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賀正旦使人到闕紫宸殿宴致語口號 其一
榆關玉塞靜無塵,嘉定如今第四春。
兩國交馳通好使,八荒同作太平人。
翠鼉鼓奏娛嘉客,白獸樽浮賞諫臣。
圣歷從茲天共遠,年年玉帛會楓宸。
榆關玉塞靜無塵,嘉定如今第四春。
兩國交馳通好使,八荒同作太平人。
翠鼉鼓奏娛嘉客,白獸樽浮賞諫臣。
圣歷從茲天共遠,年年玉帛會楓宸。
榆關和玉塞平靜得沒有一點塵埃,嘉定年間如今已是第四個年頭。金宋兩國互派使者友好往來,天下各處百姓都成了太平之人。翠鼉皮蒙的鼓奏響來款待尊貴的客人,白獸形的酒樽斟滿酒賞賜給諫臣。皇帝的統治將和上天一樣長久,每年都會有各國帶著玉帛到朝廷朝會。
榆關玉塞:泛指北方邊塞。
嘉定:宋寧宗趙擴的年號。
交馳:互相往來。通好使:互通友好的使者。
八荒:八方荒遠之地,指天下。
翠鼉鼓:用翠鼉皮蒙的鼓。嘉客:尊貴的客人,這里指金國使者。
白獸樽:一種酒器。諫臣:直言進諫的大臣。
圣歷:皇帝的統治時期。
玉帛:玉器和絲織品,古代用于祭祀、會盟等,這里指各國朝貢的禮品。楓宸:宮殿,代指朝廷。
嘉定年間,南宋與金國維持著相對和平的局面,兩國互派使者進行友好交往。此詩可能創作于金國賀正旦使者到南宋朝廷時,在紫宸殿舉行宴會的場合,詩人借此表達對和平的期許和對朝廷的祝愿。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宋金兩國和平交往,描繪了和平繁榮的景象。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符合宮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外交和社會狀況。
學舍如舟擁半氈,每從談笑共蟬聯。床頭酒熟陶元亮,驢背詩成孟浩然。煙抺松根山列畫,雨添沙觜水鳴弦。歸來兄弟俱無恙,不用看云白日眠。
老此安能為有無,曹會豈可當大都。彈丸脫手盤走珠,句然如此今誰如。
高崗梧棲鳳鳴和。韶簫按曲引工歌。調鼎金鉉玉梅鹺。朝堂明辟列衡阿。巢由軫懷憂如何。
飛瀑潺潺瀉碧岑,野橋分路入云深。三椽草屋長松下,應有先生抱膝吟。
宵來客話閩江險,姑妄聽之疑過情。平明啟碇更西上,大江遙作風雨聲。煙消日出照波路,嵯岈碨磊紛縱橫。奔流疾于李廣箭,射虎沒羽三軍驚。濤轟浪決高于屋,雷呴電激蒲牢鳴。噴沫四散濺石骨,瓊林霏雪飄梨英。南溟鮫女泣秋月,淚珠迸落琉璃罌。前灘桀?后灘踞,回湍一注如建瓴。西風夕埽洞庭樹,井陘夜戰淮陰兵。暗灘伏礁不可見,孽龍潛隱尤猙獰。珠旋凡轉作渦淃,鵝毛不比千鈞輕。一灘在南一在北,犬牙參互相虛盈。蒼峰兩岸森如束,欲無冬夏迷晦明。孤猿獨鶴自酬應,枯藤古蘚紛繚縈。方蘇喘息弳鬼藪,俄然色變臨猴坑。篙師叱咤動山谷,仆仰起伏互推撐。齒牙震震背欲裂,終朝唯與尋丈爭。纖夫挽斷如椽繩,大樹不為蚍蜉傾。吾舟鼓輸運神力,揚鰭掉尾如游鯨。吹澇弄滆恣呼哈,羊腸詰曲容與行。行人猶恐陽侯怒,魂搖意奪心怦怦。回頭更看下水船,棹歌閒發滄浪清。
坐看諸客去,始信一官非。道固憂將喪,時猶不任譏。瘴煙歌站站,雨雪嘆霏霏。那得從商綺,西山賦采薇。
灣灣流水曲闌桿,鸂鶒芙蓉不耐寒。玉手為開銀屈膝,舉頭卻見月團團。日暮休憑斗鴨闌,落霞飛去水漫漫。秋光都在重屏里,東面青山是馬鞍。
水力惟風競,高帆出曉陰。西山飛鳥過,南浦落花深。霧重千林影,舟輕萬里心。會看龍躍處,直向劍江尋。
沉日色,近秋寒,蓬門冷冷下重關。中宵醉起扶燈坐,自檢浮生影事看。
丹旐翩翩引夕暉,楚江西上片帆飛。賜金未及娛親舊,不料家山歿后歸。
中官傳敕構鰲山,公相披云犯玉顏。紫府騰書天咫尺,彤庭賜帛錦斕斑。丹心濟世今能遂,白發歸田未可閒。早晚傳宣催大拜,更將霖雨膏塵寰。
春風解郡豫章還,已報徵車起漢關。盡怪雙龍高紫氣,何妨五馬照朱顏。門人榻自南州下,座客樽應北海閑。似是朝廷知借寇,先開書篋慰中山。
鬼泣于地獄,神泣于天堂;維人有泣,于大塊之空荒。天泣以其憒憒,地泣以其猙獰詭譎之肝腸。峰巒泣以其穆穆,江河泣以其湯湯。鳥獸泣以其軥辀格磔,草木泣以其蓊郁莽蒼。德泣以其不忍人之心,道泣以其舛變肆亂于陰陽。維人何泣,泣于其目,覿死之咆哮而虐狂。泣于其鼻,味尸腐彌渺之馥香。泣于其耳,聞嗥唳翔于坰野,泣之于足,何奔驟其踉蹌。終泣于心,泣于血脈之崩坼,其橫決之瀼瀼。維人泣,泣難當,截岱岳昆侖不足以塞我痛,煮滄海為藥不足醫我傷。人有泣,國有殤。
年踰七十嘆衰翁,足不良行耳又聾。無復白間聽夜雨,每因黃落識秋風。有時百步三回坐,何日孤燈一笑同。想見朝回多論述,天花飛落研池中。
曩把司農節,蠲民百萬資。公今隨夜旦,誰與療瘡痍。貯羨時包匭,搥人吏剝肌。九原難再作,墮淚閱豐碑。吁嗟先晚季,寂寞慨前修。斗仰公無幾,云披我末由。扁舟方楚越,華屋已山丘。耆舊襄陽盡,歸來涕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