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和 其一
黠兒陰挾彈丸隨,發巧懸知中必奇。
蠅本至微求附驥,?猶可畏況生羆。
烘燖似虱群藏絮,纏縛如蠶自吐絲。
玉汝于成頼渠輩,何須挾策遠從師。
黠兒陰挾彈丸隨,發巧懸知中必奇。
蠅本至微求附驥,?猶可畏況生羆。
烘燖似虱群藏絮,纏縛如蠶自吐絲。
玉汝于成頼渠輩,何須挾策遠從師。
狡黠的小子暗中帶著彈丸跟隨,手法巧妙,料想他射中目標必定不同尋常。蒼蠅本是極其微小之物,卻想依附良馬;?都令人畏懼,更何況是生羆。它們像虱子一樣躲在棉絮里被烘烤,像蠶一樣自己吐絲把自己纏住。多虧了這些人讓你得以成長,又何必拿著書策遠去找老師呢。
黠兒:狡黠的少年。
挾彈丸:帶著彈丸。
懸知:料想。
附驥: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這里指蒼蠅想依附良馬。
?(chū):一種像貍的野獸。
生羆:熊的一種。
烘燖(xún):烘烤。
玉汝于成:像琢磨璞玉一樣造就你,使你成功。
挾策:拿著書策。
由于信息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心懷不軌之人的算計或不良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同時也體現出一種從困境中成長的樂觀心態。
這首詩主旨在于諷刺社會中的不良現象和小人行徑,同時表達了逆境能使人成長的觀點。其特點是比喻生動,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當時一定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思想。
十年不侍殿東頭,臨水登山隱者流。一眼瞳方無異相,三層勾曲有巍樓。幸殊王粲非吾土,何事龐公不入州。至后臘前天欲雪,扁舟乘興肯來不。
官府新辭上界仙,碧瑤洞口晉桃源。默存常在清都境,歸去休蕪靖節園。為問隆樓并杰閣,何如易野及平原。明年大作南溪社,會訪拾遺花柳村。
胡張三,黑李四。
不會禪,不識字。
驀然相見鬧籃頭,話盡平生各歸去。
十日雨,五日風,謳歌鼓舞樂無窮。
三策天人罷董山,誰憐日馭已西傾!
游從麋鹿身將隱,讖應龍蛇意未平。
晉代猶留靖節謚,漢家原重孝廉名。
即看墓石封題處,尚有賢書是「大明。」
大耐人家舊相門,
共嗟北路尚堪論。
載披留別知己敘,
此意寥寥屬耳孫。
走閣行樓錦繡空,
簇花條柳水云東。
萬家古縣笙歌里,
十里游人笑語中。
未識?師面,新詩已競傳。
竹間開卷帙,屋外迥江天。
山雨一相見,風塵意豁然。
欲隨師卜筑,瀟灑共安禪。
萬態循環故復新,
塵寰知換幾回春。
我來又發姑蘇詠,
可信浮漚等昔人。
虎觀當年視草人,客裝憔悴秣陵春。
片帆忽為思家去,六月江清采白蘋。
錦袖珠鞭白鼻騧,醉眠多在酒胡家。
好攜朱雀橋邊月,遍踏黃陵廟口花。
丘壑那能戀,多君事遠游。
清時收國士,詞客借前籌。
云含晴日雨,草變夏時秋。
別離看后夜,蓮社不堪愁。
時來誰不懷,寄散山林間。
尚想方外賓,迢迢有馀閑。
律身行業凜冰霜,
接物機關走雷電。
七千馀指渴思漿,
愿為重提正法眼。
長虹一飲百川竭,對景豈無弘量人。
兩鬢滿簪霜底杰,百壺剛壓甕頭新。
何妨仕路逢山鬼,且弄秋光信筆神。
醉后每多齊物意,欲將華岳等纖塵。
太傅千秋存故里,我來削面西風起。欲問遺蹤何處是。傍人指,亂碑沒入寒蕪里。
今日江山仍戰壘,野花閱盡前朝史。儒將雍容能有幾。休相戲,何如銅雀臺前伎。
春秋皆貶事無褒,
莊子思之意若何。
下筆便為齊物論,
大家命酒且高歌。
百篇奧穾上規姚,一代英靈水出苕。使節帥符周郡國,天臺儲禁切云霄。
趨庭祿養連三組,御極恩章接四朝。行馬施門兼五福,死生窮達祇囂囂。
宦游到處績皆凝,名遂歸來望更增。棋勢晝翻饒國手,蒲團夜坐敵禪僧。
風標常憶清如鶴,書札頻通細若蠅。戲綵堂空詩版在,禾興耆舊傳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