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浄居寺
四面煙嵐合,吟魂到便清。
亂山供遠翠,幽竹送寒聲。
磬韻聽時歇,云根望處生。
塵機閑擺落,潛得笑浮榮。
四面煙嵐合,吟魂到便清。
亂山供遠翠,幽竹送寒聲。
磬韻聽時歇,云根望處生。
塵機閑擺落,潛得笑浮榮。
四周煙霧彌漫、山巒環繞,我一來到這里,思緒就變得清爽純凈。連綿的群山呈現出悠遠的翠色,幽靜的竹子傳來清冷的聲響。磬聲在聆聽時停歇,云氣在遠望的山巖處升騰。我放下了世俗的機心,暗自嘲笑那些浮名虛利。
煙嵐:山間的霧氣。
吟魂:詩人的思緒、靈感。
云根:深山云起之處,這里指山巖。
塵機:世俗的機心、雜念。
浮榮:虛浮的榮華富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世俗生活中感到疲憊,來到凈居寺,被這里清幽的環境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的超脫。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世俗的摒棄和對寧靜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幽之景抒淡泊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內弟吾鄉彥,多才學亦優。
幾年客京國,那肯謁諸侯。
齊魯觀風過,江湖覽勝游。
琴樽今未共,回首暮云浮。
西望不見昆崙池,白龍上天歸何時。望中心逐飛云去,半掛玉臺松樹枝。
涵虛數尺鏡光懸,舊是頭陀洗缽泉。又有山人來洗耳,白龍休占水中眠。
云影天光共一池,池中消長白龍知。仙翁騎龍上天去,只有明月照漣漪。
周覽山川歷井疆,
越峰突兀見青蒼。
爭流萬壑通城郭,
一一看來在下方。
客窗臥病兩旬馀,每嘆交游日漸疏。獨有山陰舊知己,朝回幾度到衡廬。
寄語文江彭顯仁,年來風采倍精神。應知自淂琴書樂,不復留心念故人。
曉出長衢踏曙光,歸來庭館又斜陽。奔馳日日因何事,秪恐秋添兩鬢霜。
青年文彩最風流,玉署朝趍淂自由。退直歸來無個事,綠窗相對拓茶甌。
不肯過江東。玉帳匆匆。至今草木憶英雄。唱著虞兮當日曲,便舞春風。
兒女此情同。往事朦朧。湘娥竹上淚痕濃。舜蓋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僮能去蓬藋,手自植葵萱。
疊石就為砌,啟窗因當軒。
后先殊早晚,開斂共朝昏。
長夏曷以度,幽花相與言。
眾峽東回溪,風湍互跳旋。嶄嶄斗絕壁,綠削缺瓜面。
單椒聳千尋,秋色麗丹絢。澗底伏潛流,琮琤聲一片。
羊腸在其上,窅窱祇如線。客店懸崖孤,居停信云善。
竹鐙酌新篘,擩染到詩硯。昨雨今初晴,舟行路尤便。
下灘不用篙,上灘不用纖。十里方廣巖,廿里永福縣。
細雨作輕寒。山色含煙。清波瀲滟小舟前。碧樹人家如畫里,疊翠層巒。
一霎輕輕帆。回首重看。韶華流水自年年。屈指重來經七載,依舊山川。
燕天萬里踵星槎,雅會今朝遠俗嘩。
筆下傳情移日色,眉間得氣愛文華。
室聞蘭馥頻斟酒,味合詩香細啜茶。
奇絕茲游都可忘,羈愁擺脫勝還家。
爛縵花枝生曉寒,
重門深院避人看。
懸知百寶雕欄里,
風妒繁華春易闌。
無主斜陽,為誰紅到憑闌處。長廊回合曲廊斜,都是愁來路。
指點鶯簾燕戶。換年時、聽歌伴侶。彩云歸后,明月來時,斷腸知否。
喚起秋慵,無心重聽花奴鼓。天風吹恨下樓臺,滿院梨花雨。
料得嬋娟更苦。倚高梧、哀弦自撫。飛鴻過也,說與相思,萬千言語。
伏枕時無幾,臨分若故常。
寸心能烱烱,去路豈茫茫。
車馬門猶盛,芝蘭室更香。
獨馀庭下竹,冷韻起悲涼。
大海矗雙峰,登臨興不窮。
置身天地外,放眼水云中。
仙境初疑接,塵心到此空。
焦公遺像在,千古仰高風。
莫問□□□,□□逐性情。
人間高此道,禪外剩他名。
夏□松邊坐,秋光水畔行。
更無時忌諱,容易得題成。
竹外皋禽相與和,湖邊沙雁自由飛。美人醉踏梅花月,笑領明年春事歸。
過眼浮云齊劍吷,會心真趣付爐尖。羲皇弭節前余路,日景方中未迫崦。
漠漠煙塵連北道,幽幽草樹蔽南山。照人明月長無寐,繞遍清風五百間。
天地之心萬物靈,世間難得是人身。面前放過知何限,好與光明做一巡。
天如有定開平治,寧患無人安子思。到出手時須卓卓,逢開口處莫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