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黃鶴樓圖
仙樓縹緲隔蓬萊,
黃鶴西飛竟不回。
倚遍欄干秋水闊,
征帆一葉漢陽來。
仙樓縹緲隔蓬萊,
黃鶴西飛竟不回。
倚遍欄干秋水闊,
征帆一葉漢陽來。
那如仙境般的黃鶴樓仿佛與蓬萊仙島相隔遙遠,黃鶴向西飛去竟然再也沒有回來。我倚遍了欄桿,只見秋天的江水浩渺遼闊,一艘遠行的帆船從漢陽方向駛來。
仙樓:指黃鶴樓,古人常將其神化,視為仙人所居之處。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征帆:遠行的帆船。
漢陽:地名,在今湖北武漢。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黃鶴樓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登高攬勝、抒懷寄情之地。詩人面對黃鶴樓圖,可能由圖中景象引發了對歷史、人生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情,抒發對時光和世事的感慨。其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虛實結合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構思和情感表達。
萇楚阿娜枝自搖,荒山無樹著凌霄。驚風盡日吹騾鐸,積雨連旬覆燕巢。此地舊馀邊塞月,歸心遙望海東潮。江南信美哀吾土,虛為羈旅賦大招。
畫角嗚咽閉禁城,不堪垂淚更分明。未成報國慚儒術,宛是還鄉聽鼓聲。一月照人愁欲絕,百年多難若為情。未知憂患猶多少,羨爾廚頭老步兵。
零落棲遲不自由,山城風雨晚登樓。鄰墻棗熟兒童喜,陌上桑姑少婦愁。月魄陰沉魚腦減,星河迢遞雁聲遒。閒閨病起空搓手,三月朝簪不上頭。
風物殊鄉見亦稀,殘荷疏柳水深圍。王官行李愁彈鋏,阿谷閨人故浣衣?;氖萆钋餄u老,故侯瓜熟客忘歸。側身南望還零涕,晏歲從誰賦采薇。
憂郁無聊暫息機,吾廬栗里是耶非。環溪村舍栽烏桕,落日牛羊下翠微。薄月依云天若夢,百蟲啼雨葉低飛。上陵滿目茫茫感,惆悵王孫何處歸。
霧閣云樓黯幾層,炊粱夢起思騰騰。愁腸酒湯茶三碗,晞發風微月半棱。厭亂人方思故業,藏山書擬約良棚。一瓢隨分謀棲息,鳧鳥荒陂共夜燈。
城南裙屐冠歡場,
苦為臨歧置此觴。
絕似承平好風景,
明鐙促?泥歌郎。
灙泉涓涓流,可鑒毛發影。
淵源既澄清,到處是佳景。
秦皇昔上上霄峰,
正恐行行憩此松。
莫道大夫惟爵五,
誤恩疑更有加封。
策馬上南臺,嵷隆高百丈。
云氣濕征裘,烈風驅塵坱。
爛然金碧浮,琳宮足幽賞。
午鐘度松林,空際有余響。
左右列名山,冬寒似秋爽。
懷古一凝眸,遺風猶可想。
涉圃親鋤草,分畦剩種蔬。
潤通鄰沼近,色映野云虛。
瘴重難求藥,心閒易看書。
但令羹有梜,那嘆食無魚。
畫廊窗小蟬紗護。彷佛巫山云路。人來花下看模糊。幾把玉郎呼誤。一回才是,臨風鶴氅,真個花間度。
殢如朝雨濃如霧。多少情懷未訴。脫將錦臂與郎添,早慮歸時多露。一番歡愛,一番惆悵,兩兩頻回顧。
清江大樹老夫家,只許衡門管歲華。云谷有詩皆感寓,柴桑無酒不黃花。
百年事業長镵老,萬里風云醉眼賒。何處西臺賢御史,也來垂眼釣魚槎。
江天萬里一貧家,此老能來共物華。到處小灘橫釣艇,我家明月照梅花。
山中野鹿元相伴,江上清風不用賒。拾得支機遺石否,年年星漢望仙槎。
重洋遠渡度重陽,載酒尋花花正黃。
文苑連朝開霽色,春臺九月著羅裳。
種來桃李新多實,培得芝蘭舊有香。
今日登高臨海國,奎光一點上扶桑。
春風蕩蕩,春日熙熙。
花開笑面,柳展歡眉。
處處呢喃紫燕,聲聲睍睆黃鸝。
麻三斤,乾屎橛,庭前柏樹子,遮里見得,全理全事,無是無非。
坐斷集云峰頂上,大家齊賀太平時。
此腹元空洞。少年時、諸公過矣,上天吹送。老大被他禁害殺,身與浮名孰重。這鼓笛、休休拈弄。彩筆擲還殘錦去,愿今生、來世無妖夢。且飯犢,莫吞鳳。
新來喑啞如翁仲。羨王郎、驂鸞縹緲,玉簫吹動。應笑夔州村里女,灸面生愁進奉。要絕代、傾城安用。今古何人知此理,有吾家、酒德先生頌。三萬卷,漫充棟。
禾黍風清,亂山高下供憑吊。
龍吟虎嘯,絳灌由屠豹。
轉眼興亡,陵闕余殘燒。
誰能料,漢家遺廟,明月依然照。
讀書萬卷讀不破,走入破被堆中臥。
雞既鳴矣凡幾聲,虱其間者凡幾個。
或曰屣可棄,我不忘其敝?;蛟恍柨裳a,我非五雜組。
不相離別轉相親,我用我法橫自陳。
芙蓉城里蒙頭入,鸚鵡洲邊伸腳出。
一年又一年,春秋冬夏無不然。萬里復萬里,東西南北而已矣。
蜀錦重重無片段,吳錦團團逸其半。
參來羅漢五百尊,幻生觀音十一面。
彈斷銅琵琶,披出鐵袈裟。
石破天驚逗秋雨,中有殘夢恒河沙。
君不聞湖州唐六歌有口,又不見揚州朱八畫有手。
唐猶及見未破時,朱獨相憐已破后。
今茲襆被春明門,車如雞棲馬如狗。
黃竹箱中什襲藏,青苔榻上周旋久。
被兮被兮可奈何,世間破被有許多。
安得盡遣朱八作畫唐六歌,我乃化為蝴蝶夜夜飛來魔。
白須紅帶路人扶,
鶴骨家家有畫圖。
我作柳州先友記,
江湖佚老近來無。
福撫開山罷戍兵,我朝仁澤始流行。嵐煙蒸濕同梅嶺,地脈逶迤接贛城?;静卮合扰D拆,兒童要壽半巖名。如今太守真黃霸,里巷歌謠善治聲。
碧瓦參差幾萬間,重樓復閣更回環。城池影浸水邊水,鼓角聲傳山外山。鑿落斗傾元弛禁,鞦韆爭蹴未容閒。史君得意同民樂,日擁笙歌倒醉顏。
近郭溪山最可游,雨晴天氣返如秋。人攜羽扇防濃霧,馬惜韉泥涉淺流。竹葉要翻金盞底,梨花偏稱玉釵頭。臥龍勝事堪圖畫,迥壓閩南七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