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何若谷中隱堂觀棋
春晝僧房靜,
楸枰戰氣豪。
斜飛沙塞鴈,
奔怒海門濤。
決勝周旋久,
陰謀計較勞。
豈知中隱士,
心不掛纖毫。
春晝僧房靜,
楸枰戰氣豪。
斜飛沙塞鴈,
奔怒海門濤。
決勝周旋久,
陰謀計較勞。
豈知中隱士,
心不掛纖毫。
春日的白天,僧房里一片寂靜;棋盤上的對弈,充滿豪壯的戰斗氣息。棋子移動如沙塞的雁群斜飛,又似海門的怒濤奔涌。為求決勝長時間周旋,費盡心機謀劃徒勞。哪里知道中隱的高人,心中不掛一絲俗念。
楸枰(qiū píng):楸木制成的棋盤,古代常用楸木做棋盤,因木質細密耐用。
沙塞鴈:沙漠邊塞的雁群,此處形容棋子移動的軌跡如雁陣斜飛。
海門濤:江海交匯口的洶涌波濤,比喻棋局激烈如怒濤奔涌。
中隱士:指何若谷,‘中隱’指介于完全歸隱與熱衷仕途之間的淡泊狀態。
纖毫:極細的毛發,比喻微小瑣碎的事物。
此詩為蘇軾與何若谷的唱和之作(次韻即按原詩用韻和詩)。何若谷隱居之地稱‘中隱堂’,體現其介于仕隱之間的生活態度。蘇軾通過觀棋場景,結合對隱士心境的刻畫,反映了北宋文人對‘中隱’生活的推崇,可能作于蘇軾早期與友人交游時期。
全詩以觀棋為線索,前半鋪陳棋局的激烈,后半轉向隱士的淡泊,通過對比突出‘心無掛礙’的主旨,既展現棋戰的動態美,又傳遞超脫的人生智慧,是蘇軾早期詠物抒懷的典型之作。
人生囂塵中,
幾若駒過隙。
安得坐此山,
枕流復漱石。
恁娉婷。真不染,世間塵。似靜女,曉鏡妝新。當樓映幕,未煩初日助風神。據霜高格,與東籬、傲骨同論。
夢江頭,搴木末,誰手把,寄夫君。舊情在、麝度微薰。集裳欲問,水花莫誤注騷人。后開隨分,向西風、展盡紅顰。
霜草寒枯萬木凋,羽林三萬擊弓?。齊呼萬歲車輪落,恰是君王箭中雕。
羽騎貂裘朔雪飛,連營虎落割鮮肥。千行獵馬嘶風遠,火照旌旄正夜圍。
兩子光成長,能文粗足觀。
預思渠輩事,遙當太平看。
亂后乾坤窄,愁牽日月寬。
不知村路里,何以慰荒寒。
已救蒼黎出險屯,浩然返旆伴青春。
克全蘇武君臣義,終老陶潛父子親。
亮節高名崇地望,課詩講易養天真。
竹籬茅舍心甘隱,猶憶榆民贈服巾。
浴月飛泉上竹梢,
挑燈起草又棋敲。
夜闌鼓罷移情曲,
萬里秋光一草茅。
楊枝。柳枝。捲幾陣,酸風碎。
籠鞭才過玉河堤。撲馬西山翠。
如此涼時。尊酒堪攜。奈匆匆話別離。
蟬嘶。雁嘶。留不住,紅鴦隊。
雨師汎灑霽光勻,華蓋香風不起塵。
億兆歡呼真帝啟,謀猷左右盡君陳。
云隨仙馭三山遠,日出咸池六合新。
一別都門變桑海,來瞻原廟祗悲辛。
宮花壓鬢墜烏云,
傾國風流宛勝秦。
玉笛插藏人不見,
夜深吹起鳳樓春。
鳴玉青瑣闥,揮毫紫微垣。
仰參鸞鵠翔,俯視燕雀喧。
異時憂世士,才學窮根源。
亦有濟時策,無因通旁閽。
公居清切班,日對龍顏溫。
嘉會千一遇,論思毋憚煩。
閑上孤城眺遠郊,
云端翠巘列三茅。
昨宵夢入華陽洞,
白月松間照鶴巢。
驚飆振林梢,落日掛馬首。世方功名圖,我自饑寒走。
蕭條政長路,驩喜逢故友。酒酌戒毋多,詩聲愧新有。
非為十日留,重此一歲闌。歲去易悲感,日來盛陰寒。
今晨已春意,欲出反浩嘆。梅事足可惜,病軀良獨難。
山梅且翩翩,溪柳向婀娜。群行欲何詣,僧屋惟所可。
連朝謾蘄爾,作意終敗我。此事且復然,吾生信多坷。
一床方丈向陽開,
勞動文殊問疾來。
欲界凡夫何足道,
四禪天始免風災。
止竟春須去,灰心攬鬢絲。
薄晴長景困,馀冷晚風欺。
啼鴂猶爭序,藏鴉已后期。
寄芳終契闊,陰綠聽繁枝。
望望湖上春,山水自不惡。
山色足煙花,水光通冥寞。
中有柴桑翁,高蹤隨所托。
遐心物外棲,浮云天際薄。
企仰空多年,顏厚增慚怍。
往者來可追,歸哉城北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