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夏叔
昔與長君親,今方識少君。
極知皆造理,何止并能文。
讀照湘中雪,吟開岳頂云。
老余才思竭,搔首念離群。
昔與長君親,今方識少君。
極知皆造理,何止并能文。
讀照湘中雪,吟開岳頂云。
老余才思竭,搔首念離群。
過去我和您兄長親近,如今才結識您。深知你們都通曉事理,豈止是都擅長寫文章。您的詩作如能映照湘中的白雪,吟誦起來能推開岳頂的云朵。我年老才思枯竭,撓著頭想念即將離別的您。
長君:指徐夏叔的兄長。
少君:指徐夏叔。
造理:通曉事理。
讀照湘中雪,吟開岳頂云:形容徐夏叔詩才高超,詩作有感染力。
離群:指徐夏叔即將離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先與徐夏叔兄長相識,后結識徐夏叔,在徐夏叔要離開時,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徐夏叔,突出了徐夏叔及其兄長的才學,表達惜別之情。語言平實卻情感動人,體現了詩人與友人的真摯情誼。
獨占寬閑地,不知搖落天。
山林猶古色,風雪自窮年。
龜伏靈根壽,禽巢絕頂仙。
棟梁非所屑,幾見海成田。
我有詩一編,率皆懇切辭。
但寫肺腑苦,不求言語奇。
矢口吐憤氣,焉知詩非詩。
脆語剪風露,叨叨兒女癡。
昂然大丈夫,以身佩安危。
何時把杯酒,大笑信雙眉。
江南絲盡入機房,欲此虛空彼富強。
鞭撻別工皆學織,程量計日定成章。
驚心蟠鳳愁應死,淚手攀花痛不香。
貧者只宜巖谷隠,草紉槲葉當衣裳。
一穗藜煙待校書,攜書且此作師儒。
扶持學法防時弊,教養人材應世需。
蘭芷汀洲身外楚,菰莼鄉國夢中吳。
片帆好趁秋風便,吟過洞庭青草湖。
宋鼎終難問,元酋莫死爭。
九州俱是淚,一刻不容生。
舌在身當貴,心真愿必成。
但思湖海上,誰可與斯盟。
此心期不變,曾灑血為盟。
舉世無人識,終年獨自行。
海中擎日出,天外喚風生。
凈盡去云霧,重開白晝明。
拂衣去城市,信步踏晴泥。
草意春風蚤,松陰野日西。
語長忘路遠,行近覺山低。
更欲遲來此,穿林聽鳥啼。
蒼蒼碧玉盤,烏兔東西趒。
一氣母群兒,各弄性情妙。
雷動蟄龍飛,天老哀猿吊。
俯首問洪蒙,萬古一長嘯。
拍馬又登程,余酣尚未醒。
曙蟾消淡白,秋漢覆空青。
江走游龍勢,山蟠睡虎形。
飄零毋感嘆,天地亦浮萍。
似隠還非隠,未能忘世情。
山河亡國恨,風雨客樓聲。
窮有天堪問,貧無地可耕。
桃源窅何處,目斷故秦城。
攀斷龍髯哭不回,鼎湖仙去下民災。
一身肉痛愁銷骨,兩臉顏枯瘦入腮。
誓以匹夫紓國難,艱于亂世取人才。
屢曾算至難謀處,裂破肺肝天地哀。
長江萬里來,一砥中流峙。
巨浸沒根深,孤峰插漢起。
倒回三峽流,獨據九江水。
真是海門關,波濤險莫比。
坐我以靈室,爐中一篆香。
清芬醒耳目,余氣入文章。
微見五云散,閑消半日長。
舊書重讀罷,風味更悠揚。
越山眇何許,孤影更依依。
每見無心出,因思嚙指歸。
隨風游泮水,帶雨濕斑衣。
應想巴陵地,春余寸草暉。
古壇仙鶴杳,野鹿自成群。
松氣浮清曉,經聲出白云。
石穿僧屋過,水到寺門分。
人世無窮事,山中了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