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
放腳氛埃表,搔頭廣莫間。
淮分三代水,江護六朝山。
落日蒼煙起,秋風白鳥還。
歐韓呼不起,髀滿鬢毛斑。
放腳氛埃表,搔頭廣莫間。
淮分三代水,江護六朝山。
落日蒼煙起,秋風白鳥還。
歐韓呼不起,髀滿鬢毛斑。
放開腳步站在塵世之外,伸手觸摸著遼闊的天空。淮河分走了三代的流水,長江守護著六朝的青山。落日時分蒼煙升起,秋風中白鳥歸巢。歐陽修和韓愈喚不回來,我已大腿變粗兩鬢斑白。
放腳:放開腳步。氛埃表:指塵世之外。
搔頭:伸手。廣莫:遼闊的天空。
淮分三代水:淮河分走了三代的流水,寓意淮河歷史悠久。
江護六朝山:長江守護著六朝的青山,指長江見證了六朝的興衰。
歐韓:歐陽修和韓愈,二人都是唐宋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
髀:大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站在平山之上,俯瞰山河,感慨歷史的興衰變遷。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或變革時期,詩人追思唐宋時期的文化繁榮和先賢風采,聯想到自身,不禁生出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懷古,感慨歷史與自身境遇。其特點是意境雄渾,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個人情感的抒發。
滿酌勸童仆,
好隨郎馬蹄。
春風慎行李,
莫上白銅鞮。
閑攜九日酒,共到百花亭。
醉里求詩境,回看島嶼青。
心地偶相見,語多為別難。
詩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
逢石自應坐,有花誰共看。
身為當去雁,云盡到長安。
越嶺向南風景異,
人人傳說到京城。
經冬來往不踏雪,
盡在刺桐花下行。
自識來清瘦,尋常語論真。
藥成休伏火,符驗不傳人。
獨有年過鶴,曾無病到身。
潛教問弟子,居處與誰鄰。
莫辭東路遠,此別豈閑行。
職處中軍要,官兼上佐榮。
野亭楓葉暗,秋水藕花明。
拜省期將近,孤舟促去程。
從軍五湖外,終是稱詩人。
酒后愁將別,涂中過卻春。
山橋槲葉暗,水館燕巢新。
驛舫迎應遠,京書寄自頻。
野情隨到處,公務日關身。
久共趨名利,龍鐘獨滯秦。
獨去何人見,林塘共寂寥。
生緣聞磬早,覺路出塵遙。
江雪沾新草,秦園發故條。
心知禪定處,石室對芭蕉。
杖屨相隨任處便,
不唯空寄上方眠。
歸時亦取湖邊路,
晚映楓林共上船。
夏滿律當清,無中景自生。
移松不避遠,取石亦親行。
經案離時少,繩床著處平。
若將林下比,應只欠泉聲。
科名繼世古來稀,
高步何年下紫微。
帝命幾曾移重鎮,
今日得游風化地,
卻回滄海有光輝。
閑從結客冶游時,
忘卻紅樓薄暮期。
醉上黃金堤上去,
馬鞭捎斷綠楊絲。
閑園清氣滿,新興日堪追。隔水蟬鳴后,當簷雁過時。雨余槐穟重,霜近藥苗衰。不以朝簪貴,多將野客期。
誰言高靜意,不異在衡茅。竹冷人離洞,天晴鶴出巢。深籬藏白菌,荒蔓露青匏。幾見中宵月,清光墜樹梢。
逍遙人事外,杖屨入杉蘿。草色寒猶在,蟲聲晚漸多。靜逢山鳥下,幽稱野僧過。幾許新開菊,閑從落葉和。
留情清景宴,朝罷有余閑。蝶散紅蘭外,螢飛白露間。墻高微見寺,林靜遠分山。吟足期相訪,殘陽自掩關。
深齋嘗獨處,詎肯厭秋聲。翠筱寒愈靜,孤花晚更明。每因逢石坐,多見抱書行。入夜聽疏杵,遙知耿此情。
蒼翠經宵在,園廬景自深。風凄欲去燕,月思向來砧。碧石當莎徑,寒煙冒竹林。杯瓢閑寄詠,清絕是知音。
門巷唯苔蘚,誰言不稱貧。臺閑人下晚,果熟鳥來頻。石脈潛通井,松枝靜離塵。殘蔬得晴后,又見一番新。
卷簾天色靜,近瀨覺衣單。蕉葉猶停翠,桐陰已爽寒。云從高處望,琴愛靜時彈。正去重陽近,吟秋意未闌。
竹徑通鄰圃,清深稱獨游。蟲絲交影細,藤子墜聲幽。積潤苔紋厚,迎寒薺葉稠。閑來尋古畫,未廢執茶甌。
風物已蕭颯,晚煙生霽容。斜分紫陌樹,遠隔翠微鐘。宿客論文靜,閑燈落燼重。無窮林下意,真得古人風。
結茅當此地,下馬見高情。
菰葉寒塘晚,杉陰白石明。
向爐新茗色,隔雪遠鐘聲。
閑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識君春未半,意欲住經秋。
見酒連詩句,逢花跋馬頭。
別來唯獨宿,夢里尚同游。
所在求飧過,無因離得愁。