦超然。
隱隱輕雷,雨聲不受春回護。落梅如許。吹盡墻邊去。
春水無情,礙斷溪南路。憑誰訴。寄聲傳語。沒個人知處。
入山衣屨寒,出山衣屨濕。
初迷煙雨來,稍識云氣集。
空濛掠面過,可玩不可執。
不知市廛地,去此凡幾級。
青松入長望,白鳥伴危立。
冷然笑身世,萬事何汲汲。
朝憑曲欄西,暮憑曲欄東。
欄里梅花好,看花了病翁。
久共寬閒地,儂薰自在香。
折來何所寄,只是寄遼陽。
駻突羈縻肯受鞿,申椒狼藉恥充幃。
屠龍伎倆殫家授,射虎功名論贖歸。
郊外三年宜以玦,墻陰七日感無衣。
篋中職貢殘圖在,黑水驚湍觸物非。
作意清游未肯孤。半隱晴候嫩寒初。點波雙槳倩鷗扶。
漸老菱枝經雨瘦,未凋楓葉保霜腴。鶯波橋下是南湖。
車騎行邊筆作籌,光搖五色度中流。斜陽有意杯仍劇,危堞無烽洞轉幽。
誰謂風沙通朔漠,共疑形勝是南州。關前不筑三城在,能使山靈識壯游?
塞垣風色易凄凄,柞子城頭烏夜啼。漢節蹉跎仍薊北,文星錯落復遼西。
烽明飛閣三千迥,角起連營十萬齊。眼底戎機君自見,逢人不必說羈棲。
何地飛花雨,晴空無片云。
江山恣遐矚,草樹出清芬。
城郭參差見,樓臺遠近分。
人家百萬戶,煙火盡氤氳。
五更喧爆竹,窮鬼想潛蹤。
傳菜忙中婦,延賓及下舂。
云開驅屏翳,冰泮露鰅鳙。
怪底兒童笑,銀幡映老容。
文印親持走傳車,七經教授似相如。
每從北面爭傳業,何但西游強著書。
鳷鵲月華臨古甸,芙蓉岳色滿精廬。
可堪玉署回翔客,一出承明十載馀。
離恨隨秋渺渺深。風透疏林。寒透重衾。
金錢夜夜卜歸音。燈也無心。鵲也無心。
四壁殘蛩催短砧。別樣愁侵。一樣哀吟。
如絲幽夢斷難尋。月又將沉。漏又將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