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亭
二嘆潯陽送客翁,忍將吾道等秋蓬。
煢然商婦千呼至,貴甚監州一笑同。
力學本為明德計,能文祇是立言工。
琶琵亭下愁情遠,付與長江寫不窮。
二嘆潯陽送客翁,忍將吾道等秋蓬。
煢然商婦千呼至,貴甚監州一笑同。
力學本為明德計,能文祇是立言工。
琶琵亭下愁情遠,付與長江寫不窮。
兩次感嘆潯陽送客的白樂天,怎忍心將自己的理想抱負視作秋天的飛蓬。孤獨的商婦經千呼萬喚才出來,她的身價竟和監州大人的一笑等同。努力學習本是為了彰顯美德,擅長寫文章只是在立言方面有功夫。琵琶亭下愁情悠遠,都交給長江去書寫,永遠也寫不完。
潯陽送客翁:指白居易,他曾在潯陽寫下《琵琶行》。
吾道:自己的理想、主張。
秋蓬:秋天的蓬草,常用來比喻漂泊不定。
煢然:孤獨的樣子。
監州:官名。
祇:同“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路過琵琶亭,聯想到白居易《琵琶行》的故事,結合自身對人生的感悟而創作。當時或許詩人也有懷才不遇、理想難酬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琵琶亭之事抒發人生感慨。其特點是借古喻今,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后人對《琵琶行》的再思考和情感共鳴。
官去空留鶴,山浮不見鼇。
竹林迎日凈,槐木擁亭高。
烏噪知人至,蟬鳴覺口勞。
誰能飲堂上,解帶不穿袍。
石中枯木雙扶疏,粲然脈理通肌膚。
剖開左右兩相屬,細看不見毫發殊。
老樗剝落但存骨,病松憔悴空留須。
丘陵迤邐山麓近,云煙澹?風雨余。
我驚造物巧如此,刻畫瑣細供人須。
公家此類尚非一,客至不識空嗟吁。
案頭紫云抱明月,床上寒木翻饑烏。
賦形簡易神自足,鄙棄筆墨嗟勤劬。
天工此意與人競,雜出變怪驚群愚。
世間淺拙無與敵,比擬頼有公新書。
方亭惟四柱,對峙花竹間。
下有雪嶺水,淙流日潺潺。
宛如雙彩舸,纜向春波灣。
欲起江湖心,而奈風濤艱。
昔年曾賞玩,移自碧山遙。
古干磨文石,寒枝熨翠綃。
雖殊楩梓用,終免雪霜凋。
來者宜珍護,毋令困采樵。
驊騮不惜換舟行,人到歸時意氣生。
五馬未來迎使節,四弦何事作離聲。
焚黃此去榮歸里,垂老相看老兄弟。
來歲北來如訪我,寄書頻到利陵城。
映窗猶剩雪余痕,瓶里梅花枕上聞。
一椀鐙寒聽夜雨,半床氈暖臥春云。
詩成始覺茶銷睡,香盡翻嫌酒帶醺。
我是掛冠林下客,山中安樂合平分。
江流浩浩群動息,琴聲瑯瑯中夜鳴。
水深天闊音響遠,仰視牛斗皆從橫。
昔有至人愛奇曲,學之三歲終無成。
一朝隨師過滄海,留置絕島不復迎。
終年見怪心自感,海水震掉魚龍驚。
翻回蕩潏有遺韻,琴意忽忽從此生。
師來迎笑問所得,撫手無言心已明。
世人囂囂好絲竹,撞鐘擊鼓浪謂榮。
安知江琴韻超絕,擺耳大笑不肯聽。
桂林太守幾時行,泛汴桃花浪已騰。
目極云陰低遠樹,夜寒風急亂春燈。
巢鳴翡翠愁無限,水宿鴛鴦冷不勝。
陽朔山前好峰嶺,為公憐愛萬千層。
南溪夜雪曉來霽,有客晨游酒未消。
風泛余花來逐馬,光浮斷澗不知橋。
山寒凍合行人息,醉熟賓歡舞意囂。
歸騎相將踏瑤玉,嗅林閑認早梅條。
何必襄陽孟浩然,苦吟自可繼前賢。
虎丘合去十二度,熊軾再游三百年。
云閣為君追舊額,霓裳從古播朱弦。
此行不減唐人樂,暢飲惟無八酒仙。
谷口兩三家,平田一望賒。
春深多遇雨,夜靜獨鳴蛙。
云暗未通月,林香始辨花。
誰驚孤枕曉,濤白卷江沙。
挺生賢德對耆英,歲物皆新氣淑清。
年至七旬人已少,子為四品世稱榮。
紫泥屢捧門多慶,華發雖稠體益輕。
欲比遐齡何所似,蟠桃結實老仙京。
衙城直上有煙巒,亭在懸崖絕壁間。
幾個白頭忘歲月,一生青眼看江山。
秋風落木樓臺出,暮雨籠沙鷗鷺閑。
珍重京西繡衣使,作書題榜許追攀。
雜樹疏陰覆小亭,池塘流水自泠泠。
殘荷猶結高秋綠,深柳遍含斜日清。
宇內誰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
舊時游侶晨星似,墻角啼蛩不可聽。
尋盡城中山,又訪江外寺。
蘭舟涉澄漪,隼旌入疏翠。
樓臺初日升,巖谷宿露墜。
飛泉百禽鳴,怪石萬蛇躓。
絕庵皆步登,佳木留客醉。
洞天生晝寒,桃源發春意。
煙霞暫深闊,宇宙忽殊異。
海國遇升平,鈴齋無俗事。
潁川擅才敏,康樂足情意。
只恐新詩多,鐫镵費年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