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騷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
況此霜下杰,清芬絕蘭茝。
氣稟金行秀,德備黃中美。
古來鶴發翁,餐英飲其水。
但恐蓬藋傷,課仆加料理。
騷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
況此霜下杰,清芬絕蘭茝。
氣稟金行秀,德備黃中美。
古來鶴發翁,餐英飲其水。
但恐蓬藋傷,課仆加料理。
詩人富有奇妙的情思,常把香草比作君子。何況這菊花是霜中的豪杰,清香遠勝蘭草和白芷。它稟受金秋的靈秀之氣,具備黃色花朵蘊含的美德。自古以來那些白發老翁,采食菊花花瓣飲用菊水。只擔心雜草傷害到它,便督促仆人精心照料。
騷人:詩人。
香草比君子:古人常以香草比喻君子的美好品德。
霜下杰:指菊花,菊花在霜中開放,有高潔之姿。
清芬:清香。蘭茝(chǎi):蘭草和白芷,都是香草。
金行:五行中西方屬金,秋季也屬金,菊花秋季開放,所以說氣稟金行秀。
黃中:黃色居中,這里指菊花的黃色蘊含中和之美。
餐英:采食菊花花瓣。
蓬藋(diào):雜草。
課仆:督促仆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寧靜的環境中,看到菊花在霜中開放,聯想到古人對菊花的喜愛和贊美,從而引發了創作靈感,借菊花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審美情趣。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菊花的高潔品質,突出其象征的美好品德。特點是意象鮮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古人對菊花文化的推崇和傳承。
驃騎非無勢,少卿終不去。
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
賈生明王道,衛綰工車戲。
同遇漢文時,何人居貴位。
離席一揮杯,別愁今尚醉。
遲遲有情處,卻恨江帆駛。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里。
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風煙紀南城,
塵土荊門路。
天寒多獵騎,
走上樊姬墓。
簇簇淮陰市,竹樓緣岸上。好日起檣竿,烏飛驚五兩。
今日轉船頭,金烏指西北。煙波與春草,千里同一色。
船頭大銅镮,摩挲光陣陣。早早使風來,沙頭一眼認。
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銜泥趁檣竿,宿食長相見。
隔浦望行船,頭昂尾幰幰。無奈晚來時,清淮春浪軟。
屬車八十一,
此地阻長風。
千載威靈盡,
赭山寒水中。
昔為瑤池侶,飛舞集蓬萊。
今作江漢別,風雪一徘徊。
嘶馬立未還,行舟路將轉。
江頭暝色深,揮袖依稀見。
祖帳管弦絕,客帆西風生。
回車已不見,猶聽馬嘶聲。
曉發柳林戍,遙城聞五鼓。
憶與故人眠,此時猶晤語。
軒后初冠冕,前旒為蔽明。
安知從復道,然后見人情。
簿領乃俗士,清談信古風。
吾觀蘇令綽,朱墨一何工。
年方伯玉早,
恨比四愁多。
會待休車騎,
相隨出罻羅。
楊柳郁青青,竹枝無限情。周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踏曲興無窮,調同詞不同。愿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
昔別矜年少,
今悲喪國華。
遠來同社燕,
不見早梅花。
徑尺千余朵,
人間有此花。
今朝見顏色,
更不向諸家。
貴人三閣上,日晏未梳頭。不應有恨事,嬌甚卻成愁。
珠箔曲瓊鉤,仔細見揚州。北兵那得度,浪話判悠悠。
沉香帖閣柱,金縷畫門楣?;厥捉滇ο?,已見黍離離。
三人出眢井,一身登檻車。朱門漫臨水,不可見鱸魚。
宮館貯嬌娃,當時意大夸。
艷傾吳國盡,笑入楚王家。
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華。
唯余采香徑,一帶繞山斜。
三載為吳郡,臨岐祖帳開。
雖非謝桀黠,且為一裴回。
流水閶門外,秋風吹柳條。
從來送客處,今日自魂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