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太玄臘日
逢臘欣酬吟詠才,已知春色向人來。
口脂潤逐銀罌賜,百藥香隨鈿合開。
梁苑辭臣堪賦雪,壽陽公主好妝梅。
更憐罷獵歸侵夜,重對歌筵紅燭臺。
逢臘欣酬吟詠才,已知春色向人來。
口脂潤逐銀罌賜,百藥香隨鈿合開。
梁苑辭臣堪賦雪,壽陽公主好妝梅。
更憐罷獵歸侵夜,重對歌筵紅燭臺。
遇到臘日欣喜能酬和您的詠詩之才,已知道春天的氣息正向人們襲來。皇帝賞賜的口脂隨著銀瓶賜予,百藥的香氣隨著鈿盒打開散發。梁苑的辭賦之臣能賦寫雪景,壽陽公主喜愛妝點梅花。更讓人憐惜的是罷獵歸來已到深夜,又對著歌筵和紅燭臺。
臘日:古時歲終祭祀百神之日,在農歷十二月初八。
酬:酬和,以詩詞應答。
口脂:唇膏之類的化妝品,冬季賜臣下以防止口唇凍裂。銀罌:銀質的瓶子。
鈿合:鑲嵌金、銀、玉、貝等的盒子。
梁苑辭臣:指西漢梁孝王門下的司馬相如等文人,他們常在梁苑吟詩作賦。
壽陽公主好妝梅:相傳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臘日是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有祭祀等活動,詩人可能是在臘日與友人相互唱和,以詩歌記錄當時的節日氛圍和感受。
這首詩以臘日為背景,展現節日的熱鬧與美好。詩人借景抒情、用典表意,體現了較高的文學技巧。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貌。
朝下抱余素,地高心本閑。
如何趨府客,罷秩見秋山。
疏樹共寒意,游禽同暮還。
因君悟清景,西望一開顏。
密竹行已遠,子規啼更深。
綠池芳草氣,閑齋春樹陰。
晴蝶飄蘭徑,游蜂繞花心。
不遇君攜手,誰復此幽尋。
受命恤人隱,茲游久未遑。
鳴騶響幽澗,前旌耀崇岡。
青冥臺砌寒,綠縟草木香。
填壑躋花界,疊石構云房。
經制隨巖轉,繚繞豈定方。
新泉泄陰壁,高蘿蔭綠塘。
攀林一棲止,飲水得清涼。
物累誠可遣,疲氓終未忘。
還歸坐郡閣,但見山蒼蒼。
置酒臨高隅,佳人自城闕。
已玩滿川花,還看滿川月。
花月方浩然,賞心何由歇。
結茅臨絕岸,隔水聞清磬。
山水曠蕭條,登臨散情性。
稍指緣原騎,還尋汲澗徑。
長嘯倚亭樹,悵然川光暝。
吏舍局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真可庶。
高閣一長望,
故園何日歸。
煙塵擁函谷,
秋雁過來稀。
繚繞西南隅,鳥聲轉幽靜。
秀公今不在,獨禮高僧影。
林下器未收,何人適煮茗。
南譙古山郡,信是高人居。
自嘆乏弘量,終朝親簿書。
于時忽命駕,秋野正蕭疏。
積逋誠待責,尋山亦有余。
測測石泉冷,曖曖煙谷虛。
中有釋門子,種果結茅廬。
出身厭名利,遇境即躊躇。
守直雖多忤,視險方晏如。
況將塵埃外,襟抱從此舒。
翠嶺香臺出半天,
萬家煙樹滿晴川。
諸僧近住不相識,
坐聽微鐘記往年。
群木晝陰靜,北窗涼氣多。
閑居逾時節,夏云已嵯峨。
搴葉愛繁綠,緣澗弄驚波。
豈為論夙志,對此青山阿。
亭宇麗朝景,簾牖散暄風。
小山初構石,珍樹正然紅。
弱藤已扶樹,幽蘭欲成叢。
芳心幸如此,佳人時不同。
茲樓日登眺,流歲暗蹉跎。
坐厭淮南守,秋山紅樹多。
淙流絕壁散,虛煙翠澗深。
叢際松風起,飄來灑塵襟。
窺蘿玩猿鳥,解組傲云林。
茶果邀真侶,觴酌洽同心。
曠歲懷茲賞,行春始重尋。
聊將橫吹笛,一寫山水音。
夏衣始輕體,游步愛僧居。
果園新雨后,香臺照日初。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符竹方為累,形跡一來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