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弓王二尉談詩二首 其二
雀羅門巷駐高車,靄靄停云滿眼時。
惟有故情來得得,卻搜詩句步遲遲。
北窗不放淵明臥,南澗同看子厚詩。
要識吾儕長久處,此心如月鎮相隨。
雀羅門巷駐高車,靄靄停云滿眼時。
惟有故情來得得,卻搜詩句步遲遲。
北窗不放淵明臥,南澗同看子厚詩。
要識吾儕長久處,此心如月鎮相隨。
在冷落的門巷停下高貴的車輛,陰云密布滿眼都是。只有舊日的情誼急切前來,慢慢地踱步搜尋詩句。北窗不允許像陶淵明那樣閑臥,一起在南澗欣賞柳宗元的詩。要知道我們長久相處的秘訣,這顆心像月亮一樣永遠相隨。
雀羅門巷:指門庭冷落。《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高車:高貴的車輛,指達官貴人所乘之車。
靄靄停云:陰云密布的樣子。陶淵明有《停云》詩,“靄靄停云,濛濛時雨”。
得得:急切、特意。
北窗:陶淵明《與子儼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子厚:柳宗元,字子厚。
吾儕:我們這些人。
鎮:長久、永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雀羅門巷”推測,可能詩人當時生活環境較為冷落,社會地位或許不高。而友人的來訪讓詩人十分欣喜,于是與友人談詩,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通過環境描寫和對比手法,將情感表達得真摯動人。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古人之間純粹的友情交流。
我今涉波濤,遠適蛟龍窟。秋風動地來,獨眺長安月。
長安眾才藪,冠帶闐金闕。自無千里技,恐終致竭蹶。
出門何所求,仰天空咄咄。亦知與俗違,誰能換傲骨。
雖非玉求沽,敢令車無軏。愿君邁前修,芳華易銷歇。
思君若痼疾,魂夢時飛越。耿耿萬里心,相思成白發。
目見之謂識,
耳聞之謂知。
奈何知與識,
天下亦常稀。
崱屴深山徑,斯人長夜居。誰憐一抔土,卻掩五車書。
玄素名空在,丹青代不如。齒牙吾自有,從此倦吹噓。
一代風流遠,窮交雪涕傾。老魂招不得,名跡見猶生。
聞篴山陽恨,留芻孺子情。女牛高自若,第減少微明。
獵獵東風急,云開雪意闌。
耽吟忘坐久,多病怯春寒。
白發隨才短,愁腸賴酒寬。
徘徊看日影,已過石闌干。
睡起日當樓,微風生簾幕。
遠樹鳴乳鳩,虛庭下馴雀。
人閒境亦靜,事省心不惡。
彈琴展素書,聊以尋吾樂。
賢哉陋巷人,生平所愿學。
我為浮名愧引年,
老馀八十尚飄然。
不如合卻談天口,
歸向白云深處眠。
只覺龐兒似個儂,
渾疑久別又相逢。
日來試把真真喚,
不恨蓬山路萬重。
鄉關判袂記分明,
惜別深情說不清。
滾滾詞源過眼底,
馀音三弱不成聲。
香色兼收三月尾,
聲名都壓百花頭。
天真無處窺神化,
欄畔新妝卻自羞。
白浪飛花雷疊鼓。怎匆匆、冒煙沖去。拿舟獨出,齊橈著力,賭錦標爭取。青眼到紅妝,東西岸、憑欄延佇。樓船下瀨,鴛鴦弄潮,歡聲里,忘昏暮。
奈汨羅,人正苦。況重淵、老魔盤互。褰裳赴救,賴后先邪許。入水斬蛟龍,江心劍、待清波路。沈沈楚魄,萬方多難,大招誰賦。
交親莫笑出麾頻,不任纖機只任真。
遠護玉關猶竭力,入陪金鉉敢周身。
素心直擬圭無玷,晚節當如竹有筠。
道本逍遙惟所適,吾生何用蠖求伸。
豹虎市橫行,元戎此閱兵。連營喧鼓角,盡室避麾旌。叱咤風云變,威名草木驚。聞將軍實討,耀武到江城。
電火連宵放,樓船蔽海來。江鯨常跋扈,風鶴誤疑猜。大將登壇戲,流民載道哀。驚弓禽易墜,何況劫馀灰。
魄微入魂牝牡結,
陽呴陰滋神鬼滅。
千歌萬贊皆未決,
古往今來拋日月。
是誰工弄杼,軋軋咿咿,一春不解停息。喚夢初回,驚眠乍起。錯認西風促織。
葉密煙迎,枝繁雨送,欲拋無力。乍分明、一點嬌黃,深樹窺人不隔。
花柳匆匆堪惜。怕流光如許,被它輕擲。憑寄語金衣,莫遣傳梭太急。
回文機上,錦書初就,可有這般凄切。聽到它、金縷歌殘,又聽寒聲刀尺。
逍遙八十丈人翁,東觀談經擅漢宮。自昔迂狂辭水部,遂令疏懶絕山公。廣陵濤涌聲猶壯,廷尉羅張客盡空。一代風云雖遇合,遺書猶在茂陵中。
賢哉祖帳出都門,賜老寧忘圣主恩。白雪調高名已重,青山家在道逾尊。窗臨曲水群鷗散,花落蘧園獨鶴翻。文藻江山今寂寞,千秋屈宋竟誰論。
尋仙歷下已凋零,江左風流事杳冥。粵失秘書琴已絕,家亡虞部不堪聽。樓虛萬卷非生白,業在千秋有殺青。鞭弭舊游看頓盡,中原唯望少微星。
衣冠同出杜陵廬,文濟年來禮法疏。未有賦才稱矍鑠,敢勞名姓代吹噓。書藏客自歸金穴,丹熟人能步玉虛。已向風塵諳幻跡,山陽何必淚沾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