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示江原諸生
古人名教自詩書,淺俗頹風好力扶。
口誦圣賢皆進士,身為仁義媽真儒。
任從客笑原思病,莫管時譏孟子迂。
通要設施窮要樂,不須隨世問榮枯。
古人名教自詩書,淺俗頹風好力扶。
口誦圣賢皆進士,身為仁義媽真儒。
任從客笑原思病,莫管時譏孟子迂。
通要設施窮要樂,不須隨世問榮枯。
古人的名教源自詩書,淺薄庸俗的風氣需要好好扶正。口中誦讀圣賢之書的人都可成為進士,身體力行仁義之道的才是真正的大儒。任憑旁人嘲笑原思貧窮,不要在意時人譏諷孟子迂腐。得志時要有所作為,不得志時也要保持快樂,不必隨波逐流去計較榮辱。
名教:指以正名定分為主的封建禮教。
淺俗頹風:淺薄庸俗、頹廢的風氣。
進士:古代科舉考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
原思病:原思是孔子的弟子,安貧樂道,生活貧困。這里指安于貧困。
孟子迂:時人認為孟子的學說不切實際、迂闊。
通:指得志、顯達。
窮:指不得志、困窘。
推測創作于當時社會風氣可能較為淺薄庸俗,人們過于追求功名利祿,而忽視了傳統的道德修養。詩人為了糾正這種不良風氣,鼓勵江原的學子們堅守名教、踐行仁義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勸學,勸勉學子們重視傳統名教,身體力行仁義。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勸誡性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文人對道德修養的重視。
仰山林壑舊曾游,
擬欲重尋不自由。
倚賴艤舟相對處,
為予排闥向城頭。
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時。
夢猶京闕戀,歸為友朋遲。
黃葉聲中酒,蒼葭閣上詩。
東瀛一回首,揮涕萬人知。
青山重復路逶迤,
雖近州城俗客稀。
只有史君頻得句,
時時吟袖帶云歸。
一自西風起,愁看落葉黃。
學詩嫌韻窄,擬句愛更長。
樹影全歸月,苔痕半入墻。
夜深人語寂,羅袂暗生涼。
物色看如昨,愁時獨不醒。春陰含雨白,日氣宿霾青。
國士紆三表,王師壓二庭。獻俘當祖社,制勝本朝廷。
使者行飛挽,將軍議勒銘。誰憐劉子駿,心事有傳經。
橫海樓船下,平胡羽檄飛。五云高王氣,三殿敞春暉。
卜相敷文命,徵兵出武威。風塵終混合,日月此瞻依。
薄宦無工拙,浮名有是非。陸沈吾豈敢,疏懶世人違。
使者歸朝疏,將軍捕虜才。乾坤百越震,烽燧九邊來。
國步艱難過,天顏駘蕩開。紫宮春窈窕,華省日徘徊。
白石飯牛客,黃金圖駿臺。終看成遇合,未可怨無媒。
薊北看春色,羈情坐郁然。官猶膠柱在,名豈濫竽傳。
汩沒終何事,文章自有權。薄游多難后,知己眾人前。
疏拙容高枕,風云讓著鞭。客嘲安用解,執戟至今憐。
輕云著地柳垂絲,百尺高臺獨步時。遙愛南鄰紅杏樹,曉來新有過墻枝。
濛濛小雨暗池塘,遠樹依微不辨行。可是晚來風更惡,杏花香亂撲回廊。
冰開池面初浮綠,日促花梢始破紅。謾道春光來眼底,茫然無意對芳叢。
汝早孤能立,艱虞亦有今。
雖安為圃計,未負帶經心。
讀易知馀慶,稱詩在鼓琴。
先公期望意,正不必華簪。
前宵春色竟如何,駒隙光陰似擲梭。
萬戶歌聲猶夜沸,六街燈火尚星羅。
衰年自真能消遣,此夕何妨說耗磨。
為請花神同一醉,今宵春色較偏多。
天地為蘧廬,風云為戶牖;日月為庭除,山川為左右。
我生大氣中,居之何陋有?朝讀一卷書,夕飲一杯酒。
世事看龍蛇,功名視芻狗。去住本無常,憂樂自天受。
我聞顏圣人,陋巷且不朽。農山言志時,欲致太平久。
孔曰爾多財,吾為爾宰否。何以利吾身,一笑王曰叟。
金穴鑿洪蒙,五丁供奔走。以此大地藏,為畀民生厚。
經濟發文章,際會良非偶。十笏筑騷壇,旗鼓相先后。
佳節會良朋,黃花醉重九。左拍洪奎肩,右挹浮邱袖。
刻燭快傳箋,從此分勝負。勝者奪錦標,負者酌大斗。
況有美人來,娥眉擁螓首。不惜醉紅裙,小謫風流藪。
浩歌詠滄浪,翩然出塵垢。我時問主人,斯園陋何有?
主人載拜辭,祖德未敢負。簞瓢樂家風,敬哉子孫守。
我聞主人言,還為主人壽。愿保千金軀,泉石長無咎。
靜掩妝樓不踏青。斷腸時節是清明。又聽墻外賣餳聲。
楊柳有情常怨別,桃花命薄易飄零。依人燕子尚多情。
去年家釀不須沽,
秫米今年絕市無。
雪沒前山薇蕨盡,
誰憐無語獨攜鋤。
仙樓縹緲隔蓬萊,
黃鶴西飛竟不回。
倚遍欄干秋水闊,
征帆一葉漢陽來。
衢湖歷盡轉蘇州,
哭望慈云在上頭。
贏得昆山仙眷屬,
結鄰閒話六春秋。
芳名久已入昭忠,血食千年俎豆崇。
職忝奉常襄祀列,每從釃酒挹馀風。
昔我父娘作此態,
生我這個臭皮袋。
我心不比父娘心,
我心除酒都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