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阮深甫尉桂東 其一
秋陰疎梧桐,暮寒老蒹葭。
病鶴臥空谷,游鴻起平沙。
飄搖征衣單,寂歷津堠賒。
中年不禁別,湘江渺天涯。
秋陰疎梧桐,暮寒老蒹葭。
病鶴臥空谷,游鴻起平沙。
飄搖征衣單,寂歷津堠賒。
中年不禁別,湘江渺天涯。
秋天的陰云使梧桐顯得稀疏,傍晚的寒意讓蒹葭顯得蒼老。病鶴臥在空曠的山谷,游鴻從平坦的沙地飛起。你穿著單薄的征衣漂泊,途中的驛站又那么遙遠。人到中年禁不住離別之苦,湘江仿佛遠在天涯。
疎:同“疏”,稀疏。
老:使……顯得蒼老。
寂歷:寂靜。
津堠:渡口和哨所,這里指途中的驛站。賒: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友人阮深甫前往桂東赴任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但離別仍是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詩人人到中年,對離別更為敏感,因而創作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凄涼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寫景抒情技巧。
黃金勝友惠然來,
佳節相逢酒一杯。
風味依依如舊日,
只驚霜雪鬢邊催。
飄然蓑笠坐船唇,
不挈漁僮獨理綸。
傲志羞登隱逸傳,
釣魚多有釣名人。
方振河汾業,云胡不假年。斯文今已喪,此道后誰傳。
秘館藏新史,門人緝舊編。未明修短理,昂首問蒼天。
憶昔精藍舍,提撕意頗濃。笑談猶在耳,趨步遽無蹤。
萬里悲風翮,中宵寤歲龍。百身嗟莫贖,涕淚灑寒松。
曉來自掃寒階凈,
雨后又還黃葉添。
秋色庭前容不盡,
隨風蕭颯過疏簾。
黃沙吹風暗京國,行子對面不相識。躑躅難尋故舊歡,終日城南望城北。
忽逢侯生市上來,駐馬相攜飲百杯。十年傾倒足懷抱,長沙富貴何有哉。
怒馬高車去如駛,五侯七貴今如此。落拓誰留一布衣,羈棲且共居蕭寺。
蕭寺論詩晝掩門,每當風雨坐朝昏。一飯未曾遇知己,何況當年國士恩。
余昨偶從山東來,君今又向山東去。回首方思泰岱云,別離無那燕臺樹。
燕臺樹下淚如線,此行羨子歸鄉縣。閣上如逢揚子云,道余挾策猶貧賤。
漢家東郡古延津,詔屬王畿命邇臣。
儀物增榮都府舊,恩光流浹吏民新。
已明條教康罷俗,更飾林園樂盛辰。
蚤賦中和來奏御,知公不久整歸輪。
鸚鵡杯且酌清濁,
麒麟閣懶畫丹青。
江風送客晚蕭蕭,
月冷蕪城第幾橋。
曾是白頭漂泊地,
夢回重聽廣陵潮。
林下埋頭倦送迎,偶聞時事也堪驚;
朝多安石更新法,世少汾陽復舊京!
戀岫云無爭出意,在山泉有不平鳴。
何須更羨功名貴,「詩話」新編兩卷成。
嬌女煙飛,新歌云散,倚秋無力。點砌幽花,明霞襯天碧。
土化鴛鴦曾記取,燒金仙客蕭寂。釵折鳳鸞,訪工人消息。
平康巷陌。佩解羅囊,紅蕤枕相藉。奇葩恰許掩冉,蕓窗北。
試問雁來霜后,幾度小階巡歷。只紫荊一樹,何處照他顏色。
盡日舟行罨晝溪,
銅官山色晚煙迷。
孝侯祠下迎神罷,
一樹昏鴉向客啼。
親率三千子弟兵,
鴟鸮未靖此東征。
艱難革命成孤憤,
揮劍長空涕淚橫。
遺言盈耳血盈頤,萬里漂淪欲問誰。莒國慟聲無地著,柏舟心事有天知。掩形不借偏衾足,抱子猶憐一死遲。遂使韶江蘆荻岸,至今風雨泣孤雌。
鶴馭鸞驂勢已分,天南地北幾劬勤。寸心出淚多成血,萬死存孤欲露筋。有石未填東海水,無風可掃瘴鄉云。片帆飄泊魚龍窟,神鬼前呵世豈聞。
冰霜嚙盡齒將枯,不藉程嬰為保孤。萬里獨歸雙白璧,半生惟聽幾慈烏。床頭手澤書猶在,夢里風濤氣未蘇。見說親教范滂傳,有時扶杖更喑嗚。
百年貞節被新旌,海若山靈恨始平。國士共高滂母義,路人猶指孟姜城。已無淚可斑湘竹,惟有心堪付史評。千古神游九泉下,照人肝膽正分明。
東峰展蒼翠,夕陽散平川。
天容函空謐,闡緩飛孤煙。
寒日將易暝,秋心仍未捐。
忼慨寄寥廓,通幽無緒言。
霜氣警歸息,墜葉飄陰喧。
迢遞佇清夢,遠游驚八埏。
戢翼鴛鴦正在梁,孤村寡婦一茅房。
幾穿葛屨秋風緊,獨剪銀燈冬夜長。
清淚暗將添錦水,斷魂何處墮明霜。
天門此日開青眼,桂子蘭花奕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