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和 其二
貫索星明方用事,金花帖至枉標名。
朝無左右容鄒子,家有嬋媛詈屈平。
忍使衣冠同坐錮,未聞逢掖自相坑。
還鄉何止交游絕,鷗鳥逢渠也自驚。
貫索星明方用事,金花帖至枉標名。
朝無左右容鄒子,家有嬋媛詈屈平。
忍使衣冠同坐錮,未聞逢掖自相坑。
還鄉何止交游絕,鷗鳥逢渠也自驚。
貫索星明亮正掌管事務,金花帖到來卻白白標上名字。朝廷中沒有能容納鄒子的左右之人,家中有美貌女子責罵屈平。怎忍心讓士大夫一同被禁錮,沒聽說過儒者會自相殘害。回到家鄉何止是交游斷絕,連鷗鳥見了他也會受驚。
貫索星:星名,古人認為它主法律,也象征牢獄。用事:當權、掌管事務。
金花帖:唐宋時任命將相用金花羅紙寫詔書,后泛指任命官員的詔書。枉標名:白白地寫上名字,指沒有實際任用。
鄒子:指戰國時的鄒衍,以善辯和學問著稱。
嬋媛:姿態美好的女子。詈:責罵。屈平:屈原。
衣冠:指士大夫。坐錮:因罪被禁錮。
逢掖:古代儒者所穿的一種袖子寬大的衣服,借指儒者。
渠: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政治環境可能較為黑暗,朝廷中賢才不被任用,士大夫遭受打壓。詩人或許因不滿現實而回鄉,在孤寂中寫下此詩,抒發內心的憤懣。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朝廷政治黑暗,賢才不得志。其突出特點是善用象征和典故,含蓄又深刻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文人的遭遇。
世上貪饕漢,因財日夜煎。
天公借與汝,看守七十年。
譬如良田谷,春種秋方圓。
不見張車子,生來便有錢。
少小思振奇,頗恨身不長。
身長益多累,信與憂俱生。
回思二紀間,浪使儵忽爭。
誰能補黥劓,反我孩與嬰。
有福莫享盡,福盡身貧窮。
有勢莫使盡,勢盡冤相逢。
福兮常自惜,勢兮常自恭。
人生驕與侈,有始多無終。
握手相逢醉別筵,興酣真是飲中仙。
一枰聊欲觀成敗,三盞何勞辨圣賢。
老去不傳巫峽夢,夜來頻咽玉池泉。
鑒湖自昔多清賞,結約芒鞋上釣船。
吾友胡少汲,結廬皖公城。
灊山有小隱,背負紫翠屏。
前臨一溪水,可以濯我纓。
欲分青山半,留我谷口耕。
信美非吾鄉,翩然遂宵征。
聞君草堂處,亦復占地靈。
虛簷倚蒼崖,下有玉澗鳴。
樂哉不可到,因君懷友生。
白云浮東南,下有姑胥臺。
去家桃始花,歘見溫風來。
久無萬金書,一使羈懷開。
倚門有華髪,扶床有提孩。
雖無凍餒憂,百慮不可排。
何當放雙槳,黃流入清淮。
春陽入花骨,疏葉皆昌豐。
蓬山足松檜,不作倚市容。
小桃三四花,擢秀冰雪中。
頩顏澹無言,綽有林下風。
無人對清賞,似笑華髪翁。
老來懶尋芳,掛杖無青銅。
不知春色深,但怪風日融。
頗聞西郊路,欲作朝霞烘。
何須逐流水,有馬如游龍。
騎驢哦新句,醒醉同一空。
當年玄都觀,葵麥棲殘紅。
卻顧此幽絕,蕭然對繁秾。
寒日苦易短,燕鴻暮何之。
念爾舍沙漠,為此萬里飛。
銜蘆不厭高,系書端寄誰。
寒聲夜相呼,客子涕已垂。
聲斷腸亦斷,歸期各何時。
誰謂方寸地,并包無故新。
長宵不能寐,萬緒愁攻人。
展轉計后有,攀緣及前身。
苦恨隙駒疾,回嗟穢涂辛。
披衣問何居,夢覺兩不真。
白鳥固已空,青燈聊可親。
念此紙上跡,皆為窖中塵。
投卷嘿忘我,棲雞已鳴辰。
暖閣初成荷北鄰,歡然一笑欲烘春。
香煙苒苒縈紆轉,鼻息齁齁出入勻。
睡美忽驚天曈昽,夜寒誰怕腳舒伸。
老兵來報雪床厚,凖擬明朝共飲醇。
竹枝桐葉滿秋霜,愁倚欄干望草堂。
過澗歇時芳草渡,遶池游處芰荷香。
應思佳客傷情遠,欲訴衷情促拍忙。
好是山亭宴僚友,夜深紅燭映天長。
平生四方人,墮地隨蓬桑。
故鄉二頃田,稊米寄太倉。
從渠雀鼠耗,敢計松菊荒。
未能思計然,錐刀折牦芒。
十年乃一歸,歸席不煖床。
吾廬正如寄,縣府固相忘。
偶聞賢長官,邂逅尉所望。
吾寧媚之子,故是眾所臧。
群山對西丘,突兀幾千歲。
超然宇宙間,安用乘云氣。
松筠非小草,出處皆遠志。
他年姚尚書,指畫要十事。
牢落雙泉一病翁,十年憂患掃還空。
荷稀竹密宜秋雨,戶窄簷低耐颶風。
盡日抄書北窗下,有時閑步小橋東。
誰知萬水千山外,亦與鄉居興味同。
我身如甘柘,既壓無復味。
一為老所壓,乃與枯柘類。
岀家既后時,止觀若昏睡。
唯于讀誦中,味出甘柘外。
不作算沙人,依語不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